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引導 循序漸進——關于推進礦業循環經濟的幾點思考
遵循“企業主體、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礦業循環經濟推進思路,旨在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積極性并運用市場機制,形成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社會氛圍 礦業循環經濟的最高層次是將礦業循環系統作為社會整體循環的一部分,與其他子循環相互聯合構成社會大循環模式 循環經濟的“三有”資源觀是一種全新的資源觀,從外延上,它將礦山的各種廢棄物都看作是資源;從內涵上,它更強調現有資源儲量的深入挖潛,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 最近,我國各地出現了天然氣供應的緊張局面,這是近年來我國礦產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一個縮影。“資源難以為繼,環境不堪重負”,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 現狀確實不容樂觀。解決礦產資源供不應求的問題尤其是重要的大宗礦產供應短缺問題,治本之策在于立足國內,大力發展我國礦業循環經濟。加快推進礦業循環經 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究竟如何深入做好這項工作,筆者認為以下五點非常關鍵。 遵循一個工作思路 在經濟層 面上,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和經濟運行方式,旨在實現經濟增長、資源供給與生態環境的均衡,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和社會公平。它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看成社會大眾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資本,因而要求將生態環境納入經濟循環過程中參與定價和分配。它既要求改變生產的社會成本與私人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成 本內部化;也要求改變環保企業治理生態環境的內部成本與外部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效益內部化。循環經濟的上述特征決定了它在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中推進,面 臨的必然是一個卡夫丁峽谷,因為市場經濟自身難以自發地形成循環經濟。就礦業循環經濟的推進而言,同樣面臨著法律、政策、資金、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的困 難。礦業循環經濟如何推進需要有一套工作思路,這就是《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提出的“以企業為主體,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相結 合”的做法。 遵循“企業主體、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礦業循環經濟推進思路,旨在發揮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積極性并運用市場機 制,形成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社會氛圍。首先,政府應該采取立法、戰略研究、技術推廣、宣傳、試點等措施加強宏觀引導。其次,循環經濟的基 礎是工業生態系統,礦業領域循環經濟的建設也必須從工業生態系統和企業抓起。在工業生態系統建設的初期,由于信息不通,上下游企業很難溝通,政府可以采取 “拉郎配”的辦法,使其形成工業生態鏈,但循環系統的深層發展,必須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具體到一個企業,要發展循環經濟,一是必須做好綠色設計,推 廣實施清潔生產;二是要不斷研究開發綠色先進的循環經濟支撐技術,加強科學經營與綠色管理。最后,社會公眾是循環經濟的最大受益群體,應盡快樹立現代生態 價值觀,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綠色消費理念,積極配合政府和企業,參與政府循環經濟立法、規劃、宣傳等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加廢舊電池回收、垃圾分 類等環保行動,從點點滴滴的小事中,注意維護我們僅有的地球家園,以實際行動共同建立起一個循環型社會。 堅持兩項原則 推進礦業循環經濟必須堅持兩項原則:一是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3R”原則;二是點、線、面循序漸進。 首先,礦業循環經濟的推進必須堅持“3R”原則。《循環經濟促進法》強調,循環經濟是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 稱。“3R”原則在礦業循環經濟中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貧富礦兼采,綜合回收一礦變多礦,清潔生產,保護生態等。具體而言,在勘探環節,要講求綜合勘探、綜合 評價;在開采與冶煉環節,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研究推廣先進的采、選、冶工藝,提高開采回采率和選礦回收率;在廢棄物處理環節,大力推進尾礦、廢石的綜合利 用。 其次,礦業循環經濟推進還必須堅持點、線、面循序漸進。通常認為,循環經濟有企業層次的小循環、產業層次的中循環和社會層次的大循環三個層次。具體到礦業循環經濟,其主要的層次有點、線、面三個。 對于單個企業而言,發展循環經濟,要以清潔生產為中心,善于從礦業生產的不同環節做文章,積極延長產業鏈,努力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回收率;對于發展到一 定規模的較大企業,或在一些成礦區帶上具有一定數量的礦業企業群,應積極創造條件建設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循環經濟園區。 當然,礦業循環經濟的 最高層次是將礦業循環系統作為社會整體循環的一部分,與其他子循環相互聯合構成社會大循環模式。發展礦業循環經濟需要循序漸進,第一步,有目的地整合礦產 資源,形成特色資源產業,這是從各地實際出發對有關礦山企業做文章,培養礦業主導產業;第二步,延長產業鏈,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在產業鏈上做文章;第三 步,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大力推行循環經濟,在工業園區層次上做文章。 體現“三有”資源觀 礦產資源是一種耗竭性、不可再生的自然資 源,有限的資源要滿足無限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必須樹立起新的循環經濟資源觀,實現資源供應從有限向無限的轉化。這種新的資源觀集中體現在“三有”上,即 礦產資源的有限開發、有序開發和有償開發。有限開發,要求對礦產資源的開發有限、有度,實現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永續利用;有序開發,要求對礦產資源依 法、規范開發,嚴厲打擊無序開發、亂采濫挖;有償開發,要求在開發礦產資源時體現國家的所有者權利,體現企業的環境破壞責任等。 循環經濟的 “三有”資源觀是一種全新的資源觀,從外延上,它將礦山的各種廢棄物都看作是資源;從內涵上,它更強調現有資源儲量的深入挖潛,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 樹立起循環經濟的資源觀,要求我們一方面培養資源有限、開發有償的意識,在資源利用中積極應用新技術、改進新工藝,全面推進清潔生產,珍惜和合理使用每一 份資源;另一方面,要把礦山“三廢”當做資源,至少是潛在的資源,通過突破技術、資金、政策等瓶頸實現其資源化。 貫徹“四綜合”理念 “四綜合”理念,即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采、綜合利用。 我國貧礦多、富礦少;“三難”(即難采、難選、難冶)礦多,“三易” (即易采、易選、易冶)礦少;共生礦床與伴生礦床多,單一礦床較少。這三大特點要求在礦產資源利用中大力實施“四綜合”,即對礦產資源進行綜合勘探、綜合評價、綜合開發、綜合利用。 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原則是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加強對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綜合開采和綜合利用,具有在動用等量原生資源的情況下,同時增加 資源供給量的雙重效果。同樣,也能達到在供給等量資源的情況下,實際減少原生資源消耗量的雙重效果。這個過程實際也是資源的再利用過程。 “四 綜合”歷來是我國礦產資源探、采、選、冶各環節人們共知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思想認識、經濟政策等原因,始終沒有收到應有的成效。當前,我國礦產資源管理應 在法律制度、經濟政策、行政管理各層次,對公益性地質調查、商業性礦產勘查、礦產開發利用各環節體現循環經濟理念。為此,要對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廢棄物 利用等各環節都提出明確要求,恢復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三率”監督管理,建立綜合利用的評價考核體系;落實激勵政策,努力使“一礦變多礦”,使“呆礦變活礦”,力爭在動用新增資源一定情況下,向社會提供更多的礦產品。 落實五項措施 礦業屬于我國循環經濟試點的重點行業。迄今為止我 國國家級的循環經濟試點已經開展了兩批次,總共有178家企業參與試點,其中有包括有色、煤炭、化工、建材等行業的礦山企業45家(第一批28家,第二批 17家),占全部試點企業的25.3%。2007年11月26~27日在重慶召開了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會議。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總結第一 批試點工作認為:短短幾年時間,循環經濟從理念變為行動,在全國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目前我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已達56%,鋼鐵工業 年廢鋼利用量相當于粗鋼產量的20%,廢舊有色金屬年回收利用量相當于年產量的25%左右。初步形成了一批典型企業,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逐步完善,產業 園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初步形成,全社會資源循環利用體系有了雛形。 國家循環經濟試點經驗表明,推進循環經濟發展需要一整套的保障措施。具體到 礦業循環經濟,主要的保障措施有五項:一是完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立法,在《礦產資源法》修編中體現發展循環經濟理念,明確對礦產資源綜合 利用、提高資源回收率的要求,同時研究制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回收率實施細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法》、《礦山尾礦綜合利用管理辦法》等法 規;二是做好規劃,要在調查礦山企業資源與廢棄物現狀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再生鏈條,企業之間互相銜接,廢棄物充分利 用;三是加強礦業循環經濟科技研發與推廣應用,提高資源利用整體水平;四是加強礦業宏觀調控,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采各個環節管理,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努 力延長礦業產業鏈,實現礦產資源“四綜合”;五是加快建立能源節約與資源綜合利用信息和情報網絡服務系統,讓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到礦業循環經濟中來。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