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內蒙古包鋼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宣布: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已經批準其子公司包鋼稀土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實施稀土原料產品戰略儲備,并將興建10個稀土氧化物儲備設施(主要為輕稀土精礦資源),總儲備量超20萬噸。
過度開采、盲目競爭,“黃金賣出蘿卜價”
我國的稀土蘊藏量和產量在世界上都排第一,是舉世公認的稀土資源大國。我國最大的稀土產地在內蒙古的白云鄂博和四川的涼山州。稀土具有豐富、優異的光、電、磁、超導、催化等性能,廣泛應用于尖端科技領域,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之稱。
由于過度開采、盲目競爭現象嚴重,我國的稀土資源始終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和開發,資源效益也沒有顯現出來,業內人士戲稱“真是黃金賣出蘿卜價”。
“國土資源部門為了從源頭上控制稀土礦產品開采總量,2009年明確提出‘暫停受理稀土礦礦業權的申請’,但實踐中一直是在停止辦理狀態。”內蒙古國土資源廳相關人員表示。盡管如此,我國的稀土礦產品的供求形勢也一直不容樂觀。即便是國土資源部下達的開采總量指標與其他兩部委相比較低,但也遠遠沒有改變稀土礦產品供大于求、廉價出口的局面。
我國稀土資源向海外市場低價流失現象十分嚴重。2005年,我國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翻了9倍,但價格卻下降了55%以上。因在我國購買稀土原料初級產品不受配額限制,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近年來又大規模在我國稀土資源區投資設廠。僅內蒙古就有近10家外資工廠。這些企業在當地大量買入稀土原料和金屬,簡單加工后便運到國外進行深加工或儲備,成功地規避了我國出口配額限制。國外企業拿到初級產品,提純后產品增值10倍。直到2009年,國外 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產品都是從我國進口的。日本、歐美等國看準了便宜的“中國貨”,甚至封存自己的礦,靠購買中國稀土滿足其各行業及尖端科技領域對稀土資源的需求。我國所實施的稀土產品配額制一定程度上已被架空。
海外市場的刺激,致使國內稀土亂采濫挖。各種各樣的非法小作坊的無序開發,造成了稀土資源的大量損耗。多年下來,中國的稀土可開采儲量從10多年前的占世界80%多,下降到了如今的52%。
戰略資源儲備制度建立迫在眉睫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等多名院士曾呼吁我國應盡快建立稀土戰略資源儲備制度,強化稀土資源保護,奪回國際定價權。
徐光憲認為,由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本來僅在原包頭、上海、珠江三個國營稀土廠推廣的稀土分離技術擴散,我國的稀土生產能力迅速達到12萬噸至15萬噸,超過全球10萬噸左右的需求。供求失衡、互相壓價導致稀土產品大幅下跌,使我國稀土行業陷入困境。
鑒于此,徐光憲呼吁國家盡快設立專項基金,在稀土產品價格低迷時收購稀土建立戰略儲備。國家加強稀土資源開發的宏觀調控工作,科學開發、控制總量、調整結構,以保護珍貴的戰略資源。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市長呼爾查提出“沒有稀土就沒有高新技術”,呼吁我國盡快制定稀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明確稀土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融合的發展方向,建立國家級稀土資源儲備庫。
呼爾查建議,應把稀土產業發展納入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把包頭建成我國最大的稀土產業發展應用基地。同時制定扶持稀土產業政策,積極引導國內稀土產業優化布局、調整結構,鼓勵稀土產業向應用領域延伸,建立國家級稀土資源儲備庫,重視稀土的收儲,設立從研發到產業化全過程協調對接的稀土專項支持計劃,引導稀土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并加大對稀土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組建稀土研發中心等科研機構。(記者 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