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召開全國有色礦山找礦勘查研討會
本報訊(記者陸雙平)11月26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地質礦產分會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有色金屬礦山工作暨找礦勘查研討會”在廈門召開。會議交流了我國 有色金屬礦山工作經驗和礦山地質找礦新成果;研討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的沖擊及應對措施;研究探討了有色金屬礦山找礦新技術、新方法及有 色金屬礦山找礦存在的問題與應采取的相應措施。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高德柱、副會長王京彬,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辦總工程師葉天竺,青海西部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吉牛參會。來自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礦山企業、地勘單位、科研院所、礦山設備廠商代表100余人出席會議。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地質礦產分會副會長朱世戎主持會議。王京彬致歡迎詞。高德柱講話。王京彬作了《礦山找礦———尋找新礦種新類型》專題報告;葉天竺作了 《危機礦山深部找礦方法技術研究》專題報告;鄧吉牛作了《地質找礦中的思維和方法》專題報告。10多名與會代表在會中交流介紹了各單位礦山工作與找礦勘查 成果。 高德柱在講話中介紹了當前全國的經濟形勢及有色金屬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了地勘單位在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重要性,強調指出,要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關注有色金屬行業“重復建設”。 高德柱認為,近兩年來,特別在宏觀調控,抗擊金融危機,落實3年振興規劃過程中,出現了逆市投資,基本建設呈上升趨勢,出現產能過剩,“重復建設”。對這些 問題,要用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來對待。應該看到這是在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優勝劣汰現象。有色金屬近幾年建的項目,選址都在西部地區,一般在煤、水電 資源附近,在礦山坑口附近。無論從經濟規模、建設成本、技術裝備、安全環保、節能減排、減碳等都是世界一流,這些項目建成后,肯定要取代那些不達標項目。 當前應下決心下大力氣,淘汰那些真正“兩高一資”不達標項目,只有淘汰落后,才能支持先進的有色金屬工業項目。只有找到礦,才能開礦,只有開出礦石,才能 冶煉出金屬,否則一切無從談起。地勘工作永遠不存在“產能過剩”。 據悉,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地質礦產分會舉辦全國有色金屬礦山工作暨找礦勘查研討會,每2年召開一次,今年是第三屆。研討會為全國有色金屬礦山企業、地勘單位、科研院所、礦山設備廠商提供了較好的交流信息、互相學習的平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