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屬“暗戰”
日本政府綜合海洋政策總部匯總的《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內容近日浮出水面,“稀有金屬資源”成為其中的關鍵詞匯。按照該戰略,日本將在與中國專屬經濟海域分界的所謂“日中中間線”(注:中國一貫主張擁有釣魚島的主權,不承認日方的“日中中間線”)至琉球群島的東海海域、伊豆半島至小笠原群島的太平 洋海域內正式開始調查含有眾多稀有金屬的“海底熱水礦床”,并力爭以2020年為目標實現稀有金屬的產業化。
日本的資源野心和急迫感由來已久,這從日本2004年設立“海洋權益相關閣僚會議”的舉動中就可見一斑。2004年6月10日,當時日本執政的 自民黨提出《維護海洋權益報告書》,建議日本政府設置以首相為首的“海洋權益相關閣僚會議”,主要制訂綜合性海洋權益保護措施,目的在于盡早在東海海域不 被中國承認的“日中中間線”日本一側展開海洋資源調查,并允許日本民間企業在這一海域開采石油氣等資源。此后成立的日本“海洋權益相關閣僚會議”,實際成 為日本試圖在東海資源等問題上與中國“較量”的一個首腦前哨。
作為一個稀有金屬消費大國,日本因其國內稀有資源的嚴重匱乏,稀有金屬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是其“產業噩夢”。眾所周知,日本的經濟一直以汽 車、電子等產業為主要支撐,而在汽車、電子、精密機床等產品中,稀有金屬的應用異常廣泛,因此稀有金屬的來源供應是日本經濟結構中的一個潛在“命門”,面 對其國內稀有金屬消費的持續劇增,日本政府多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確保稀有金屬穩定供應。例如,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個全面進行稀有金屬戰略儲備的國家,自 1983年起日本的稀有金屬國家儲備就包括了鎳、釩、鉻、錳、鎢、鉬、鈷等7個品種,2006年則又加了鉑、銦及稀土3種稀有金屬。
近年來,中國因為意識到稀有金屬的戰略價值開始限制出口,稀有金屬開始呈現“國際短缺”的背景之下,逐漸失去了以往廉價稀有金屬來源的日本,不 僅在全球開始進行相關礦業合作“找礦”,東海的海底稀有金屬資源“肥肉”自然讓日本怦然心動。根據相關估算顯示,僅東海釣魚島大陸架的地層中,稀有金屬資 源和石油、可燃冰等能源資源一樣豐富:其中錳的儲量可供日本使用320年、鎳的儲量夠日本使用100年,而鈷的儲量更可供日本使用1300年左右,其他稀 有金屬的儲量在該地區同樣也很高。
由此可見,國內資源極度貧乏的日本一直在覬覦東海的海底豐富資源,這次又將戰略目標放在有爭議地區的稀有金屬資源上,值得警惕。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