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投資全球第五 邁向投資強國道阻且長
7月27日消息 聯合國貿發會議22日發布的《2010年度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對外投資520億美元,從上年的全球第10名躍升至第5名,位居美國、法國、日本和德國之后。這份報告預計,未來三年中國對外投資額將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同時中國將涌現一批大型跨國企業。 金融危機背景下,200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排名提前,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國比世界其他經濟體復蘇態勢更好,另一方面則是其他國家對外投資下降。但是,撇開危機因素從中長期看,中國走向對外投資大國也是經濟發展周期的必然。 中國對外投資總額2004年還只有55億美元,但到2008年就超過500億美元,年均增幅多在100%以上。按照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鄧寧的投資周期理論,目前中國經濟總體上已經到了海外投資大規模增長的階段,未來直接投資流出量可能超過流入量,這標志著中國國際直接投資地位將開始發生質的變化。 當前,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所累積的內部問題,如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不平衡,資源短缺、環境超負荷發展等,也迫切要求中國企業“走出去”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中國對外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張,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必要性。例如,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推動生產要素雙向流動,讓資源配置更加國際化,緩解發展的資源瓶頸;通過邊際產業轉移消化過剩產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對外直接投資促使中國產品更多地進入海外市場等。 近年來,對外投資已經催生了一批“根在中國、遍布世界”的跨國企業。然而,中國對外投資的道路并不平坦,有自身短板的因素。例如,信息不對稱導致海外并購等決策失誤;跨文化管理能力不足導致本土化進程受阻;海外管理人員不適應跨國經營的需要; 缺乏有效的海外管理監督體系導致治理風險上升;短期套利動機過強,不注重自主品牌的創建和保護等。這些都阻礙了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步伐。 與此同時,外部風險和制約也越來越明顯。除了文化差異、匯率波動等風險外,政治風險的比重也在增加。從中海油并購優尼科受阻,到中鋁控股力拓失敗,再到鞍鋼與美國鋼制造公司合作在美國建廠受到美方阻撓……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頻頻被政治化,對企業國際公關能力以及政府外交也提出了全新的命題。由此看來,從“投資大國”走向“投資強國”的歷程遠不是一蹴而就的。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