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金屬工業研發中心拜訪中國有色協會
2009年12月2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在協會本部接見了來訪的臺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副執行長鐘自強一行。隨行的臺灣代表團成員 還有:臺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制程研發處副處長兼任臺灣鎂合金協會秘書長王俊杰、臺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項目經理侯貫智、富士康集團鴻富錦精密工業 (深圳)有限公司協理陳彌堅及總裁特別助理孫玉麟。
臺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原名為金屬工業發展中心,1963年由聯合國特別基金會、 國際勞工局以及臺灣地區政府共同成立的。該中心是臺灣地區金屬科技研發與應用服務的機構,以協助臺灣金屬及其相關產業升級轉型,提升國際競爭能力為宗旨, 是臺灣地區少數能提供系統整合全方位服務的法人研發機構;可提供加工、設備、管理、檢測、培訓及市場調研等服務;其在有色金屬領域主要成果有精密型板復合 軋延技術、鎂合金保護氣體裝置即二氧化碳供應裝置、高強度鋁合金型材擠制技術等。
康義會長對鐘自強副執行長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并 首先回顧了兩岸三地鎂合金開發工作組,自2001年正式啟動“鎂合金開發應用及產業化”項目以來,先后成功在上海、深圳、臺北等地召開的技術研討和論壇, 充分肯定了工作組其間所取得的成就和進展,希望雙方今后繼續保持和加強兩岸在人員互訪、行業出版業務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會晤中,康義會長也非常高興地為 來訪客人介紹大陸近些年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整體態勢和狀況。他介紹到,目前,行業尤其重視技術創新和研發,除企業自身之外,國內多家重點院校逐步加大了在 冶金和材料等相關技術上的研究。他同時指出,有色行業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但金融危機對行業產生的沖擊也相當巨大,尤其是在鋁、鎂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但從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整個有色金屬行業恢復正常,至今年9月份基本達到危機前的水平。伴隨國內經濟的整體向好,預計今年國內鋁產量將會與去年的 1317萬噸保持平衡。
談到行業未來發展前景時,康義會長充滿信心地表示,大陸地區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迅速,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這使得未來對有色金屬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以基本金屬中的鋁為例,大陸鋁工業發展已達領先水平,為滿足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和交通方面對高檔鋁材的應 用將變得更加普遍,同時,大陸部分先進的鋁工業技術和高端鋁材產品還實現了對外出口。
鐘自強副執行長代表臺灣有色金屬界同仁向康義會長 及大陸同行致意并表示感謝。他非常感謝康義會長對當前大陸有色金屬工業所作的介紹,使他對大陸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和現狀有了更加具體和全面的了解。在交流 中,鐘自強副執行長表示,目前,全世界鋁消費量大概在4000-5000萬噸,而鎂合金的消費量大概在50萬噸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 間。臺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一直在積極思考,哪些材料將在未來經濟中最具發展空間和機會,研究發展中心一直看好鎂的發展,而世界上80%的原鎂產量來自 大陸,因此,大陸在鎂金屬發展領域具有重要地位。
對于此次來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鐘自強副執行長也表示,海峽兩岸關系發展密切,臺 灣政府方面很樂意加強兩岸交流,共同促進和推動兩岸三地經濟的自我協調與發展。他還介紹到,富士康集團除了筆記本業務方面,現在也在汽車部件加大了投入, 預計未來其在鎂的汽車產品方面將會成為國際領軍廠商。臺灣地區在金屬二次加工和終端金屬材料應用方面較為普遍,技術已經達到相當水平。
此次雙方會談氣氛融洽、熱烈,鐘自強副執行長還代表臺灣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熱情邀請康義會長,在方便的情況下對臺灣地區金屬行業進行考察,以尋找兩岸三地在行業中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契機。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