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有色金屬市場的2010年展望與2009年的回顧
2009年回顧:逐利性導致市場暴漲暴跌縱觀商品市場(包括有色金屬)價格走勢的歷史,漲漲跌跌為其主旋律: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2009年也未能擺脫這種自然規律。 2009年雖然總體價格水平與2007年~2008年上半年的高點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2009年以來的漲幅堪與前幾年的漲幅相比,銅鉛鋅鎳的漲幅均 接近140%。表面上看,是以下一些表觀市場因素影響了2009年有色金屬市場的走勢,實際上是商品市場的內在因素(逐利性:暴漲之后獲利拋盤出現,暴跌 之后獲利回補買盤出現)導致了商品市場的暴漲暴跌。 2009年影響全球有色金屬市場的表觀因素: 1.全球減產:2008年年底以來價格暴跌,全球銅礦停產或減產一度超過100萬噸,鋁減產一度超過600萬噸,鉛、鋅、錫、鎳等金屬均由不同程度的減產。減產直接導致供應下降。 2.中國收儲:據行業估計,2009年銅鋁鉛鋅鎳等大宗有色金屬的收儲總量應該超過150萬噸。 3.中國大幅進口:2009年1~11月份,中國進口精煉銅294.12萬噸,同比增長136.27%;進口原鋁145.39萬噸,同比增長 1244.64%,達到創紀錄的水平;進口精煉鎳23.6萬噸,同比增長120.43%;進口精煉鋅65萬噸,同比增長261.22%,進口鋅礦砂和精礦345.17萬噸,同比增長62.65%;進口精煉鉛15.49萬噸,同比增長438.86%。如此大幅度大規模的進口給基金以及投機者一種錯覺:中國的 消費出乎意料的強勁。 4.資金泛濫,流動性過剩:2008年下半年以來,為了力挽狂瀾,各國政府紛紛向金融系統和實體經濟持續不斷地大量注資。而西方國家的資金基本注入了 金融系統,并沒有進入實體經濟,中國也有相當部分資金未能進入實體經濟,由此導致資金泛濫,流動性過剩。而傳統的投資領域 ———股市、房市、匯市受到回報率低(國外市場)的限制,資金不得不再次轉向商品市場(包括有色金屬市場)。 5.基金再次活躍:據2009年10月份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調查表明:目前美國商品期貨和期權持倉量大約20~25%左右為指數基金所持有。截止到2009年6月底,指數 基金總投資1170億美元,約950億美元投資在美國國內期貨市場,225億美元投資海外期貨(尤其是ICE石油和LME的銅)。據Barclays投行 估計,2009年上半年對沖基金新投入商品市場的資金約500億美元,截止2009年8月底,主權基金投入商品市場的資金達到350億美元。2009年指 數基金投入商品市場的新增資金將達600億美元。 6.全球經濟穩步回升:在各國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松的貨幣政策等救市措施刺激下, 2009年全球經濟穩步回升,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長迅猛,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8.9%,截止到11月份,中國PMI制造業指數連續8個月位于50之上。 經濟復蘇無疑帶動了有色金屬的消費,同時增強了基金做多有色金屬的信心。 7.美元大幅貶值:表面上看,美元的漲跌直接導致了有色金屬價格的漲跌:美元貶值,有色金屬價格上漲,美元升值,有色金屬價格下跌。實際上是美國政府 過度舉債,為了緩解債務壓力,有意壓低美元,造成投資者改變投資取向:由持有美元債務,轉而持有商品(包括有色金屬)。除上述主要因素之外,當然技術性因 素,成本水漲船高,壟斷以及罷工等等也是影響2009年有色金屬市場的一些其他因素,在此不一一贅述。 2010年展望:機會與挑戰并存展望2010年的全球有色金屬市場,機會與挑戰并存,風險與機遇交織。價格大幅拉鋸,多空雙方激烈的博弈和爭奪仍然是 市場的主旋律,宏觀經濟和供需基本面仍是市場的根基,也是基金賴以炒作的兩個最重要因素。供需基本面中的中國供需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外,美元的走 勢、市場內在規律以及技術性因素也將影響2010年有色金屬價格的走向。 2010年全球宏觀經濟展望 2009年雖然各國經濟走勢良莠不齊,但全球經濟基本處于緩慢的復蘇階段。從目前已經公布的數據看,中國經濟成為耀眼明星,增長速度遙遙領先于其他經濟體。可以預計2010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8%~9%之間。從2009年下半年房屋開工,新房和舊房銷售,工廠訂單,耐用品訂單以及失業率等等數據看,美國經濟正在企穩。一些分析人士預計,2009年美國經濟有望增長1.5%左右。 2010年,美國政府將繼續實施低利率以及財政刺激政策,經濟將繼續穩步回升。相比之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復蘇明顯較慢。2010年經濟繼續處于復蘇階段,大幅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普遍預測歐洲2010年的經濟增長在1%~2%之間。可以看出,復蘇仍然是2010年全球經濟的主基調,對有色金屬價格將有一定的支持。 2010年有色金屬供需展望2009年全球有色金屬供需基本面無疑充滿著懸念和疑團,也讓業界大跌眼鏡———有色金屬消費復蘇如此之緩慢,而價格卻成 倍地上漲。長期以來供需決定價格的市場規律受到嚴重的挑戰,有色金屬價格嚴重扭曲,根本不反映供需基本面。比如:2009年銅鎳鋅鉛等金屬的漲幅均超過100%,鋁漲幅達80%,錫漲幅為62%左右,而同期全球相應的有色金屬消費增幅在2%~8%之間,大部分金屬都處于過剩的狀況,庫存居高不下。供需基本面與價格嚴重背離 可見一斑。 1.2010年國際銅市場供需展望2009年10月份國際銅研究小組曾預測2009年全球精煉銅將過剩37萬噸,需求下降的幅度將大于產量下降的幅度。而 據世界金屬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9年1~10月份全球銅市場過剩19.6萬噸,2008年同期過剩6.5萬噸;1~10月份全球銅消費1524萬噸, 略低于2008年同期,產量為1540萬噸,同比增長0.5%,礦山銅產量1311萬噸,同比增長2.3%。同期中國表觀消費同比增長44%,至 599.1萬噸,歐洲的銅需求較上年同期減少24.5%至247.4萬噸。其他研究機構如CRU以及各投行如Macquarie、Barclays和高盛 等的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精煉銅仍處于過剩,各家估計的過剩量在20~60萬噸之間。筆者認為,即使考慮罷工以及其他壟斷因素在內,2010年全球銅礦產量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仍將有一定幅度的增長(3%~5%),消費將繼續緩慢回升,中國保持強勁,但西方難以樂觀。總體看,全球銅市場將出現小幅過剩。中國的供需是影響2009年國際銅市場的最主要因素。據有關方面估計,1~11月份中國精煉銅表觀消費637.8萬噸,同比增長36.9%,但如果扣除各 種渠道的庫存囤積,筆者認為實際消費增長率為15%左右。預計2010年中國的精煉銅產量增長8%左右,消費增長16%,國內缺口狀況不會改變。綜合上述諸多因素,筆者以為,2010年LME銅價的總體走勢將是沖高回落高位強勢之后逐步下調。3個月期貨價將圍繞在8000~4500美元/噸大幅拉鋸,大部 分時間波幅為7000~5000美元/噸左右。 2.2010年全球原鋁供需展望據國際鋁協(IAI)公布的數據表明,2009年1~11月份西方原鋁產量為2141.3萬噸,比去年同期下降8.97%。而英國商品研究機構CRU的數據則表明,2009年1~11月份全球原鋁產量為3421.1 萬噸,同比下降7.4%。上半年受價格低迷虧損嚴重的影響,冶煉廠紛紛減產,下半年隨著價格不斷回升,復產和擴產速度明顯加快。1~11月份全球原鋁消費 3091.8萬噸,同比下降10.9%。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1~11月份全國氧化鋁產量2138.72萬噸,同比增長1.6%,原鋁產量為1173.2萬噸,同比下降1.7%。與此同時,2009年中國進口原鋁創紀錄,但出口大量減少。據海關統計,1~11月份中國原鋁出口同比下降 70.82%,出口鋁合金同比下降67.59%。出口鋁材同比下降30.9%;同期進口氧化鋁479.16萬噸,同比增長15.44%,進口原鋁145.39萬噸,同比增長1244.64%,達到創紀錄的水平。1~11月份中國原鋁表觀消費為1305.9萬噸,同比增長12.6%,與2007年的 40%左右的消費年增長率相比巨幅下滑。2009年全球原鋁市場嚴重過剩,消費下降的幅度遠遠大于產量下降的幅度。全球可公布庫存超過600萬噸,僅倫敦金屬交易所庫存就高達460多萬噸。一部分庫存被投機資金所控制,一旦市場結構改變(庫存融資不賺錢),隨時將涌入市場。隨著2009下半年國內外鋁價的 不斷攀升,目前已經復產和擴產以及2010年計劃投產的產量將大幅增加,中國、中東國家、冰島、印度等國的產量將繼續大幅增加,而消費恢復的速度將繼續落 后,2010年過剩不可避免(但部分投行預測缺口)。市場普遍預計2010年全球原鋁產量為3800萬噸,表觀消費3696萬噸,過剩100萬噸。大部分投行和分析機構認為2010年將過剩50~150萬噸之間。筆者以為,2010年LME鋁市場總體走勢將維持相對高位拉鋸,期間仍將大幅下調。3個月期貨價價格將圍繞在1550~2800美元/噸大幅拉鋸,大部分時間波幅為1800~2400美元/噸左右。 3.2010全球精煉鎳供需展望據國際鎳業研究小組數據,2009年1~8月份全球精煉鎳產量為88.6萬噸,同比下降5.1%,表觀消費為81萬 噸,同比下降14.3%。估計2009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131萬噸,同比下降4.2%,表觀消費為125.4萬噸,同比下降6%,全年過剩5.6萬噸。澳大利亞投行Macquarie預計2010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140.3萬噸,消費為139.6萬噸,過剩約6000噸。Barclays投行預計2010年全球精煉鎳產量為142.7萬 噸,消費為143萬噸,缺口4000噸。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1~11月份全國精煉鎳產量19.58萬噸,同比增長14.4%。據海關統計,同期 中國精煉鎳及合金出口2.59萬噸,同比增加325.34%,進口23.6萬噸,同比增長120.43%。進口鎳礦砂1493.9萬噸,同比增長 27.95%。1~11月份中國精煉鎳表觀消費為53.6萬噸,同比增長50.5%。雖然目前國際投行和經紀公司普遍不太看好2010年鎳價,他們認為, 下游市場不銹鋼需求增長有限,中國有可能大幅削減庫存(因2009年囤積了大量的鎳庫存),加之大量的鎳礦、鎳鐵和冶煉擴產或新項目將在今后幾年投產,預 計2010年將有15.7萬噸新增鎳產能投產。但筆者以為,2010年全球鎳供應不會出現大幅過剩,加上基金等因素,價格仍將維持相對強勢。預計2010年LME鎳3個月期貨價將圍繞13000~26000美元/噸大幅拉鋸,大部分時間的波幅為15000~22000美元/噸。 4.2010全球精煉鋅供需展望據國際鉛鋅研究小組公布的數據表明,2009年1~10月份全球鋅礦產量(金屬含量)為927.5萬噸(金屬噸),同 比下降4.34%,精煉鋅產量為923.4萬噸,同比下降5.39%。同期全球精煉鋅消費為883.1萬噸,同比下降8.9%,過剩40.3萬噸左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 2009年1~11月份中國精煉鋅產量為395.68萬噸,同比增長8.9%,同期國內鋅精礦產量(金屬含量)277.37萬噸,同比下降3.2%。海關 數據表明:1~11月份中國出口精煉鋅1.71萬噸,同比下降74.24%,進口精煉鋅65萬噸,同比增長261.22%,進口鋅礦砂和精礦345.17 萬噸,同比增長62.65%。同期,國內的表觀消費為449.9萬噸,同比增長21.7%。雖然2009年11~12月底國內外鋅價牛氣沖天,走勢強勁,但與基本面無關,主要受各種基金尤其是CTA基金的投機性買盤推動。目前國外投行與分析機構普遍預測2010年全球精煉鋅仍將處于過剩狀態。預計2010年全球精煉鋅產量為1139.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3.4%,消費為1105.3萬噸,同比增長6.5%,過剩34.2萬噸左右。筆者以為,2010年 LME鋅3個月期貨價將沖高回落,先揚后抑,上半年維持相對高位,下半年逐步下調,全年波幅為1600~3400美元/噸,大部分時間圍繞在 1700~2400美元/噸之間拉鋸。 5.2010全球精煉鉛供需展望據國際鉛鋅研究小組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2009年1~10月份全球鉛礦產量(金屬含量)為327.1萬噸(金屬 噸),同比增長1.23%,精煉鉛產量為735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65%。同期全球消費為729.9萬噸,同比增長1.47%,表觀過剩5.1萬噸 左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份中國精煉鉛產量為345.8萬噸,同比增長16.5%。同期國內鉛精礦產量(金屬含量)141.54萬噸,同比增長 18.5%。海關數據表明,1~11月份中國精煉鉛出口1.98萬噸,同比下降37.86%。進口精煉鉛 15.49萬噸,同比增長438.86%,進口鉛礦砂及精礦148.5萬噸,同比增長11.17%。同期國內的表觀消費為352.5萬噸,同比增長23.3%。目前國外投行與分析機構對2010年全球精煉鉛市場供需數據預測有一定差距,從小幅缺口到過剩15萬噸左右。巴克萊投行預計2010年全球精 煉鉛產量為914.5萬噸左右,同比增長4%,消費為902.9萬噸,同比增長4.6%。過剩11.6萬噸左右。其中,中國產量為396.4萬噸,消費為 399.6萬噸,表觀缺口3.2萬噸。筆者以為,2010年LME鉛3個月期貨價將將沖高回落,先揚后抑,上半年維持相對高位,下半年逐步下調,全年波幅 為1500~3200美元/噸,大部分時間圍繞在1600~2500美元/噸之間拉鋸。 6.2010全球精煉錫供需展望據國外投行分析,估計2009年全球精煉錫產量為32.4萬噸左右,同比下降3%,消費為31萬噸,同比下降8.5%,過剩為1.4萬噸左右。預計2010年全球精煉錫產量為33.8萬噸左右,消費為33.9萬噸,供需基本持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1月份中國精煉錫產量為12.04萬噸,同比下降0.5%。同期國內錫精 礦產量(金屬含量)5.76萬噸,同比增長17.3%。海關數據表明,1~11月份中國精煉錫及合金出口683噸,同比增加39.56%,進口精煉錫及合 金2.26萬噸,同比增長79.83%,進口錫礦砂8819噸,同比增長27.76%。同期國內的表觀消費為13.81萬噸,同比增長6.5%。受錫礦資 源的限制,預計2010年中國精煉錫產量難以有大幅增長,為14.2萬噸,表觀消費為15萬噸左右,缺口8000噸。 從目前的情況看,2010年國際錫市場仍然受到中國和印尼產量難以大幅增長的支持,但同時全球消費也難以大幅回升,因此全球精煉錫市場供需可能基本平衡。筆者認為,預計2010年LME錫市場將維持在相對高位大幅拉鋸,3個月期錫波幅在12000~20000美元/噸之間拉鋸,大部分時間波幅為13000~17500美元/噸。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