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0年政經改革大事記
稅制改革 2010年,中國政府為完成對世界大幅削減“碳強度”的承諾,積極構筑綠色稅收體系,涉及環境和資源保護的資源稅改革、環境費改稅、碳稅開征開始提速。 在稅制改革方面,呼聲很高的個人所得稅改革,事關房地產調控的房地產稅制改革,都沒能成為2010年的改革任務。倒是資源稅的改革被列為重中之重,這再次說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當前中央政府最首要的工作任務,也暗示著決策層對加強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烈期望。 資源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是2009的改革重點,而2010年仍然位列改革首位。一方面說明此項改革內容復雜繁重,另一方面也暗示此項改革工作進展甚微。 為改變這種局面,2010年此項改革做了進一步加強和細化,提出的目標擴展為“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此次改革特別強調和明確了“使資源性產品價格能夠真實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指導思想。具體提出,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定價和費用分攤機制;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穩步推進水價改革等。 深化國企和壟斷行業改革 2010年對國企改革和壟斷行業的改革,與促進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緊密聯系起來。 更值得關注的是,國企改革提出“加快大型國企特別是央企母公司層面的公司制改革,引入社會資本,實現產權多元化”。同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高管人員薪酬制度。 此外,今年的改革再次強調“控制在一般競爭性領域的盲目擴張”,要求“加快壟斷性行業改革,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積極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地方積極探索推進公共事業改革”。 金融體制改革 “繼續完善商業銀行公司制度,引導商業銀行建立科學有效合理的薪酬制度,進一步加強經營管理,風險管理機制和制度建設。”金融業內部結構治理的改革是2010年改革的重點。 具體層面包括:積極推進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深化內部改革,穩步推進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繼續推進農信社改革。 改革目標提出,加快發展面向農村和中小企業的小型金融機構、穩定推進外資銀行“引進來”和中資銀行“走出去”。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今年各項改革內容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次浮出水面。 2010年提出的此項改革任務明確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要按照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要求,抓緊研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提出改革的目標、步驟、重點和措施。 改革具體指向三方面,一是推動工資集體協商,二是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建設,三是整頓規范分配秩序,促進教育、就業和創業等方面的機會公平。
教育體制改革 2010年7月,萬眾矚目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我國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綱要明確了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思想,提出“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根據《教育規劃綱要》,我國將開展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今年6月在《求是》雜志上撰文指出:2010年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承前啟后、攻堅克難的關鍵之 年,將突出惠民措施、突出改革實效,不斷完善政策措施,統籌推進五項重點改革:1.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在繼續鞏固和擴大覆蓋面的基礎上,要大幅度提高保 障水平和服務水平;2.把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作為今年醫改工作的重中之重;3.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啟動實施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 建設規劃;4.進一步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范圍,提高服務效率;5.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提高公立醫院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今年改革的難點和 重點集中在基本藥物制度和公立醫院改革兩個方面。 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是自2000年以來國家首次試圖調整藥品價格制定規則。 戶籍制度改革 只有戶籍還原為一個人口登記管理的手段,才不用承載這么多的不能承受之重。2010年為貫徹中央一號文件若干意見,我國有個別省份已經開始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管理制度。 徹底廢除戶籍壁壘,以登記制代替戶籍制,是戶籍改革一個最理想的選項。上海、廣東等大城市正在探索的“積分入戶”等嘗試。從8月15日開始,重慶市戶 籍制度改革在全市范圍內正式施行。重慶此次大手筆推出的兩年300萬、十年1000萬的農民進城計劃,將成為幾十年來我國戶籍制度改革規模最大、配套制度 設計最完善、影響最深的一次實踐。 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提出,要加快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著力解決流動人口就業、居住、就醫、子女就學等問題,探索“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相結合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 政治體制改革 2010年,國務院再次強調了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同時還提到要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顯而易見,這是把政治體制改革列到了各項改革的首位。 這是中國政府首次以如此明確的形式,把政治體制改革是改革開放大業的決定性因素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里。換言之,政治體制改革將不會再停留在理論層次,而是將通過政府工作去付諸實踐。 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我國于2010年1月1日起實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明顯加速。 國家發改委鼓勵地方政府與財政部門和人保部門一起研究制定規則,推動地方養老金投資股權、投資基金的試點。養老保險新政策細則中,養老保險跨省轉移,對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就業,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具有深遠影響。 此外,為了使患病新生兒及時得到相應的醫療服務,國家在新農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里都提高了新生兒疾病診療的保險報銷比例。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