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鎢都”:五年成就“點石成金”傳奇
鎢,中國鎢業歷史開始在贛州書寫的那一刻,一直是讓贛州人驕傲的“黑金”。毫不夸張地說,從白熾燈開始使用,我國的鎢就照亮了世界。而作為中國鎢業發祥地的贛州,其鎢業就像驕傲的“黑美人”,雖幾經曲折發展,卻一直續寫著“世界鎢都”百年鎢業的輝煌。
五年是一個刻度。
對于勤勞勇敢、求新思變的贛州人來說,五年卻可以創造“點石成金”的傳奇。目前,贛州已成為全國鎢礦及鎢冶煉產品的主產區和集散地。全國2/3 的鎢精礦在贛州實現冶煉加工,贛州鎢產品約占全國份額為:APT(仲鎢酸銨)65%、鎢鐵40%、鎢粉30%、鎢條40%、鎢絲10%、硬質合金8%,其 銷售收入占全國鎢工業銷售收入的35%,一批硬質合金及終端產品已遠銷歐美、日韓等發達地區和國家。
從“舊路子”到“新戰略”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贛州鎢產業呈現“低、小、散、亂”的局面,濫采亂挖、資源流失現象嚴重,多頭出口,精礦供大于求,加上行業惡性競爭, 國外公司趁機打壓價格,世界上稀缺的鎢精礦的價格竟大大低于生產成本,最低時每噸不到2萬元。富礦只能賣出土價錢,贛州人被嘲笑為“捧著金飯碗討飯”,優 勢資源反而一度成了包袱。
“舊路子”是走不下去了,于是,贛州積極尋求“新戰略”。
2004年,讓贛州人充滿記憶與激情的年份,一幅承載“用3年至5年時間,把稀土、鎢等產業培植成為產值分別超百億元產業集群”夢想的藍圖在贛南山水間奔騰、舒展,這為贛州的鎢產業發展注入強勁的活力。
頓時,資源整合的東風迅速吹遍贛南大地。在鎢業整合中,贛州堅持“整合資源,控制開采,集約利用,深度加工,形成產業”和“資源減量化、利用高效化、發展可持續”的思路,實行計劃開采,總量控制,打擊非法生產、超計劃生產和非法加工、經營、運銷行為。
贛州還建立和完善了企業和政府的主體責任制,礦業管理監察制度,對鎢資源實行統一開采、統一加工、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制定和實施全市鎢行業自律條約和聯合報價制度。
鐵心硬手的資源整合顯現成效。贛州取締非法采礦點百余處,關閉一批資源枯竭、存在安全隱患的礦山,鎢礦山持有的93本采礦證減少為66本,每年 的鎢開采量由2003年前的3萬噸下降為現在的不到2萬噸,鎢礦綜合回收率從原來不到70%提高到80%以上。而產值卻成幾何增長,2006年贛州鎢企業 實現銷售收入110.3億元,實現利稅16.2億元,比2000年銷售收入7.1億元、利稅0.43億元增長14.5倍和36.7倍,成為我市首個產值、 銷售收入突破百億元的優勢產業。
如今,“贛州人坐擁‘金山’愁飯吃”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
科技領航助鎢業“騰飛”
資源整合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但是真正反映出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實力的則是精深加工的技術水平。
崇義是產鎢大縣,鎢產業的利稅由過去每年一兩千萬元躍升到兩億多元,鎢業創造的稅收對縣財政的貢獻率超過50%。每年的開采量基本保持在5000噸左右,但是為什么效益不一樣呢?業內人士告訴我們,是科技創新、精深加工讓“丑小鴨”變成了“金鳳凰”。
贛州的仲鎢酸銨生產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白鎢綜合回收技術和黑白鎢混合礦浮選技術得到推廣。章源鎢業公司采用“振動球磨-離子交換-連續結晶”新工藝,生產1微米至50微米范圍內各種粒度、不同晶型的仲鎢酸銨,產品質量優于國際特級品標準。
贛州以創建鎢與稀土新材料產業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為契機,以促進鎢和稀土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為切入點,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院 所,建立了產學研戰略聯盟關系,從而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優勢進一步轉化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堅強力量。目前,贛州APT(仲鎢酸銨)生產已普遍使 用了先進的除雜工藝和黑白鎢混合冶煉技術,超細APT制備納米鎢粉等已經開發和生產,鎢鈦固溶體產品填補了我省的空白。
為保障深度加工、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對礦產資源需求,贛州要求,至少要有三道工序以上在贛州進行深度加工的企業才提供原礦。對鎢、稀土、氟化工 等重點產業,聘請了國家級的專業機構進行規劃,積極做大做強有色基地,同時建立深加工企業優先發展機制,資源所在地和加工所在地經濟利益共享機制,部門聯 動服務機制等三大機制,扶優扶強現有的精深加工企業,引導資源向深加工配置。
如今,贛州正在成為鎢產業投資的熱土和鎢產業聚集的洼地,廈門鎢業、天津特精等一大批知名鎢企業“牽手”贛州。目前,贛州擁有規模以上鎢企業80家。
“鎢業航母”開始新征程
為了讓企業走上世界的舞臺參與頂尖水平的產品競爭,贛州通過市場化運作手段,推進礦產資源證券化、資本化,章源鎢業公司上市就是成功的例子。而 且贛州還首開先河,在國際金融危機中,積極推進鎢、稀土等優勢礦產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建設,籌資啟動鎢、稀土產品收儲計劃。原來因國際金融危機停產的鎢礦山 現全部恢復生產,贛州完成了全市鎢、稀土儲備體系建設研究,并積極爭取開展國家鎢、稀土礦產資源儲備試點。
五年來,贛州對礦產資源掌控力得到提升,也換來了鎢礦的價值回歸。即使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目前鎢礦價格仍能達到8萬元/噸。市場定價的話語權 已開始從下游走向上游,從國外轉向國內。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下依然實現銷售收入122.37億元,比2000年的7.07億元增長了16.31 倍;利稅10.19億元,比2000年的4237萬增長了23.05倍。
在新起點上,贛州的決策者審時度勢,繪就了“用5年左右的時間,打造千億元產值的稀土鎢產業集群”的藍圖。激情點燃智慧,智慧成就跨越。在新藍圖指引下,贛州稀土、鎢產業集群“航母”發動“新動力馬達”,開啟了跨越式發展新征程。
經歷了破與立的陣痛,如今,憑著“點石成金”的秘訣,贛州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不但成為鎢資源儲量和開采的大市,更逐漸成為資源流通、交易、深度加工的基地,實現了“世界鎢都”的華麗轉身。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