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榮生前和孤兒們在一起的留影。
全國各地自發悼念英雄。
還原香港義工黃福榮的最后時刻
因為有他,才有這些孩子和老師的新生;也因為有他,我才有勇氣和力量繼續把孩子們照顧好。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熱心人能幫助我們重建這個孤兒院,不僅把暫時疏散
視頻:香港1名義工在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區遇難 來源:東方衛視《東方新聞》
的孩子們接回來,也要接受更多的因為地震造成的新的孤兒,讓阿福在天堂也能分享孩子們的歡樂。
——出事后,孤兒院副院長阿周流著淚找來了幾塊木板,做成了一個箱子,讓阿福躺在里面,上面搭了個棚子,用來遮風擋雨。
昨天中午,玉樹慈行喜愿會孤兒院副院長阿周與幾名附近的居民正在孤兒院的廢墟上不停地用手刨,他們知道,這片廢墟下,已經并沒有任何被掩埋的遇難者,但是,他們還是在奮力地刨……只因為被救孩子的一句話:“老師,我們畫的畫還能看到嗎?”
在阿周的手中,已經有三四張挖出的畫作,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漢字寫著:15歲,普桑扎西,又用藏語美術字寫著“扎西德勒”,還有“吉祥的音樂”。畫面很干凈,沒有被廢墟的泥土弄臟,但畫作的主人或許并不知道,一個心靈同樣干凈純潔,充滿真愛的偉大生命,卻定格在了這片廢墟之下。他就是在玉樹強震來臨時的危急時刻,為救助三名孤兒與一名老師而不幸遇難的香港“愛心義工”黃福榮。昨天上午,黃福榮的遺體在他的幾名親人和有關方面的護送下,從玉樹運往西寧,預計將隨即轉運回香港。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自己的網頁上發表題為《香港的光輝榜樣》的文章,深切哀悼在青海玉樹地震中遇難的香港義工黃福榮,并對他“無私奉獻、舍身成仁的精神”表示敬仰。
46歲的黃福榮原是香港一名貨車司機,身患絕癥卻樂善好施。2008年汶川地震后,黃福榮到四川災區做了兩個月義工;4月8日,地震發生的前幾天,黃福榮來到青海玉樹的“慈行喜愿會”孤兒院做義工。
黃福榮在孤兒院副院長阿周與其他老師和當地居民的口中,都被親切地稱為“阿福”,在昨天向本報記者現場還原黃福榮的救人經過時,阿周一次也沒有稱呼他的大名,都是以“阿福”來稱呼。盡管阿福走進阿周的視野,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周時間,但卻感覺非常的親近。
已到安全地帶 轉身沖回二樓
玉樹地震發生在清晨7時49分,孤兒院的22名學生中,已經有19個出發去附近的中學和小學上學了,只有3名年紀最小的藏族孤兒——仁青措毛、白吉、公卻八毛還沒有出發,陪伴他們的有一名老師、孤兒院院長——阿周的哥哥更角木蘭,一名做飯的阿姨,阿周的一名親戚,還有就是志愿者黃福榮。3名孤兒與老師在二樓的一間課室內,黃福榮在他們的附近。
突如其來的地震發生了,黃福榮與做飯的阿姨迅速沖出了孤兒院的大門,已經到達了相對安全的地帶。連續的地動山搖一波接一波,黃福榮扭頭一看,3名孤兒和老師沒能跟出來!他掉轉方向,又沖進孤兒院的四層大樓,此時,在地震波的影響下,上樓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可黃福榮還是拼命沖上二樓的走廊,將受困的老師和3名孤兒全力抱住,奮力推到走廊的窗戶處。
危急時刻爆發 一人力推四人
“真的很難想象,阿福那樣一個并不高大的人,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要不是情急之下爆發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把四個人一起推到幾米開外。”阿周在孤兒院的廢墟上指著一處窗口向記者說,那就是當時三名孤兒和老師被阿福推到的位置,這驚人的一推讓四人的上半身都露出了窗外,盡管后來被預制板壓住了,但就是這個生命的窗口,使得四人全部生還。得救的老師只是有些輕傷和頭暈,仁青措毛的大腿骨折,其他兩名孩子奇跡般毫發無損。受傷的兩人已經被送到西寧就診。
深埋垮塌大樓 發出微弱回應
就在那奮力一推的同時,黃福榮再也沒有能力跑下正在垮塌的大樓,他被深深地埋在了廢墟之中,與他一起被埋的,還有院長更角木蘭和阿周的那名親戚。
“我當時在姐姐家里,距離孤兒院還有一公里多,一地震,我就立馬想到了孩子們,還有阿福他們,于是趕忙飛跑到孤兒院,一路上余震不斷,但此時孤兒院四層的樓房已經塌成了一層多高,我看到我的哥哥從另一個窗口奮力的爬了出來,卻沒有見到阿福,心里頓時一沉。”阿周說,周圍的鄉親們聞訊趕來,大家趕緊分片挖人,沒有任何工具,就只是靠雙手。“我扯開嗓子喊,阿福阿福,你在哪里?突然有了回應:這里這里!老師孩子們……”
挖掘兩個小時 十分鐘后咽氣
聽到黃福榮微弱的回應,阿周和幾名鄉親循聲立即開始挖掘。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阿周的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自從那一聲回應之后,不論怎樣的呼喊,廢墟下再也沒有半點回應。在挖掘了兩個多小時之后,阿福的身體出現了,在場的鄉親們一擁而上,七手八腳地把他從廢墟中拖出來。“這時候阿福還都沒有咽氣,還有微弱的呼吸。但是……就出來不到十分鐘,他就……”
鏈接:
黃福榮將獲金英勇勛章
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高度贊揚在地震中遇難的義工黃福榮,港府也致信授勛委員會,推薦黃福榮獲金英勇勛章,并且會盡力協助其家人。金英勇勛章是頒發給見義勇為、無懼高度危險及奮不顧身的人士。
文/本報特派記者 楊明、文遠竹 圖/本報特派記者 倪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