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集團謀求礦產品定價權 近日,中國五礦集團(下稱“五礦”)總裁周中樞對報記者表示,目前,國際礦業的不合理秩序亟待改變,需要有中國企業站出來參與制定游戲規則,五礦有志于此,希望及早打入國際一流礦業公司陣營。 事實上,國土資源部一直在呼吁“建立國際礦業經濟新秩序”。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國際礦業經濟秩序必將進行新的調整,要改革國際礦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給予貿易雙方平等定價的話語權。 近幾年,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世界礦產品需求和供給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中國逐漸成為礦產品需求大國的背景下,五礦等中國大型礦業公司,正在試圖獲得參與制定全球礦業游戲規則的機會。 然而,對于中國礦業公司來說,其參與制定全球礦產品貿易秩序、尤其是參與全球礦產品定價的實力依然不夠。目前,在國際礦產品貿易方面,中國企業仍因不能主導定價權而處于被動地位,國際礦業巨頭憑借在上游的壟斷地位,長期主導礦產品貿易的話語權。 周中樞表示,國際礦業巨頭通過壟斷獲取核心能力的方式難以復制,五礦必須另辟蹊徑,探索差異化的國際競爭策略。 而五礦為自己選定的“蹊徑”是,“充分挖掘產業服務潛力,利用產業鏈一體化條件,積極開展覆蓋全市場的產業綜合服務”。申銀萬國高級分析師趙湘鄂表示,在全球礦業領域,產業服務為越來越多企業所重視,如果擁有覆蓋全產業鏈的優質服務,也可以獲得一部分市場競爭力。 不過,資源擁有量,始終是獲取定價權的必要條件。 來自五礦的資料顯示,目前,五礦已經樹立國際資源公司地位,成為全球領先的鎢、銻資源商,銅、鉛鋅分別達1178萬噸和2689萬噸,鐵礦石、錳礦等黑色資源分別達12.2億噸和1102萬噸。 但五礦欲參與全球礦產品定價依然任重道遠。一方面,面對全球早已經形成的擁有定價權的各種商品交易中心,面對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者,中國企業很難打破這個格局;另一方面,我國礦業內部分散,行業秩序混亂,無法一致對外。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