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礦產資源總探明儲量居世界第三
我國不僅是一個礦業大國,而且有進一步的找礦潛力。這是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胡瑞忠在做客人民網科技頻道“展望中國八大科研領域突破”訪談時透露的。
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胡瑞忠表示,我國不僅是一個礦業大國,而且有進一步的找礦潛力。
他從四個方面分析了原因:一個方面,我們目前已經發現了171個礦種,探明儲量的已經達到了159種,其中20多種礦的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 如鎢礦、錫礦、銻礦、稀土礦等大約12種位居世界第一。探明的儲量占到了全球12%,從探明的總儲量來看,我國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居世界第三位。所以我 們是一個礦產資源大國。
第二個方面,我國還有進一步找礦的巨大潛力。表現在:一是,我們國家成礦地質條件很好,全世界三大成礦域在我們國家都有分布,所以我們國家有很 好的成礦先天條件。二是,我們國家幾十年來的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已經發現了將近20萬個礦產地,但是目前經過勘探的只有兩萬多,還有90%以上的已經發現 的礦產地沒有進行進一步深入工作。
第三個方面,我國有很多處女地沒有開展勘探工作。如西部地區、青產地區,一些無人區。這些地區的地表、近地表和深部,都應該有很大的找礦潛力;我國東部地區,雖然工作程度很高,但還是有很多植被覆蓋區、紅土覆蓋區,下面找礦的潛力很大。
第四個方面,我國目前已發現礦床的勘探和開采深度普遍偏淺。國際上一些礦業大國目前礦床的勘探開采深度可以達到2500米到4000米以下,南非還在計劃開采地下6公里的礦產,但是我國絕大多數礦產開采深度都小于500米這個樣子。所以,深部還有很大找礦潛力。
在今年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胡總書記提出要“爭取盡快取得突破性進展”八大科研領域,其中“大力發展能源資源開發利用”被放在第一位。人民網科技頻道邀請該領域內資深專家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陳勇和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胡瑞忠做客人民網,深層解讀應對之策。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