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產業存問題 金融危機影響競爭力
有色金屬產業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產業,產品種類多、應用領域廣、產業關聯度高,在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以及穩定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8年,全國10種有色金屬總產量2520萬噸,總消費量2517萬噸;其中銅、鋁、鉛、鋅、鎳總產量分別占全球產量的20%、32.7%、37.8%、33%、9.5%,總消費量分別占全球消費量的27.2%、32%、35.7%、31.7%、23.5%。直接從事有色金屬生產的就業人數300萬人。自2002年起,我國10種常用有色金屬(銅、鋁、鉛、鋅、錫、鎳、鎂、鈦、汞、銻)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多種金屬產量居世界第一或前列,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日益上升。
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
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10種有色金屬產量保持在年均15%以上的增長速度,工業總產值和進出口貿易額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在價格飆升的帶動作用下,實現利稅總額保持在45%以上的增長速度。但與此同時,有色金屬產業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1)產業組織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當今世界,有色金屬工業生產集中度越來越高,生產要素越來越多地流向跨國礦業公司。但是,與這種世界有色金屬工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進程相反,近年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產業集中度卻呈現“分散化”趨勢。
(2)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在有色金屬工業中存在大量的規模以下企業(占到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總數的75%以上),這些企業不但規模小,而且產生的問題較多。從近年來整頓關閉非法生產礦井和冶煉企業來看,小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濫采亂挖,破壞資源;走私販私,屢禁不止(比如,我國早在1991年就對鎢、錫、 銻、離子型稀土實行保護性開采,嚴格控制開采和出口總量,但實施效果并不理想);非法冶煉,污染環境;安全生產條件惡化,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等。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建設,使得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據報道,截至2008年底,電解鋁已建和在建產能超過1800萬噸,當年消費1260萬噸,產能嚴重過剩。目前仍有一部分在建工程,2010年產能將比2008年新增20%左右。此外,銅、鉛、鋅、鈦也存在盲目發展與原料供應嚴重失衡的矛盾。
。3)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節能減排任務艱巨。長期以來,有色金屬產業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節能減排任務艱巨。一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落后生產技術仍占有相當比重。截至2008年底,國內仍有落后的小預焙槽電解鋁產能80萬噸,煉銅產能30萬噸,鋅冶煉產能40萬噸,落后燒結鍋煉鉛產能60萬噸,環保不達標、能耗高的燒結機煉鉛產能近150萬噸。二是產品單耗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以銅加工技術進步為例,近年來技術經濟指標已有好轉,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差距。三是結構調整退出機制尚未建立,難以有效淘汰落后產能,尤其是產業集中度低的鉛鋅行業,偏遠地區的落后產能淘汰難度更大。加之政策機制不完善,投入不足,難以有效監管。
(4)國內礦產資源短缺,對國際市場依賴程度高。隨著中國有色金屬產量的持續大幅度增長,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突出,國內主要有色金屬礦山面臨著資源危機。據調查,在113個大中型有色金屬礦山中,探明資源枯竭型礦山占56.6%;探明資源危機型礦山占28.9%;探明后備資源有保證的礦山僅占19.5%。由于國內礦山供應能力不足,造成原料自給率逐年下降。目前,全國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國內礦山自給率不足50%。有色金屬工業已發展成為對外依存度最高的產業之一,目前年需求量的60%的銅、40%的鋁、20%的鉛、15%的鋅靠進口原料生產。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金融危機怎樣影響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競爭力
由于我國有色金屬積累了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的問題,加上有色金屬產品具有金融衍生產品的屬性,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時,有色金屬產業表現為嚴重的不適應,突出地表現在:
第一,有色金屬產品價格大幅度“跳水”。由于銅、鋁等主要有色金屬具有衍生金融商品屬性,受金融危機影響程度更大,價格下降勢頭比其他工業產品更猛,多數有色金屬產品價格下降超過50%以上。
第二,進出口量價齊跌。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一段時期內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的出口和進口在數量、價格和價值方面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出口數量指數和出口價值指數連續小于100,其中,2009年4月的出口數量只相當于上年同期的7%,出口價值只相當于上年同期的9.6%。 第三,有色金屬產品產量和工業增加值增長受到負面影響。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有色金屬產品產量和工業增加值出現連續的環比負增長或同比負增長。第四,有色金屬企業庫存增加,經濟效益大幅下滑。國際金融危機的加深,造成有色金屬行業進出口貿易大幅度減少。而有色金屬價格跳水,也造成國內企業購買有色金屬產品呈觀望態度,制造業企業為消化庫存盡量推遲購買,使國內有色金屬產品銷售不暢,經濟效益嚴重滑坡。第五,有色金屬再生產業受到負面影響。表現為再生行業企業停產、虧損,職工放假、員工失業等現象突出。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