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自貿區談判難有突破 在澳投資陷迷局
6月1日消息 中國是澳大利亞目前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澳大利亞是中國第八大貿易伙伴。據澳大利亞貿易委員會統計,中澳兩國貿易去年增長近30%,預計雙邊貿易2010年將達到1000億澳元。盡快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促進兩國經貿關系發展的要務之一。 然而,相關的談判過程并不順暢。從2005年5月到2010年2月,中國和澳大利亞圍繞建立自貿區累計開展了14輪談判。該談判為何難有突破原因眾多:中方對農業問題的憂慮、澳方對中國投資的提防、雙方在服務業和制造業的互補和競爭關系……
中國的農業軟肋 中國和澳大利亞雙方均承認,農產品貿易是兩國貿易談判的敏感區域。中澳兩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中弱澳強態勢明顯。 農業產值在中澳兩國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分別為約10%和3%,農業人口在中澳人口中所占比重分別為約40%和1.5%。顯然,農業對中國具有更加特殊的經濟和社會意義,是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軟肋”。 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土地等生產要素分散,規模小,生產效率較低,抗風險能力單薄,國際競爭力不強;澳大利亞既是農業大國,又是農業強國,技術水平較高,生產要素集中,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在農產品貿易中,中澳兩國的這種差距愈加凸顯。近年來,中澳兩國農產品貿易不斷增長,但中國一直處于逆差地位。鑒于中澳兩國農業存在巨大差異和差距,澳方作為農業強國尤其應充分理解農業對于中國的特殊重要性,充分照顧中方,以務實推進談判進程。 當然,兩國農業的差異性無疑蘊含著互補性和合作潛力,兩國應著眼雙方經濟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力求使自貿區成為促進雙邊農業合作的嶄新平臺。在此之前,正視和妥善處理這種差異,避免市場開放過度沖擊相關產業則是雙方必須解決的問題。
中國在澳投資陷迷局 自2007年陸克文就任澳大利亞總理以來,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總額已超過400億澳元,是此前10年的四倍。與此同時,“中國威脅論”在澳大利亞開始升溫。加之受政策、市場等因素影響,近來中國企業在澳投資屢屢受挫。 盡管澳大利亞政府一再表示,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但某些政治人物卻聲稱中國“國有企業”的相關投資會威脅澳的國家安全。澳大利亞知名經濟學家伊恩·哈珀日前向澳大利亞-中國工商業委員會發表的一番演講就生動體現了澳大利亞對待中國投資的復雜心態。 在演講中,哈珀指出,金融危機以來,由于美歐流動性驟然緊張,中國成為澳大利亞主要資本來源地。澳大利亞“在這個節骨眼上,沒有其他選擇”,只有利用中國資本,否則澳大利亞將不得不遭遇“經濟增速下滑或大幅提高國內儲蓄率”。他承認,正是“同中國的密切聯系”使得澳大利亞避免陷入西方國家在危機爆發后普遍遭受的經濟衰退。 不過,哈珀隨后話鋒一轉,他提出澳大利亞應當重新審視“1975年外國投資法案”,尤其是“國家利益”條款,以適應“變化了的情況”,應對中國國有企業的大規模投資。澳大利亞政府此前已宣布,將修改外國投資法,以更加嚴格地審查外國投資。 此外,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克林多次要求中國向澳大利亞投資更多開放。澳方還對中國企業投資澳大利亞的結構提出質疑,希望中方在投資資源項目外,能更多投向新能源技術等領域。 鑒于澳方的諸多訴求以及中方對資源項目的持續需求,可以預見雙方在投資領域的談判將不會輕松。
“緊迫感”與“太極拳” 數年來,中澳間馬拉松的式的自貿談判已成為反映兩國關系的晴雨表。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總體的“緊迫感”和澳大利亞的“太極拳”尤其值得關注。 相對于中國領導人自始至終的緊迫感和耐心,澳大利亞官員則愈發表現出某種“皇帝女兒不愁嫁”的姿態。這種微妙變化的背后是變化了的國際經濟形勢以及由此帶來的兩國談判態勢的易位。 2008年12月中澳舉行第13輪自貿區談判之后,兩國談判中斷了15個月,直到今年2月才舉行第14輪談判。在 這15個月中,世界經濟經歷了從金融危機到逐漸復蘇的過程,中澳兩國得以重新估量各自的處境:一方面,歐美等發達國家進口減少,全球自貿區談判不斷取得進 展,中國面臨出口縮水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擠壓,急于尋求對外經貿合作新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帶動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揚,澳大利亞作 為危機中全身而退的資源大國坐享資產升值的暴利和賣方市場的優越感。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克林在年初談判重啟時要求中方在服務業領域做出讓步,還“敲打”中國說,澳大利亞在亞洲北部地區的潛在自貿區伙伴不止中國一家。 不管澳方某些官員如何擺譜,都無法否認,中澳兩國建立自貿區將給雙方帶來重大利益。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經濟學教授丹尼·科爾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澳建立自貿區的最有利條件在于兩國經濟具有很強互補性。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發展滯后,而制造業優勢顯著;而澳大利亞作為則是服務業主導的經濟體,資源豐富,在金融、旅游和教育等方面優勢顯著。中澳兩國具備發展自貿區的天然條件。鑒于中國已經同新西蘭和東盟等多國簽署自貿協議或已啟動自貿區,澳方理應從長遠角度早做決斷。 中澳雙邊經貿關系從沒像今天這樣密切、糾結和敏感。外界無從精確把握談判的具體進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項全面、平衡、高質量的自貿安排無疑符合兩國共同利益,會給雙方民眾和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