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利用成為有色金屬產業發展一大亮點
新聞導讀: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是再生利用。按照《規劃》要求的“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采用先進適用的冶煉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工藝裝備水平”,2009年有色金屬產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是再生利用。 “與利用礦產資源相比,2001年到2008年,我國再生金屬產業相當于節能2.02億噸標準煤、節水93億立方米、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56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55萬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會長王恭敏用這樣一組數字來說明再生金屬產業發展所產生的巨大效益。 以再生利用為代表,有色金屬產業的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效,為實現《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的“到2011年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目標奠定了基礎。 “經過結構調整,現在企業已經走出最難的階段,基本面比以前更好。”中國鋁業公司副總經理呂友清如是說。 生產恢復 帶動效益回穩 在《規劃》及一系列后續政策、措施的提振下,2009年4月份,有色金屬行業扭轉了一季度連月虧損局面。效益回穩,得益于生產的恢復,也得益于價格的回升。 “《規劃》里有很多措施對有色金屬價格的提升非常有力,比如國家的收儲政策,調整進出口政策,對價格快速回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賈明星說。 再生利用 發展循環經濟 國家收儲成為支撐有色金屬價格的重要因素。比較2009年1月和11月,國內銅、鋁、鉛、鋅現貨平均價格分別增長了81.6%、26.3%、27.9%、51.9%。 “發展循環經濟,搞好再生利用”是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的一項主要任務。再生金屬更節能、更環保,是有色金屬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一環。目前,再生有色金屬行業已不僅僅是中小企業的天下,一些大企業也紛紛加入進來,從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向著規模化經營的企業模式方向轉變,發展再生有色金屬已經成為有色金屬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節能減排 提高資源利用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燕海介紹,目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 牽頭制定的《2009―2015年再生有色金屬利用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已經完成,將實行行業準入和定期公示制度,促進再生金屬產業結構優化,實現集約化 經營,確立一批重點示范工程、園區和市場,國家將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到2015年,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1100萬噸,比目前水平翻兩番。再生精煉銅、再生鋁和再生鉛產量分別達到當年精煉銅、電解鋁、精鉛產量比例的40%、30%和30%以上。 按照《規劃》要求的“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采用先進適用的冶煉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工藝裝備水平”,2009年有色金屬產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鋁錠綜合交流電耗同比下降了152千瓦時/噸,氧化鋁綜合能耗同比下降19.3%,銅冶煉綜合能耗同比下降7.2%,鉛冶煉綜合能耗同比下降2.8%,電鋅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2%。 節能減排越來越依賴技術的創新。2009年,我國自主研發的450KA大型鋁預焙槽工藝已被骨干電解鋁廠應用,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節能效果顯著;采用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的銅冶煉工藝已在生產中應用,提高了伴生金屬利用率,同時大幅降低了能耗。 據悉,200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開展了技術改造項目審核工作,全年安排有色金屬行業技術改造項目120個,總投資380億元,其中財政貼息21億元。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所言,“技術創新將成節能減排主要抓手。”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