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礦改模式的問題和不足 云南礦產整合遺癥
新聞導讀:云南省近期再次加大了 “礦改”的力度。此輪“礦改”以厘清礦權歸屬為主要任務,日前已經啟動了探礦權、采礦權管理數據庫清理工作。
1月22日消息 在礦產資源整合方面,云南一直以 “個舊模式”、“迪慶模式”和“蘭坪模式”睥睨全國,走在前列。日前它從早已習慣的喝彩聲中回過神來,開始反思這種模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隨著整合工作告一段落,一些問題開始暴露出來。”云南省國土資源廳有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知情人士透露,“反思是從中央巡視組在云南省巡視期間提出的意見基礎上開始的。” 中央巡視組2008年在云南省巡視期間指出,在云南,“隨著非公經濟向礦產業的快速涌入,礦產資源管理不適應、不到位的問題尚未徹底解決”。
亂象 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即使擁有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恐怕也難以想象,號稱世界第一大錫礦——云南錫業公司通往其屬下最大礦山的道路,竟然是這般的原始險峻。 “沒上過老廠礦山的司機,即使是有多年行車經驗的老手,到了這種路上,絕大多數都不會開車了。”司機盧祥福說。隨著車輛的劇烈顛簸,盧祥福的身體不時騰空,雙手舞蹈般地在方向盤上不停扭動。 今年42歲的盧祥福原來是云錫公司老廠礦區一個選礦廠的職工,十年前辭職下海,目前在老廠及個舊一帶從事個體客運生意。 老廠分礦是云錫公司最大的礦山生產單位,也是“個舊模式”礦業改革的主戰場。 個舊有世界“錫都”之稱,錫業生產迄今有一千余年的歷史。 由于礦業關系的復雜,云錫公司與所在地個舊市200多個地方礦山和選礦廠長期以來礦界不清,資源爭議嚴重,礦業秩序十分混亂,資源的大量無序消耗,直接威脅到云錫公司的生存。 云錫公司向記者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了老山礦區當年“大礦大開”的空前“盛況”。據該公司2002年5月的現場調查統計,在面積不到5平方公里的老山礦區,共有私洞238口,低水平建設的私營小選廠44座。 盧祥福也向記者介紹,幾年前濫挖濫采的高峰時期,在老山礦區方圓不到5平方公里范圍,就有多達上千個采礦點,集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淘金者”近10萬人,其中,因發現高品位礦點而一夜暴富的老板并不罕見。 在山上,一般礦工每月的工資大概在三四千元,由于是根據工作量計算工資,月收入上萬元者也不稀罕。正因為如此,盧祥福說,一直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仔“源源不斷”,從沒聽說過找不到礦工的事情。 更讓云錫公司擔憂的是,上述礦洞已與云錫公司老廠礦區的幾大礦山采區貫通,個別礦洞甚至已經滲透到云錫核心礦體——5#礦體,其直接后果是,大量的交叉開采、重疊開采,甚至破壞性偷采。 由于上述情況不斷加劇,導致云錫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急劇惡化,據了解,僅在2001年,云錫公司礦區被偷挖的原礦就達20多萬噸,造成地表錫礦資源迅速枯竭。 “如不迅速解決產業集中度低、資源配置不合理、條塊分割、體制不順、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無序競爭以及礦山開采秩序混亂、礦產資源破壞嚴重以及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云錫公司的生產發展將難以為繼。”云南錫業集團(控股)公司生產處處長董榮興說。
改革 契機終于到來,2002年,云錫公司在從中國有色金屬[0.26-5.46%]總公司劃轉到云南省管理的同時,又被云南省政府列為全省深化國企改革試點企業。 “正是在此基礎上,云錫公司拉開了資源整合的序幕。”董榮興表示。2002年8月23日,原來屬于地方的6礦2廠等8個國有企業成建制劃轉云錫集團公司。 其中尤其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事件是,按照“五統一、一獨立”原則,即統一規劃布局、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安全管理和產品流向,獨立核算,云錫公司將個舊地區15戶民營礦山企業納入國有企業正規管理。隨后,“個舊模式”被國土資源部向全國推廣。 在此基礎上,云南省還總結出以委托加工為紐帶的“迪慶模式”以及以贖買退出、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蘭坪模式”。2002年,由云南省國土資源廳牽頭,云南省政府成立了整頓規范開發礦產資源秩序辦公室,一場資源整合大戲由此拉開序幕。 通過上述三種模式的推廣整合,迅速提高了云南省礦產資源的行業集中度。 根據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向本報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截至2009年11月底,云南基本完成對28個省級重點礦區的整合,占省級重點整合礦區的96.6%;完成對全省各級確定的624整合礦區的整合,占全省整合礦區的93%。金、錫、鎢3個礦種的整合任務全面完成。 通過整合,云南省74%的錫資源儲量集中到云錫集團,60%的銅資源儲量集中到云銅集團,64%的鉛鋅資源儲量集中到冶金集團、金鼎鋅業公司和祥云飛龍公司,71%的鐵礦資源儲量集中到昆鋼集團和祿豐德勝鋼鐵公司,50%以上的磷礦資源儲量向云天化[25.380.12%]集團、南磷集團、龍蟒集團集中,優質煤炭資源逐漸向云南煤化工集團等煤化、煤電、煤焦一體化骨干企業集中。
局限 事實上,這幾個模式固然有針對性地解決了一些急迫的問題,但任何一種模式似乎都不是萬能的,或者說都不可能擁有包治百病的功效。 云錫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當初整合15家市屬民營礦業企業只是解決了一部分與云錫公司矛盾沖突最急迫的那部分,一些更不好處理的尾巴則留了下來,這15家之外還有大量“散兵游勇”。 “目前云錫公司范圍共有礦權59個,而屬于云錫公司的只有12個。”董榮興表示。 同樣的問題在云南礦產資源整合過程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 “現在礦產資源的管理依然可以用‘亂象叢生’來形容。”云南馳宏礦冶公司采選廠一位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在與馳宏公司毗鄰的地界就有兩支經過地方政府批準的合法的采礦組織。其一是會澤縣武裝部以“以勞養武”的名義組織起來的近千人的民兵采礦營,其二是當地礦山鎮經濟開發公司將礦權轉包給私營老板。 述兩家采礦隊伍,不時在采礦坑道與國企馳宏公司的職工“會師”。 對此,會澤縣國土資源局分管礦產資源的王副局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并不諱言。他表示由于各自礦權并未對采礦區域進行明確界定,因此引發越界開采、交叉開采等問題,實屬必然。 他認為,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由馳宏公司收購上述兩家的礦權,“在礦石價格低迷的時候,我們曾經向馳宏公司提出過上述建議,但他們沒有回應”。 對此,馳宏公司有關人士私下向本報記者表示,這些采礦組織有地方政府的幕后支持,常常獅子大開口,“價值100萬的資源往往叫價500萬,甚至5000萬,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收購就變成一種變相的敲詐,雙方的共識又如何能夠達成?” “云南省國土資源廳領導認為,認真落實中央巡視組關于云南省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的反饋意見,迫切需要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云南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副主任冉玉蘭說。 據悉,為了摸清家底,云南省近期全面啟動了礦業權數據庫清理工作。目前,探礦權、采礦權統一數據庫相關資料已分發到全省各州市,與此同時,還下發清理過期證告知書共計2181份。其中,探礦權1295份、采礦權886份。 “礦產資源整合‘云南模式’的局限,除了應加大市場化的力度之外,根本上還在于如何從一個更高的發展趨勢上看待和處理‘國進民退’的問題,只要把這個問題的位置擺對了,問題自然就好處理了,同時也才不會留下缺憾。”西南地質局一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