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資本支出雖回升 但供給仍有短缺之虞
新聞導讀:* 資本支出增加,但依舊疲弱 * 最快將在2011/12年面臨短缺風險 * 偏遠地區礦業開發延宕現象更形嚴重
倫敦11月11日電---在經濟景氣回升及金屬市場反彈的激勵下,近期開發新礦的支出已見回升,但這恐怕為時已晚,來不及因應許多金屬即將出現的供不應求的窘境,也難以壓制金屬價格未來數年的強勁漲勢. 澳洲力拓及巴西淡水河谷等礦業集團正開始恢復資本支出,重啟景氣滑坡現金短絀之際被砍掉的部分計劃. 但分析師多指出,對于許多新礦脈而言,開發時機已遭延宕,開采營運時間恐怕趕不上全球需求回升. 作為開發新礦先行指標的探勘支出亦呈現下滑. "我認為2011/12年極有可能會面臨新開發案短缺的風險."位于斯德哥爾摩的諮詢機構Raw Materials Group主管Magnus Ericsson表示,"缺乏投資的狀況相當嚴重,恐將引爆新一波的價格漲勢." 他進一步指出,銅、鎳、鉛及鋅的情勢最為嚴峻. 安永(致遠)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近期報告指出,在全球景氣滑坡之前,企業用于開發新礦的盈馀就已經低于以往水準. 報告顯示,在1990年代,礦業資本支出占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之利潤(EBITDA)的比例約為60-80%,但自2000年起至今的比例已經下滑至40-60%.
受負債拖累 安永礦業及金屬部門主管Tim Williams表示,經濟滑坡所帶來的沖擊,將使得債臺高筑的采礦業者更難以開發新礦脈. "這是一場銀行業危機,債務工具稀缺將使得采礦業回應未來數年需求回升的能力受限,而這往往會造成金屬及礦產價格升至極高水準." 嚴重短缺的話,可能導致銅價沖破2008年7月寫下的每噸8,940美元歷史高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12月期銅現已來到每噸6,550美元. 諮詢機構CRU Group有色金屬集團經理Paul Robinson表示,預期銅市將在2010年尾開始吃緊,其後兩年的短缺幅度將分別達到25萬噸及40萬噸,新礦投產不足將為主要原因之一. "若投資界認為存在著強力中期題材,則銅價可望輕松突破歷史高點."他說道. 新興國家偏遠地區的新礦開發審查進度遲緩,導致潛在的供應短缺,而開發支出縮水加劇了這種局面.在此同時其他地區礦源逐漸耗盡,在市場益發仰賴新礦的情形下,供不應求的可能性大增. 力拓和加拿大Ivanhoe Mines 合力開發蒙古龐大的Oyu Tolgoi銅金脈,原先預定在2007年投產,但這件案子上個月才獲得蒙古政府批可,目前預期得等到2013年才會有產出.
支出依舊不振 最近,資本支出前景有所改善,因企業對于復蘇的初步跡象更具信心,但整體資本支出仍舊相當疲弱. 淡水河谷上月表示,計畫明年資本支出將增加近30%至129億美元,但這還不及該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所規劃的140億美元. 盡管資本支出增加,但受到先前削減支出的影響,淡水河谷已將開發項目的投產日期推遲了6-18個月. 力拓將明年資本支出計畫調高到至少50億美元水準,雖然調整幅度高達一倍,但與2009年相比增幅甚微,且遠不及2008年的90億美元. 此外,中小型的采礦業者都已經被嚇得不敢進場,或者是無法取得融資. 在市場關注未來三四年啟動的新礦項目支出不足之際,探勘支出下滑同樣讓人感到憂心忡忡. RMG表示,2009年勘探支出可能降至70-90億美元,低于去年的120-140億美元,預料2010年僅會小幅回升. "探勘是讓探明儲量保持在當前水準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卻鮮有探勘活動."Ericsson表示.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