出口退稅調整幾無空間 商務部欲打外貿組合拳
出口退稅調整幾無空間 商務部欲打外貿組合拳
7月25日消息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受全球經濟放緩、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諸多因素疊加影響,導致中國外貿出口形勢急轉直下,一連8個月出現負增長。出口企業訂單萎縮,外貿增幅明顯放緩。倒閉、關停、減產,一時間,紡織、玩具、家電、服裝等多個行業遭受正面沖擊,外貿企業被置于生死存亡的邊緣。連商務部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外貿面臨著最困難時期!” 10個月來7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實施跨境業務人民幣結算試點,力促出口轉內銷,上半年商務部一系列扶持外貿政策已經臨危受命,連環出擊。 業內人士普遍預期,四季度外貿有可能復蘇,但前提是有更多的政策扶植。商務部外貿司官員則向本報記者透露,在穩定外需和擴大內需方面,下半年商務部將更多地打出組合拳,包括人民幣匯率、出口信用保險、促進產業升級等方面。同時,在力促內外貿企業對接方面,商務部也將給予更多關注。
內貿“救”外貿 眼下第106屆廣交會召開在即,展位招商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春季廣交會是外貿二、三季度的晴雨表,而秋交會情況則反映四季度和來年一季度的外貿情況。換言之,外貿是否真的能在年底出現復蘇,這次的廣交會至關重要。而以往一直對內貿緊閉大門的“廣交會”今年首次對內貿采購團敞開了大門,為內外貿對接開設了專場。中國連鎖協會、中國百貨協會、中國超市聯合采購交易聯席會議秘書處、河南四方聯采、江蘇祺旺采購有限公司這幾家代表國內貿易采購的大戶,都收到了商務部發送的關于請協助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內外貿企業對接洽談會的函。這些單位的采購能力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組織內外貿企業對接是今年上半年商務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下半年商務部將在此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而此前商務部率先為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鳴鑼開道的做法,不但是外貿企業的首次嘗試,也為國家、政府下一步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依據。 此外,下半年分別在哈爾濱和廣州召開的兩場大型外貿出口產品巡展及內外貿企業對接會,也將備受外貿企業期待。
政策逐步趨緩 這次秋季廣交會也許可以解燃眉之急,但要想從根本上扭轉中國企業的出口頹勢,政策刺激不可或缺。 多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企業均表示,政府要想刺激出口,需要采取綜合手段,比如,匯率、保險、貸款等等,而不是目前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此前我國7次上調出口退稅率后,在總計13000多個稅號的商品中,已經有15%實現了出口全額退稅。因此,下一步出口退稅已非政策調整重點。 此前5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穩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不再像過去主要強調內需的重要性,此次會議通過了六項措施以穩定外需。另一方面,外管局也發布新規,對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外匯管理做出調整。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在當前外貿困難的情況下,進一步放開企業放款限制,有利于穩定外貿。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