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漲價拷問我國鋼鐵業發展模式
3月19日,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向中國鋼鐵企業提出將2010年鐵礦石基準價格上調90%—100%。從2009年底開始的2010年度鐵礦石談判,預期漲幅已經從最初的上漲10%升到如今的90%—100%,這將使我國整個鋼鐵產業舉步維艱,鋼企被逼無路可退。
工信部認為,“用大量鐵礦石來支撐鋼鐵發展的風險越來越大”。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工業經濟運行2010年春季報告會”上,工信部對鐵礦石對外依 存度上升的現象提出了明確的警告。一段時間以來,國內鐵礦石需求連年增加,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2009年已經接近70%,比上年上升13個百分點,進口 量已經占世界鐵礦石貿易量的75%。
與此同時,我國鋼鐵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相當突出。2009年,我國鋼鐵產能已達到7億噸,當年國內市場粗鋼表面消費量為5.65億噸,其中約有3000萬噸進入社會庫存,實際消費不到5.3億噸。但是產能還在盲目擴張,2009年鋼鐵行業固定投資增速保持在20%左右。
按照現有價格,如果鐵礦石提價40%,將造成中國鋼鐵企業的實際虧損,而海外三大礦山的報價是上漲90%甚至是100%。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月 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68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553.88億元,同比下降31.4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大礦商的巨額利潤。力 拓集團2009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3%,達到47.8億美元;必和必拓下半年凈利潤漲幅134%,達61億美元;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第四季度利潤上升 15%,達到15.7億美元。
盡管手握4億噸以上的鐵礦石采購總量,中國人卻無法拿到一個滿意的“中國價格”。追究起來,這是由于以往談判主體不夠團結、談判力量比較分散等 各種復雜因素所致,造成巨額籌碼沒有發揮應有威力。國內鐵礦石貿易商坦言:尷尬局面并非短期形成,國內囤礦炒礦者大有人在,三大礦山不斷提高要價,國內部 分中小鋼廠謀求眼前利益,不按規矩出牌地與礦山簽訂協議,外國礦山很容易乘此“亂中取勝”,這其實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業內專家稱,在目前鐵礦石談判及進口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對進口鐵礦石的經營體、相關資質、礦石流向應該下重拳進行整治,國內有些貿易商已有外資 的背景,甚至為海外礦山服務,極大地擾亂了進口秩序,同時進口鐵礦石的流向問題也是一個重點,一些落后產能企業仍在通過各種途徑獲得進口礦。
目前,我國具有進口鐵礦石資格的企業112家,實際進口企業達152家,為了整頓市場,我國要加強審核貿易商的進出口資質,把穩定減少貿易商數量作為穩定進口鐵礦石價格的重要措施。要逐步結束我國進口鐵礦石的混亂局面,形成中國進口鐵礦石新模式。
往年的長協定價機制給大型鋼廠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優勢,若實施漲價,大鋼廠的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大型鋼廠將面臨著和中小型鋼廠一起在現貨市場爭貨的局面。這對于中小鋼廠來說將是一次考驗,可能還是一次洗牌。
如果礦企一定要漲價,中國鋼企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減產,以減少礦石購買;二是接受不合理的高價礦石,這又會導致鋼鐵工業大面積虧損,把鋼企逼 到無路可退的境況。對此,業界也給出了一些“對策”:那就是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海外參股、合資、控股等投資方式,在3-5年實現鐵礦石逐步自給。同 時,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快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單個公司的主體效益。利潤率的提高才能更大程度上消化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毋庸置疑,只有通過企業間的并購重組,形成一批更大更強的鋼鐵企業,才能真正提高“中國價格”的籌碼,改變我國鋼鐵業規模與地位嚴重不對稱的現狀。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