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10.3%意味著什么?
20日,備受矚目的2010年宏觀經濟數據公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 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一年,2010年10.3% 的經濟增長究竟意味著什么?在階段性成就的背后,中國經濟還要面對哪些問題,還要迎接哪些挑戰?
數字透露的成就
“2010年,我國有效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成果,國民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
對于中國經濟而言,2010年極其不平凡,面對國際、國內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如何在調整結構、轉變方式的過程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難、解決更多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10.3%的經濟增速無疑是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對2010年宏觀經濟的評價中談到了三個比較顯著的“亮點”:一是經濟由回升向好轉向平穩較快發展的正常軌道。 “此前人們有兩種擔心,一部分人擔心會出現經濟過熱,一部分人擔心會‘二次觸底’。但隨著2010年下半年工業增加值的增長穩定,這兩種擔心目前都可以消 除了。”
二是內生性的增長機制在拉動經濟增長中間發揮了主要的作用,非國有投資增長速度超過了國有投資增長速度,在城鎮投資總額里已經開始唱主角。居民消費增長18.4%,說明內生性的增長機制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主要的作用。
三是出口出現恢復性增長,2009年出口下降16%,2010年出口1至12月份增長31.3%,除了收復失地以外,比2008年還有所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則表示,無論是速度還是效益,2010年中國經濟都表現不俗,尤其從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效率來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 到11月末為止增長50%以上,財政收入高速增長;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上年分別實際增長了7.8%和10.9%,“無論是國家、企業還是居民,都從經濟增 長中分享了發展的蛋糕。”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0年經濟增長基本符合預期,從環比看,GDP呈現逐季下降,表明經濟增長正向著調控的預期目標運行。
桂浩明說,2009年由于各種復雜的國內外因素,調控令經濟向著加速方向運行,2010年經濟增長則開始回歸常態。分行業看,第二產業增長12.2%,第 三產業增長9.5%,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例較為協調,向著好的方向運行。總體看,工業增長、效益改善較為明顯,2009年更多考慮經濟增長,效益改善 方面不夠明顯,但2010年經濟增長則從增速加快過渡到效益提升。
結構反映的問題
然而,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中國實現高增長付出的代價太高了,這個代價有一個簡單的數字,就是中國的工業增加值中,接近74%都是轉移的消耗物化勞動的產品。”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呂政表示。
在談到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時,范劍平表示,“過去的結構和格局沒有根本改變。”
根據數據,2010年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3.8%,仍處于高位。而出口貿易的恢復性增長也是去年經濟保持高增長的一項關鍵性因素。依靠投資、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格局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從三大需求來看,投資率還在上升,從國民收入分配來講,企業利潤的增長和政府稅收的增長明顯高于居民收入增長的局面沒有大的改變。”范劍平說,價格較快 上漲,或者通脹的情況,往往對政府的稅收、名義收入很有利,對企業名義收入增長也很有利,但對于老百姓是不利的,老百姓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工資增長是有 限的,低收入者在物價上漲面前困難更大。
事實上,2010年物價的持續上漲和流動性的過剩始終都給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施加著巨大的壓力。在GDP增速達到10.3%的同時,2010年全年物價增速也達到了3.3%的較高幅度,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通脹的憂慮。
桂浩明表示,在總的經濟增長格局中,也出現一些不太穩定、和諧的情況,廣義貨幣供應量12月底達到72.6萬億元,超過了歐盟、美國,而中國的GDP只有 這些發達國家、地區的幾分之一,從一定程度反映當前確實也存在貨幣超發、貨幣供應過多的情況,無疑將增大通脹的壓力。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認為,“現在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最迫切、最現實的就是如何抑制通貨膨脹問題,這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直接相關。”
“貨幣供應、物價指數反映目前仍存在較大的調控壓力,需要政府在穩定經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控制貨幣供應和通脹壓力,增強調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桂浩明說。
調控面臨的任務
在去年年底的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關于“十二五”工業經濟規劃建議中有這樣一段概括,“把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同樣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當中,再次提出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要怎樣開好頭、起好步,在鄭新立看來,就是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開個好頭、起個好步。
鄭新立表示,要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開好頭,重點在于五個方面的改變:改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的局面;改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增長的局面, 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改變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物質資源消耗的狀況,主要通過自主創新、改善管理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來推動增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 家;改變城鄉發展差距逐漸拉大的狀態,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在國內經濟與國外經濟關系上,逐步加大海外投資的力度,從引進來為主轉變為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 同時要將龐大的外匯儲備、貨幣儲備逐步變成資產儲備、能源礦產儲備。
“2011年,地方政府怎樣將工作重心真正轉到調結構、轉方式上來,真正加大研發投入,加大人力資本投入,是政策轉型的關鍵。”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說。
桂浩明認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已回到和中國實體經濟相吻合的程度,這與我國經濟內在增長潛力基本相適應。從目前情況看,經濟增速在2010年逐季回落,經濟增速繼續明顯放緩并不合適,應注意讓經濟增長逐漸企穩,避免經濟增長過快回落,這是調控的一個主要任務。
“如果說2010年調控目標相對單一的話,那么2011年的調控目標可能更為復雜。”桂浩明說。
“2011年是中國實施十二五規劃起步的第一年,這一年發展戰略的布局方式、政策績效都會影響到今后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模式和運行效率。”復旦大學 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說。盡管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經濟轉型正處在全球經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刻,很多“不確定性”、內外利益協調的“復雜性”會影響到已制 定的“包容性增長”的戰略實施。
在孫立堅看來,盡快改變中國經濟目前政府“輸血型”的經濟發展的支撐方式,早日通過不斷完善的制度建設和政府到位的公共服務等措施來打造出市場自身“造血型”的經濟發展活力,是從根本上解決當前中國經濟結構性通脹的關鍵要素.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