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加速循環”拓展有色金屬增值空間
到2011年底,甘肅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將增加到70戶,示范園區增加到20個,示范城市增加到6個,資源產出、資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廢物排放等主要指標有望得到明顯改善。 在甘肅中部曾經荒涼的戈壁灘地上聳立起白銀高科技產業園,園內有一條年產十萬噸的TDI生產線,生產中產生的氯化氫并沒有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而是通過一條管道輸送到了另一條生產線,用于生產PVC產品。 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嘉巖說,依托這條生產線,幾十家化工和精細化工企業形成產業鏈,上游企業的廢棄物成為下游企業的生產原料,實現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圍繞著這一條產業鏈條,我們可以打造26個產品。產業鏈條越長,成本越下降”。 每一個消耗的終端,可以是下一次生產的起點。一個企業的廢棄物,也可以是下一個企業的原料。資源被反復利用,廢物變成寶貝。追求最少量的消耗、最大量的利用和產出,甘肅正在抓住“加速循環”的機遇,不僅為資源尋找增值空間,也為全省的發展勾畫出新未來。 甘肅省是資源大省,多年來形成的高耗能、高排放、資源型的“兩高一資”經濟結構非常明顯。經濟水平逐年提高,環境質量卻日益下降,部分城市成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為此,全省上下痛下決心,讓資源消耗減少,讓產業鏈條延長,讓污染排放變小。 甘肅省委書記陸浩說:“作為西部老工業基地,我們必須實現由高耗能、高排放、資源型的舊‘兩高一資’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資源永續利用的新‘兩高一資’轉變。” 去年底,國務院正式批復《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區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為此,甘肅抓住這個機遇,著力構建循環型工業體系,探索循環型農業模式,推進循環型社會建設,努力闖出一條資源型省份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吃干榨盡”中的“資源經” 甘肅是我國資源大省,在174種已探明礦產中,10種儲量位列全國第一。然而,甘肅也是資源利用較為粗放的省份之一。 工業廢氣二氧化硫,原本是讓“鎳都”金川公司最為頭疼的事情。每生產1噸鎳約產生7噸二氧化硫,每生產1噸銅約產生2噸二氧化硫。2003年、2004年,當地因為二氧化硫排放超標,被列為“全國十大空氣嚴重污染城市”。而現在通過發展循環經濟,金川公司將二氧化硫氣體制成硫酸,硫酸分別進入新希望、金化集團生產PVC和硫基化肥。 記者手中有一張金川公司的工藝流程圖。金川公司的陽極泥等產品進入鎳都實業公司用于生產硫磺、鎳鹽,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經回收制成硫酸來到金化集團化肥生產線,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氟廢氣經轉化成為氟化氫,作為輔料,氟化氫最后回到了金川公司。生產過程中的廢渣進入金泥集團用于生產干法水泥。廢水通過回收,進入企業循環利用。 現在的金川公司,排放的煙氣99.75%用來制酸,90%以上生產用水重復利用。公司礦石回采率超過96%,采礦損失率和貧化率控制在5%以下,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年回用中水突破了1000萬噸,中水回用率達86%,工業污水治理率達到100%。 就這樣,污染嚴重的“廢物”轉個圈成了寶貝,成了再生資源。而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和資源化的過程,也是拉長產業鏈條的過程。 一些看起來毫不相關的企業,因為“循環”鏈接到了一起,四川新希望集團、貴州宏福公司、中國化工化肥公司、內蒙古太西煤集團等國內知名企業都參與到金昌循環經濟產業圈……一個個產品的深加工環節,連接著上下游產業的集約化發展,連接著相關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瞄準了循環經濟的關節點,甘肅先后確立了白銀、武威、嘉峪關、定西等試點城市,并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索。《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更提出,要著力打造1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重點培育100戶骨干企業、改造提升3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形成包括金昌在內的七大循環經濟基地。
“天藍水清”中的“加減法” “采煤不見煤,發電不見灰,青山蔥翠,綠水環流。”這是隴東“煤都”華亭給人的印象,但是過去,華亭卻是另一番景象,煤塵污染嚴重,天晴一身灰,下雨兩腿泥。 今昔的轉變可以在華亭東峽煤礦污水處理線上找到答案:在這里黑色的污水,在經過無數道工序后變得無色透明,又進入礦井下,循環利用。新建成的陳家溝洗選煤廠,淘汰了傳統的簡單分級篩分系統,利用國內外先進洗選工藝,從井下出煤到洗煤選煤廠,地面上連煤渣都看不到;井下水洗水閉路循環,煤泥水不外排,實現廢水零污染排放。 像華亭一樣,在換得如今的“天藍水清”之前,甘肅完成了一系列大手筆的“加減法”。 首先是“減”。2007年,永昌電廠點燃全省“第一爆”。此后,甘肅開始了大規模淘汰技術水平低、工藝落后、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企業和生產線。2008年,全省電力、煉鋼、煉鐵、鐵合金、電石、水泥、造紙、焦炭、酒精等9大污染大戶共淘汰落后產能375萬噸、電力25.9萬千瓦,其中有89戶落后企業被“踢出局”。 通過循環經濟的發展,甘肅省連續4年完成了節能減排目標,提升了甘肅的產業層次和經濟增長的質量。2009年與2007年相比,全省資源產出率提高9.8%,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24.8%,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9.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2.3%。 在淘汰落后產能和設備的同時,甘肅大做“加法”。 落后、污染的企業需要被淘汰、下馬、出局;新型工業產業需要被投資、上馬、落地生根。 按照《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的要求,發揮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優勢,打造“陸上三峽”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抓手與有色、冶金等高耗能產業實現對接,形成“新能源―高載能產業―下游產品”的區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模式。 為充實細化重點項目,甘肅省已初步篩選出971個總投資達2500億元的循環經濟項目。其中,今年已向國家上報54個總投資24億元節能和循環經濟重點項目。項目建成后,年可節能115萬噸標準煤。 同時,甘肅已啟動了以白銀公司為依托的西北有色金屬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基地和以甘肅省物產集團為依托的甘肅省再生資源回收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在民勤縣和通渭縣建設廢舊地膜利用基地,可消納廢舊地膜4萬噸。據調查,僅2008年、2009年兩年,甘肅省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產值約117億元。 到2011年底,甘肅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將增加到70戶,示范園區增加到20個,示范城市增加到6個,資源產出、資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廢物排放等主要指標有望得到明顯改善。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