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熱心礦業交易金融化 力拓表示反對
8月31日,新加坡交易所(SGX)宣布將計劃推出金屬期貨合約。 在一份聲明中,新加坡交易所表示,已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達成了合作協議。計劃推出基于LME結算價的標準現金結算銅、原鋁、鋅、鎳期貨合約。 “擬推的新合約合同將增加SGX當前的商品期貨合約套件,將向其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套期保值和套利的機會”,“鑒于亞洲正在成為商品交易的重要樞紐,這些新合約將滿足市場參與者在亞洲交易時段的需求。” 雖然該交易所未提供任何時間表,但這暗合了金融機構對于未來一年銅、鐵礦石、煤炭等大宗商品新型交易工具的熱情。 而面對礦業領域多種金融交易工具的推出,不久前,礦業巨頭力拓CEO艾博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直言:“我希望,采礦業的買賣雙方,還是可以直接做交易,而非摻雜入其它的金融工具。” 以鐵礦石為例,2009年,新加坡交易所曾推出全球第一份鐵礦石柜臺交易掉期結算合同,今年以來頗有起伏。 4月,當該所掉期合約成交量環比增長60%、達到4446張合約的高記錄后(對應鐵礦石數量為220萬噸),連續兩月出現下降。6月份的鐵礦石掉期合約交易量僅為109.15萬噸,環比下降45.37%。 不過7月,掉期合約交易量又開始大幅上升,數量達到了188.7萬噸,環比大幅上漲72.88%。 “銀行總是找新的東西來進行交易。在五年前,他們就驕傲地向世人推出復雜的金融工具。但當他們推出這些自認具有獨創性的金融產品時,也同時埋下了泡沫風險,并成為導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艾博年說。 8月31日,一家央企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我們經常會接到投行或其它金融機構的培訓邀請,希望對有色金屬、鐵礦石等掉期、期貨交易進行溝通。但國內試水的目前還是極少數,我們國家對此比較謹慎。” 對于礦產品金融化交易的趨勢,機構懷有極大熱情和推動力,而包括鋼廠和礦商在內的“實業派”,則持保守甚至抗拒態度。 艾博年告訴記者,希望銀行即使在推出鐵礦石金融工具時,能夠意識到對應的風險。“希望他們現在研發的計算模型是完善的,至少比當時次貸危機的模型要好。” “只要市場有波動,作為金融家、投機者,總會找出相應的產品來應對波動,這是必然的。但是鐵礦石到底能占多大規模,會否成為主流,這還是個疑問。”31日,鋼鐵業資深專家戴國慶對本報記者表示,“個別企業進行套期保值,風險對沖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反過來,現在這是否真正影響了鐵礦石價格,則還不能這么說。” 從目前來看,鐵礦石價格在四季度下跌已成定局,淡水河谷也已在30日明確,由于中國需求減少導致出貨量下降,正在考慮將鐵礦石價格下調10%以刺激市場需求。這將是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首次下降。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