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稱贊中國應對金融危機舉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7月27日發布2010年中國經濟評估報告指出,中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危機中采取的“迅速、果斷、有效的”政策措施減輕了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并確保中國引領全球經濟復蘇。
IMF表示,盡管該組織有人認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但大多數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于中國經濟結構轉型。
看好中國經濟復蘇
IMF執行董事會在與中國方面磋商后發表的這份報告認為,雖然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全球經濟增長,但中國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對遏制經濟和信心的下滑發揮了重要作用。
財政政策方面,中國政府加大了在基礎設施建設、養老、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力度,調低稅率,并推出旨在促進耐用品消費的鼓勵性政策。貨幣政策方面,中國央行下調了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取消了對信貸增幅的限制,促使銀行信貸大幅增加。
IMF指出,在多重政策作用下,中國經濟去年第二季度開始加速回升,并有望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同時,中國經濟的復蘇對周邊地區及全球經濟將 產生顯著且積極的溢出效應。這種溢出效應主要通過兩大途徑體現:一方面,中國經濟復蘇刺激其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推動國際商品市場價格反彈;另一方面,中國 經濟復蘇刺激其進口需求,隨著出口增長放緩而進口大幅增加,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將迅速回落。
此外,報告稱贊中國政府在抑制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方面采取的舉措。
歡迎中國推進匯率改革
IMF表示,截至2010年5月,中國名義有效匯率在過去的12個月內貶值1.25%,實際有效匯率則貶值0.1%。對此,IMF歡迎中國重啟人民幣匯率改革,認為此舉能夠增強央行收緊貨幣流動性的靈活性。
在這份報告中,IMF未使用“人民幣被大幅低估”的措辭。IMF強調,人民幣升值將有助中國經濟轉型,即經濟增長方式從出口和投資依賴型轉變為 國內需求拉動型。IMF表示,大多數官員認為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反映出以增強消費的經濟結構改革正在進行。
IMF指出,隨著出口下滑以及進口上漲,中國經常性賬戶盈余快速下降,國際收支情況發生巨大變化。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09 年中國國際收支總順差4420億美元,較上年下降3%。其中,經常項目順差2971億美元,同比下降32%,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9.6%降為 6.1%。
認為刺激政策應適時退出
報告認為,中國政府目前面臨的政策挑戰主要是,合理規劃財政刺激政策和信貸擴張政策的退出次序和進度,并采取進一步措施促使經濟增長方式向消費驅動型轉變。IMF認為這方面的改革有很多的空間,包括提高家庭收入、減少收入不平衡以及促進社會保障網絡。
報告說,中國政府今年應繼續保持適當的財政支持力度,以待私人需求穩步復蘇。同時,IMF支持中國政府在經濟保持當前增長軌跡的情況下,在2011年逐步退出財政刺激政策。
在貨幣政策方面,IMF認為,中國今年的廣義貨幣目標能夠很好地平衡經濟持續增長。中國可使用更多的市場化工具來達到這個目標,包括公開市場操作、提高利率和提高準備金。中國的監管部門需提高對信貸質量的警惕,并提高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透明度。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