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連續五周上漲 預計未來仍有突破
宏觀經濟及統計數據:
今年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3.8%,較上月漲2.1%。該指數自09年3月來已連續十九個月位于50%以上的擴張區間,表明中國制造業經濟總體平穩上升態勢,增速加快。
央行將對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6家銀行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上述6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將上調50個基點,期限為2個月,并將于本周內繳款。
中國海關公布數據,中國2010年9月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368,410噸,較8月份的37.95萬噸水平有所下降。1-9月未鍛造的銅及銅材進口3,332,786噸,同比減少1.3%。中國銅進口量整體維持穩定。盡管銅進口數據環比下降,但是中國精煉銅的產量一直保持同比增長態勢,因此,中國表觀消費量并沒有明顯下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8月精煉銅累計產量311.8萬噸同比增長17.9%;銅礦產量1-8月為80.7萬噸,同比增長22.6%;銅材產量1-8月為676.9萬噸,同比增長13.3%。
近日,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含銅量99.95%的電解銅出廠價為52264.5元/噸,較上期上漲了1175.3元/噸,漲幅為2.3%。
智利9月銅出口額總計為39.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6.57億美元增加47%。
2010年1-9月,哈薩克斯坦精煉銅產量為252,195噸,同比上升4.0%。
行業消息:
11日,倫敦上市的印度礦業韋丹塔資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Plc)主席Anil Agarwal稱,LME三個月期銅或將升至每噸9,000美元。而蘇格蘭皇家銀行預計,期銅價格可能在2014年上半年勁揚至每磅5.00美元,或每噸11,000美元。
12日消息 國家儲備局近日表示,未向市場上出售儲備銅,從而平息了有關其一直在市場上出售銅以應對銅價上漲的猜測。
明年礦產商向冶煉商交付的銅礦原材料加工費將大幅上漲,因冶煉產能降低令礦產商長期持有的議價權力降低。據南非一冶煉廠執行官稱,明年的年度銅精礦加工精煉費(TC/RCs)將達每噸75美元,或每磅7.5美分上方,遠高于業內之前探討的每噸50美元或每磅5美分的預估。
14日,淡水河谷公司在贊比亞銅帶省的北孔科拉銅礦破土動工,這是該公司在非洲投資的首個銅礦項目,其中,淡水河谷公司與南非非洲彩虹礦業公司各出資50%,投資約4億美元。
南非標準銀行在本次LME年會中的報告稱,今年精煉銅市場預計將出現58000噸的創紀錄供應缺口,明年的供應缺口將達到199000噸。在供應方面,該行稱中國2010年精煉銅產量預計將增長12%-13%至接近480萬噸。受中國下一個五年計劃的影響,預計銅精礦市場的供應將變得更加緊俏。
大西洋銅業公司預計銅精礦市場供應趨緊的基本面情況沒有變化,而冶煉費用也將依然偏低。冶煉商與礦產商對于銅精礦加工費用(TC/RCs)的年度協商本周在倫敦開始,冶煉商預計精礦加工費將自年中觸及的歷史低點反彈。但大西洋銅業公司表示,價格料不會出現大幅反彈,因精煉銅加工商的加工數量仍將遠超過銅精礦開采商的開采數量。
一周價格行情:
11日,LME期銅亞洲電子盤走高(北京時間09:34,LME 3個月期銅上漲24美元,報8,329美元/噸,即日迄今成交量較大,達1,073手),成交量較大,與基本面因素相比,市場目前似乎對美元走勢和流動性預期更加敏感。
12日,國內基本金屬期貨整體回落,市場沒能延續近期的漲勢。分析師指出,全球流動性過剩,有望維持金屬漲勢,中國央行上調部分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限制了投資者短期的做多熱情。上海期貨交易所10月12日期銅1101合約收于62,220元/噸,較前一日結算價下跌0.88%。
13日,LME期銅亞洲電子盤上觸27個月新高8,415美元/噸。(北京時間09:32,LME 3個月期銅上漲75美元,至27個月新高8,415美元/噸,漲幅0.9%,即日迄今成交597手。)業內人士認為,2011年銅供應可能仍將吃緊,而銅市短期內存在許多與供需面無關的波動性因素。
14日,LME 3個月期銅期貨收盤報8,400美元/噸,勉強較前交易日走高,不過銅期貨較其盤中高點8,490美元/噸下跌了1.1%。
15日,LME期銅價格收高,錄得連續五周上漲,因美國紐約聯儲10月制造業指數超越市場預期,且美聯儲料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提振金屬需求前景。LME指標三個月期銅收平于8,400美元/噸,盤中觸及高位8,484美元/噸,低于14日所創下2008年7月以來高點8,490美元/噸。
市場預測:
四季度銅價或可爆炸式上漲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