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動蕩升級金屬禍不單行
近期全球股市和商品市場可謂是內外交困、風雨飄搖。客觀而言,全球經濟持續向好(特別是美國)不存在大的異議,但若將其作為支撐當前商品走勢的論據似乎不 合時宜(混淆了時間的差異性),市場階段性的方向受制于核心驅動變量的交織和轉換。鑒于此,綜合宏觀上驅動商品的三大核心變量(“穩泡沫”政策、歐美股 市、人民幣匯率)來看,筆者認為,經受一輪大幅下跌之后,以銅為代表的資產類商品或正孕育第二輪破竹之勢,其下行空間不容小覷。
“穩泡沫”助推“中國需求”去杠桿化。筆者認為,無論從實際基本面還是資金層面上,銅身處的內外環境與2009年似乎有些對稱:美國經濟穩步修復過程中企 業重建庫存、工業生產和制造業產出均有不俗表現,而中國因素對銅的支撐正從歷史高位上回落。因此對銅的評估,實際上是對中美兩國房地產周期性和階段性差異 的比較,更深層次的是“價”和“量”的博弈。正是由于境外銅期貨市場對中國需求的杠桿化,中國因素的褪色必然會對境外銅期貨價格造成杠桿式的沖擊。本輪中 國“穩泡沫”的力度和決心前所未有,美國房地產盡管處于幾十年以來的歷史底部,而本輪危機源于次貸傷痛,因此政策刺激上會較為謹慎,這也決定了其修復的弱 式滯后性,“價”為先導成為大概率事件。
人民幣持穩的支撐作用。目前市場普遍對人民幣升值形成一致性預期,美國經濟再平衡戰略調整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言而喻。那么,我們所要關注的是兩大問題, 首先,人民幣升值會對原油、金屬等以美元計價的商品造成什么影響?其次,人民幣是否會升值,在什么階段以什么樣的節奏升值,這也是需要我們密切追蹤的。筆 者認為,若人民幣升值,LME銅價將出現上漲,因此,人民幣升值預期是支撐當前外盤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盡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方向大體明確,但二者之間的波動會比較復雜。特別是在當前美元兌歐元等貨幣持續走強時,人民幣寧愿選擇盯住美元亦不會貿然對其升值,否則兌歐元、日元等貨幣的雙重升值將削弱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
道指凸顯第二沖擊波。2010年以來,美元對商品的作用力似乎大不如前,而歐美股市對商品的牽引更趨緊密。其背后的邏輯何在?究其原因,在“股市-商品 -貨幣-股市”四階段重構進程中,股市(以道指為代表)現已承載金融市場定價中樞的職能,即商品的定價區間主要是以道指的水位為參照,而美元的指引效果顯 著弱化。目前來看,道指構筑階段性拐點是大概率事件,外盤銅恐受拖累。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如果說是中國“穩泡沫”觸發工業品的第一輪下跌,那么在中國需求褪色和人民幣持穩的背景下,金融市場動蕩或成為主導商品第二輪下行的驅動力。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