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國際糧價上漲原因分析
近段時間以來,受全球極端天氣影響,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克蘭、加拿大和澳大利 亞等主要產糧國糧食大面積減產,全球糧食供求關系失衡進一步加劇,國際糧價出現新一輪上漲行情。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又一次引起國際社會的警覺。在本月初召開 的二十國集團首次議長大會上,與會代表就呼吁要更多地關注世界糧食的生產、安全和分配問題。
盡管對于眼下國際糧價攀高的原因說法不一,但供求基本面依然是造成糧價劇烈波動的直接原因。特別是主要產糧國糧食減產迫使許多國家不得不實行糧食出口和糧食價格控制措施,這就導致糧食供給緊張進一步加劇,糧價上漲成為必然。
國際糧價的不斷上漲還反映了當前全球糧食安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一是極端惡劣天氣引發的“天災”。近年來,全球極端惡劣天氣明顯增多,對全球糧食安全造 成嚴重威脅。僅今年以來,俄羅斯持續的高溫就導致多個地區遭受旱災,部分地區甚至發生森林大火,農田被毀;印度、巴基斯坦的洪災使大量儲備的小麥浸水腐 爛;烏克蘭、哈薩克斯坦、澳大利亞等國也出現了高溫天氣,造成糧食普遍減產。
二是人口急劇膨脹帶來的隱患。過快的人口增長帶來的是對糧食需求的大幅增長。如果2050年全球人口突破90億,糧食供應吃緊將不可避免。饑餓還與貧窮問題息息相關,不解決饑餓問題,聯合國消除貧困的千年目標就難以實現。
三是貧困國家缺糧和饑餓現象嚴重。世界糧食計劃署最新公布的“2010糧食安全風險指數報告”顯示,面臨“極端糧食安全風險”的前10位國家中,阿富汗 居首位,其余9個全部來自非洲。僅2009年一年,就有1億人新加入饑餓人口行列。如今有10億左右的貧困人口依然在忍饑挨餓中煎熬,有30多個國家面臨 著糧食危機,需要國際社會的人道主義援助。
四是糧食生產不平衡及分配消費不均衡。從當前全球糧食總產量和可供應量看,供求關系的緊張還 突出地反映在糧食生產的不平衡導致的糧食分配與消費的不均衡。發達國家生產的糧食接近全球糧食總產量的一半,少數發達國家糧食生產過剩問題還比較突出。而 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基礎差,抗風險和自我修復能力較弱,糧食需求量和生產量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五是農產品期貨“金融化”的推波助瀾。近年來,隨著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農產品期貨“被金融化”的問題更突出。糧食作為農產品期貨,在一定時間內被大量熱錢肆意炒作,不僅“放大”了糧食的實際價格,也加劇了供求關系轉變的不確定性和糧價的波動性。
“國家大本,食足為先”。糧食安全不僅攸關各國經濟和民生,也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糧食安全問題在任何時候都不可掉以輕心,各國仍需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政策與行動以全力保障糧食安全。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