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政護航七大產業移向中西部地區
6日,旨在鼓勵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的《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意見》 首度明確了轉移主體包括勞動密集型產業、能源礦產開發和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裝備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產業、加工貿易七大產業。 相關專家指出,傳統產業由東部向中西部內陸地區轉移,不僅是企業在成本壓力下的主動選擇,更應是國家地區發展結構的重要戰略,在此過程中必須避免過剩產業的轉移以及產業轉移后可能引發的一系列負面影響,例如環境污染等。 “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東部沿海地區資本相對飽和,加之土地、勞動力、能源等要素供給趨緊,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加 之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周邊國家競爭加劇的影響,加快經濟轉型和結構升級刻不容緩,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優勢明顯,產業發展空間 較大。”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推動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加快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區域產業分工格局,已成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務。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則認為,七大產業重點的轉移不僅僅是東部地區結構升級的需要,也是中西部地區加快跨越式發展的需要。“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與發達國家的貿易總量下降,而西部相鄰的發展中國家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增長點。”在徐逢賢看來,產業轉移的同時,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度也會逐步增加,未來對外開放將逐步向西部傾斜,以增加產品出口和資源進口。 根據《意見》,未來我國將從財稅、金融、產業與投資、土地、商貿、科教文化6個方面給予支持。在財稅政策方面,強調對中西部地區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實施財政貼息;在產業和投資政策方面,提出要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在土地政策方面,強調要優先安排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 徐逢賢認為,盡管在過去10年的西部大開發中,西部的基礎設施實現了初步配套,但是目前的發展狀況仍不足以承接七大產業的大舉布局,為此,今年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資源稅等系列支持西部的政策。由資源稅增加投資,由土地和減稅政策吸引企業,在系列政策的共同作用和《意見》的引導之下,相關產業向西部轉移將在政府主導和企業自發共同作用下展開。 “但應該引起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區政府在承接產業轉移和招商的過程中還應發揮選擇的作用,主動拒絕高耗能產業和破壞環境的企業,既要避免盲目招商,又要避免先污染再治理。”徐逢賢認為,在本輪中西部地區承接轉移的產業中,地方政府應有選擇地進行轉移,必須要避免“過剩轉移”,即一些從東部地區淘汰的高耗能、過剩產業的轉移。
《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印發,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問:《指導意見》制定的基本考慮是什么? 答: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積極主動地承接產業轉移,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時也存在發展環境有待優化、合作機制有待完善、轉移秩序有待規范等問題,特別是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資活動中存在下硬性指標、搞“拉郎配”等不當行政行為。 《指導意見》提出,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工作,必須堅持市場導向,減少行政干預;堅持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堅持生態環保,嚴格產業準入。 必須將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承接依據 問: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答: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指導意見》明確了當前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承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從各地比較優勢出發,重點承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能源礦產開發和農產品加工業,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二是促進承接產業集中布局。加強統籌規劃,合理調整布局,促進承接產業發揮規模效應,培育和壯大一批重點經濟區。把產業園區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平臺,防止盲目布點和新的園區熱。 三是改善承接產業轉移環境。要打破地方保護,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礎設施,強化公共服務支撐,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投資貿易便利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不斷增強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主動性。 四是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產業轉移不是簡單的復制,更不能轉移污染和落后,要堅持把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依據,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環境保護力度,努力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五是完善承接產業轉移體制機制。要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和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區域合作向縱深發展,鼓勵合作共建產業園區,著力消除制約產業轉移與承接的體制機制障礙。 六是強化人力資源支撐和就業保障。把產業轉移與勞動力轉移結合起來,促進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實現產業、人口向城市集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 對符合條件的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實施財政貼息 問:國家將對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給予哪些政策支持? 答:《指導意見》從財稅、金融、產業與投資、土地、商貿、科教文化6個方面明確了若干支持政策。 在財稅政策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公共基礎設施項目貸款實施財政貼息。在產業和投資政策方面,提出要修訂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和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在土地政策方面,強調要優先安排產業園區建設用地指標,探索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和年租制度。在商貿政策方面,提出支持在條件成熟的地區設立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培育和建設一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