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起徹底取消406種商品的出口退稅
中國自2008年下半年針對外需回落重啟上調出口退稅政策以來,首次對這一政策進行反向調整。CFP 資料周末二十國集團峰會召開在即,中國再度用行動“詮釋”自己推動全球經濟均衡增長、促進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2日聯合發布通知稱,經國務院批準,自2010年7月15日起,將取消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等406個稅則號商品的出口退稅。
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中國自2008年下半年針對外需回落重啟上調出口退稅政策以來,首次對這一政策進行反向調整,“繼匯率政策正;,財稅政策亦顯露趨向常態的跡象。”
根據兩部門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涉及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淀粉、農藥、醫藥、化工產品、塑料及制品、橡膠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等共計406個稅則號。
“從兩部門列出的取消出口退稅商品清單中可以看出,此次調控主要針對部分高污染、高耗能產品,”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指出,此舉是上月初國務院部署節能減排工作以來,政府出臺的又一“鐵腕”調控舉措。
根據兩部門列出的清單,此次調控力度空前,很多商品如氯硝丙烷、雙氯酚等原先享受的出口退稅率均在13%或17%的水平。
“如此大力度政策調控更加凸顯決策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意圖。”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說。
中國上一次對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是2009年6月,當時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對出口帶來的嚴重挑戰,中國大幅提高2600多個稅則號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對部分商品實行最高達17%出口退稅率,對應產品涉及優勢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技術含量產品和深加工產品。
可查數據顯示,從2009年11月起,進出口已經延續了7個月的恢復性增長。在去年5月同期下滑至谷底的基礎上,今年5月份進出口更是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恢復性增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史丹表示,取消這些高耗能行業的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短期內市場會有反應,但不會造成出口量急劇下降,長期來看會促使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