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與跨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下的資本市場
(2010年11月12日)
全國政協副主席 張梅穎
這次年會主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下的資本市場,我覺得這個選題非常 好。因為十七屆五中全會作出了中國現在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這對于把握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十分重要。資本市場需要作出積極的努力,圍繞轉方 式、調結構的目標,謀劃和調整自己的發展路徑。只有不斷地完善自身的運行機制,不斷解決影響資本市場發展的問題,才能更好地服務于中國經濟的戰略轉型。我 想,應該關注以下問題:
第一、金融資本要抓住機遇,做大做強。
要把握好未來五年,應不失時機地做大做強中國金融,這對于壯大中國經 濟的綜合實力,促進中國從生產大國向金融大國發展,從資本弱國向資本強國發展,都極為重要。從國際國內兩個層面看,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美國量化寬松的 貨幣政策,美元持續貶值,引發全球市場混亂,美元國際地位下降。從國內看,30年我國資本積累已達到相當規模,如何調整產業資本,做強金融資本,既有外部 契機又有內部需求,更符合經濟規律。因為從生產大國向金融大國發展,是經濟強國的必由之路。因此,一定要抓住未來五年的機遇,把金融資本做大做強。
第二、資本市場要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助推器。
經濟結構調整必然要帶來大規模資產重組。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可以 幫助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未來支柱產業,可以支持改造提升目前占主導地位的傳統產業,淘汰落后的“三高”產業。同時,資本市場還要立足我國經濟走出去的需 要,積極支持優質企業兼并、收購境外企業,不斷提高中國企業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
第三、資本市場要促進企業用創新支撐國家。
多年來,我們以“市場換技術”,丟了市場卻沒有換來技術的教訓,讓我 們清醒地認識到,關鍵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是要不來、換不來、等不來的。只有具備自主創新的扎實根基,才能把國家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應該說是自主創新實際上 是一個國家主權的體現,是維護民族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我也很高興地看到,我國資本市場在支持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挑起自主創 新大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大家知道,中國民營企業活力無窮,提供了70%的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但是他們很難從銀行中籌措到大量資金,唯有資 本市場才能與創新活動結成互動關系。實踐已經證明,在應對猝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一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不僅挺了過來,而且還抓住機遇,實現 了新的跨越。近兩年迅速崛起的一大批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借助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市場的平臺,實現了產融結合,走上了創新驅動的快速發展 軌道。
第四、資本市場要不斷完善,使其健康發展。
一要優化融資結構,加大直接融資比重,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不為融資需求。
二要加大金融創新,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增加金融工具種類,完善品種體系,特別是要加大三板市場、債券市場、產權交易等市場建設的力度,讓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發揮到最大化。
三要不斷完善市場參與主體的治理結構,提高監管水平。資本市場的核心 價值觀是“公開、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則。只有踐行這樣的原則,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這就需要我們的市場參與主體不斷地完善自身的 治理水平,堅持杜絕內幕交易,虛假信息等違法行為,樹立誠實守信的企業形象和市場形象。監管部門在推進資本市場的進程中,更要把完善市場參與主體的治理結 構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要把發行、并購中的信息披露作為監管的抓手,特別要注意通過股票發行上市,原始股東實有資產一但倍增,這個中國股票市場部分人迅 速聚集財富的畸形現象;也是被政策遺忘的角落,終經進行稅收調節。既有利于公平稅賦原則,增加財稅收入又能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各位來賓,資本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也一定能夠擔當轉變經濟發展發式的催化劑。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