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似將提振商品價格 能源和銅受益最大
人民幣升值似將提升大宗商品價格
* 散貨,能源和銅將是最大受益者
* 但匯率升值也可能激發生產商的因應,損及需求
記者 Nick Trevethan;編譯 吳云凌
路透新加坡4月14日電---人民幣升值的可能與日俱增,強化了商品價格上漲的預期,因為屆時中國消費者將善用他們增強的購買力.
中國政府面臨來自國際,特別是美國要求放棄人民幣釘住匯率機制的壓力.華府聲稱人民幣被嚴重低估,引發有關中國可能準備重估匯率的各種報導.
人民幣兌其它貨幣匯率上升,將降低中國進口美元計價商品的成本,如石油、銅和鐵礦石,同時會令中國出口商品變得更昂貴;但分析師稱,人民幣升值對商品需求和價格將產生積極的凈效應.
鐵礦石等散貨、銅等金屬以及大豆受到的影響可能最大,因為中國是這些商品的進口大國,且用這些進口原料制造的產品多數是在國內消費.
"人民幣升值將損害出口商,但令進口商品更加便宜.但這對中國來說無所謂,對商品將產生正面的凈影響,"Commodity Broking Services董事總經理Jonathan Barrat稱.
"長期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成本下降,將幫助將重點放在國內市場和國內經濟成長.我認為長期內人民幣將持續升值,只會促進初級商品進口,這意味著這些商品將迎來看漲行情."
瀏覽中國在大宗商品方面的支出圖表,請點擊(here)
即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較去年均價只上升3%至約6.60,也會對中國2,440億美元的商品支出產生深遠影響.
去年中國花費約6,070億元(889.7億美元)進口石油,3,430億元(502.8億美元)進口鐵礦石,以及2,060億元(302億美元)進口銅.
如果人民幣升值3%,中國就可以在購買大宗商品上節省約560億元(82.1億美元),足以采購逾100萬噸銅.
中國使用中央計劃的經濟權力來控制燃料油等特定商品的價格,可是當國際價格急劇攀升時,政府除了提高國內價格外別無選擇,例如本周調高柴油和汽油價格.
但分析師稱這可能難以反映出原油價格的進一步上漲,除非人民幣升值.
"在政府抑制國內燃料油價格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缺乏節支動力,因此需求增加會加速,"未來資產公司地區能源研究主管Gordon Kwan說道.
"我認為這種情況還未被反映到價格中,因為全球原油價格較峰值仍低40%.在原油價格反彈期間,中國之前的并購交易現在看來是明智之舉.這也可能導致石油產品出口百分比的下降."
盡管人民幣升值對多數商品利好,分析師稱對需求的影響則不一而同.
"與制造業商品等相比,食品項目消費所受的影響不是很大,"CWA Global Markets分析師Toby Hassall稱.
蘇格蘭皇家銀行金屬策略全球主管Nick Moore稱,長期而言人民幣升值最終可能不利于商品需求.
他說,"人民幣升值可能是賣出而非買入訊號.在西方,(商品)價格上升不能幫助那些想努力重振業務的人們,生產商要麼失血,要麼得面對消費者的怨怒."
Moore補充稱,價格誘發需求斷裂,還會對商品市場構成第二波沖擊.
中國能夠通過調升利率來遏制進口通脹,這是其它國家無法做到的,因此價格上升可能意味著需求減少.
"經濟進一步復蘇之前,我們已經存在需求下降的憂慮.消費者已經對當前的價格水平有所顧慮,正如上一輪漲勢中鎳和銅所遭遇的情況...喪失的需求將一去不復返."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