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報:中國部分環境質量指標出現反彈趨勢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26日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保持總體平穩向好,但部分環境質量指標出現反彈趨勢,治污形勢依然嚴峻。
陶德田說,上半年各項監測指標顯示,我國治污形勢依然嚴峻,主要表現在:全國地表水總體為中度污染。Ⅳ、Ⅴ類占26.4%,劣Ⅴ類占24.3%。主要超標項目是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據環保部發布的201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顯示,七大水系總體水質屬輕度污染。其中,松花江干流為輕度污染,支流為中度污染;淮河干流水質為輕度污染,支流為中度污染;遼河干流為中度污染,支流為重度污染;黃河支流、海河水系為重度污染。
重點湖泊中,太湖為重度污染,輕度富營養,2010年4~6月的91次監測中,發生60次零星性水華;滇池水體為重度污染,重度富營養,2010年4~6月的12次監測中,均出現區域性水華;巢湖水體為中度污染,輕度富營養,2010年4~6月的40次監測中,出現1次區域性水華,6次局部性水華、21次零星性水華。洱海、博斯騰湖、洞庭湖、南四湖、鏡泊湖等大型湖泊為中營養狀態,洪澤湖、鄱陽湖為輕度富營養狀態,達賚湖、白洋淀為中度富營養狀態。
近岸海域水質差于上年同期,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一、二類海水比例占57.3%,同比降低8.1個百分點,四類、劣四類海水占30.0%,同比提高9.6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其中,黃海、南海水質為良,渤海為中度污染,東海為重度污染。
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出現波動。受今年春季沙塵天氣影響,環保重點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分別為0.045毫克/立方米、0.035毫克/立方米、0.09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同比上升0.002毫克/立方米。自2005年以來,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首次出現下降,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首次上升。
環保重點城市各類功能區噪聲達標率晝間高于夜間,晝間達標率為88.6%,夜間達標率為69.3%,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夜間噪聲達標率僅為 37.0%,超標現象較嚴重。
酸雨污染仍然較重。監測的443個城市中,189個城市出現酸雨。四川廣安市、江蘇溧水縣、上海南匯區、江西鷹潭和瑞金市、浙江臺州和溫州市、福建廈門市等8個城市(區)酸雨頻率為100.0%。浙江、江西、湖南、福建、上海的大部分地區,廣東中部、廣西北部、貴州東北部,四川東部、重慶南部、湖北西部、安徽南部等地區酸雨分布集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酸雨城市(降水pH值<5.6)、較重酸雨城市(降水pH值<5.0)比例基本持平。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