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縣:做大做強鎢產業的思考
鎢加工業是贛縣四大產業集群中的龍頭產業。近年來,該縣鎢產業按照“整合資源、保護環境、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深度加工、集群發展”的方針,大力發展鎢深加工項目和產品,延長產業鏈條和提高產業競爭力,使鎢產業走規模化、集約化、效益化發展之路。鎢產業已經成為該 縣的塔尖產業和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柱。
一、把鎢產業打造為贛州礦業“航母”已成為現實可能
(一)鎢產業在全國、全市礦業經濟的地位
該縣礦藏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種有鎢、稀土、錫、銀等38種,是礦產資源大縣,尤其是稀土和鎢開發前景十分廣闊,累計查明鎢儲量3.22萬噸 (WO3),保有資源儲量3.09萬噸。主要分布于中南部賴坑—長坑—東埠頭—黃婆地一帶,有大小鎢礦(區)點14處。除黃婆地礦區主要以矽卡巖型白鎢礦 外,其他均為石英大脈或細脈帶型黑鎢礦床。現有鎢采礦證4個,采礦權人3家,每個礦區只有1個礦山,距離較遠,相互獨立。目前,全縣實行配額開采生產。
2009年贛縣鎢產業累計完成銷售收入37.2億元,實現利稅2.23 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鎢行業的30%,占全國鎢行業的10%;今年前8個月鎢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36億元,同比增長48.51%。
(二)鎢產業是贛縣工業經濟乃至縣域經濟的“排頭兵”
1、鎢產業占據規模以上工業生產總量半壁江山 2009年全縣鎢產業實現總產值38億元,增加值11.3億元,分別占全縣工業總量的37%和 38.7%,總量三分天下有其一。
2、鎢業是縣財政的最具潛力的財源,
2009年鎢業實現銷售收入37.2億元,實現稅金1.3億元,鎢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21.6%,鎢業已成為贛縣財政最有潛力的財源。
(三)鎢深加工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1、具有過硬的技術隊伍和獨特的工藝技術
以國家鎢與稀土檢測中心的加工技術及江西理工大學培養的采選冶煉加工人才為依托,以中瑞新材料、世瑞礦產品、江鎢鎢合金、遠馳新材料和偉嘉合金等一支掌握過硬的鎢冶煉技術隊伍和獨特的工藝技術為平臺。
2、具有初具規模的鎢產業基礎
目前,世瑞礦產品貿易有限公司下屬的世瑞公司黃婆地礦,擁有年產白、黑鎢精礦能力0.10萬噸。以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的贛縣中瑞高科技有限公司為平臺,以 鎢精礦為主要原材料,逐步形成鎢礦三條產業鏈。即(1)采選—鎢精礦—仲鎢酸銨—藍鎢—碳化鎢粉—硬質合金—棒材、刀片、刀具、礦山鑿巖工具;(2)鎢礦 采選—鎢精礦—鎢鐵—特種鋼—特種鋼工具;(3)鎢礦采礦—鎢精礦—鎢酸—鎢酸納、偏鎢酸銨等化工材料。
3、具有較好的區位優勢
贛縣地處贛州城郊,縣城發展已納入贛州市“十一五”期間的整體規劃,縣城處在贛州市區的二環線上,隨著環城高速、瑞贛高速的建成,進入市區要道的進一步打通,贛縣的區位交通優勢更加凸顯,鐵路、高速公路、水路四通八達,將是名符其實的贛州19個縣(市、區)中區位最好的縣,是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最佳寶地。
4、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鎢及其合金是現代工業、國防及高新技術應用中的極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廣泛應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車工業、電氣工業、電子工業、化學工業等諸多領 域。特別是含鎢高溫合金主要應用于燃氣輪機、火管、導彈及核反應堆的部件,高比重合金則用于反坦克和反潛艇的穿甲彈頭。
二、鎢業發展的對策及幾點建議
1、加強鎢資源的管理和儲備
認真編制和實施礦產資源規劃,確定重點整合礦區,依據在一個礦區內只能設置一個礦權的原則,推動現有礦山資源的進一步整合,促進該縣礦山布局趨于合理。堅 決杜絕無證開采、越界開采、采富棄貧、亂采濫挖等現象,確保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資源找礦勘探工作,擴大資源儲量,對新發現的礦區進行有 效的保護,建立鎢的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充分發揮兩種儲備的杠桿作用,提高后備資源的保障程度。
2、制定優惠政策,巧借外力,吸收埠外鎢資源流入贛縣
作為世界性優勢資源的鎢面臨枯竭的境地,所以國家近年對鎢礦的開發利用采取了配額開采的限制政策。要把鎢業打造成礦業的“航母”,必須形成一定的集聚效 益,像目前僅靠埠內的鎢資源是無法支撐的。為此,要在縣內眾多私營鎢礦主在湖南、廣西擁有采礦權這一優勢的基礎上,用戰略的眼光制定吸引埠外鎢資源流入贛 縣的優惠政策、獎勵辦法等,巧借外力發展贛縣鎢深加工業。
3、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爭取自營出口和IS090021質量保證體系
目前該國鎢冶煉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采選和加工技術水平相對落后。而鎢產業的高附加值產品恰恰是需高新技術支撐硬質合金等高端產品。為此,要鼓勵 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爭取自營出口經營權,進入IS090021質量保證體系,提高贛縣鎢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4、把鉬產業和鉍產業建設為鎢產業的“護衛旗艦”
贛縣礦產資源一大特點是金屬礦床共伴生礦產多,如鎢礦中就含有錫、鉍、鉬、銅礦。按照省、市規劃要求,對鎢、稀土嚴格實行保護性開采的原則,對其它所有礦 種按照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建立共伴礦產綜合回收、利用的管理制度。而鉬、鉍又是鎢深加工產業鏈硬質鎢合金產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劑。只有鉬的參與 才能制造高性能合金,而鉍主要以金屬形態配制易熔合金。為此要加大對鎢礦采選加工的高新技術的引進力度,充分綜合回收鉬、鉍,做好鉬產業和鉍產業,為鎢產 業保駕護航。
5、推進企業的聯合和重組
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精心打造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市場前景好的鎢產業項目,通過招商引資帶動產業鏈高端項目建設。充分發揮以外引外、中介招商、網絡招 商等成功經驗,加大招商選資的工作力度。要把著力點放在與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以及引進高科技含量項目和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力爭在大項目上取得突破。
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以資產為紐帶,優化資源配置,實施戰略整合,推進上下游企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努力打造自主創新型的鎢企業集團。目前該縣鎢企業總體 規模小,實力相對較弱,要在新一輪的結構調整中謀生存求發展,必須爭取主動,充分整合和利用企業的比較優勢,積極參與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通過互相控股、 參股、換股等方式,向綜合類、規模化、集團化的方向發展。對有做大做強前景,能在產業發展中起帶動作用的企業,要加以重點培育和幫扶,力爭在全縣鎢產業中 形成一批集采選冶加工龍頭企業,利用其資金、管理、技術、品牌和營銷網絡,實行高位嫁接,聯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創造資產重組和資源整 合的資金、體制條件,解決產業擴張升級中的資金瓶頸制約,使企業得到裂變發展,形成行業的核心力量。
加強配套體系建設,引導各生產要素向產業基地集聚。要加強贛縣工業園有色精深加工園區配套體系的建設,以國家鎢和稀土新材料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建設為契 機,積極向國家有關方面爭取項目資金和政策扶持。大力發展基礎配套實施項目,以及物流運輸、教育培訓、研究開發、勞動力中介等服務業項目,引導各種生產要 素向產業基地集聚,形成企業投資的“洼地”,推動主導產業鏈和配套產業鏈協調發展。
6、加快特色園區建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在現有鎢產業基礎上,加大政策和引導扶持。以工業園區為依托形成有特色的工業園區,根據行業特點建設園中園。當前,要抓住省里鼓勵建設特色工業園的有利機遇,加快鎢特色工業園的步伐,建成以中瑞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為龍頭平臺,以專業協作(配套產品延伸加工)為主要內容,產業配套相對集中的礦產品加工特色工業 園區,從而形成有效的產業集聚效應,推動整個鎢產業的快速發展。
7、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3R)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資源節 約、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為重點,通過調整結構、技術進步和加強管理等措施,有利于大幅度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廢物排放、提高生產率,從而有利于節約能源 資源。該縣鎢產業要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利用外地鎢資源,支持利用外地二次鎢資源,以減少本地鎢資源的消耗。
8、以工業園區為載體,發揮產業聚合效應
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結合專業化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依托鎢業核心企業,建設一批鎢產業的企業和項目集聚基地,形成特色工業小區。加強政策引導,引進鎢 企業入園,建立中小企業與核心企業分工協作的關聯體系,形成產業集聚。提高入園企業和項目的質量檔次,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功能,增強基地型園區的競爭力、 吸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9、擴大對外開放,強化招商引資
積極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大鎢產業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全力推行產業招商,精心包裝,科學開發好招商項目,引導縣外客商投向鎢產業。積極向上反映 該縣實際,爭取上級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并將鎢等產業的區域布局在全省范圍內向贛縣傾斜。采取新增利稅返還、技改資金扶持、擴大金融信貸等積極 措施,引導和鼓勵縣內鎢產業企業走技術創新、規模擴張之路,做強做大鎢主導產業、做精做優特色產業。
充分發揮工業園區在產業招商引資中的重要平臺作用。加大招商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和前期工作經費投入,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提高招商引資的實效,真正使招商引資成為全縣增加工業投入的重要途徑。
10、推進技術進步,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步伐
對于鎢產業中那些要發展但技術難度高或投資大,回收期長,企業獨自開發能力弱的項目或產品,在政策和發展環境上加大扶持力度,并承擔必要的組織協調引導; 對于那些有積極性,也有能力發展的項目和產品,原則上采取政府協調引導,鼓勵支持的辦法。企業用于研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所發生的費用, 在當年度繳納所得稅縣實行新增部分給予返還。
11、繼續推進和完善“10+1”體系建設
參照沿海發達地區的做法進行創新,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支持和促進金融體系改革,健全金融組織體系,強化銀行信貸服務,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和功能;進一步加強 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網絡體系;強化人力資源開發,實行激勵人才成長、鼓勵人才創業的系列政策,建立人力資源體系;積極發展物流主 體,培育壯大物流服務市場,構建完善的物流服務體系;加大貿易領域的開放力度,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等現代物流業;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產權交易體 系;強化口岸協調服務工作,完善口岸服務體系;強化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提高工業產品和農產品的技術標準覆蓋面;繼續加大力度,盡快建立和完善與經濟發展水 平相適應的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13年末,基本完善“十大體系”,為該縣工業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