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国产高潮流白浆喷水免费网站,97久久综合区小说区图片区,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新聞資訊   供應求購   鎢的知識   人才招聘  生產設備   輔助材料   業界知識   繁體中文   英語語版   日本語版   論壇
鎢報價:  硬質合金 高比重合金 三氧化鎢 純鎢產品 鎢銅產品 鎢制品 鎢礦類 鎢粉末  難熔金屬:       稀土  會員服務
新聞首頁
國際資訊
國內資訊
會員新聞
鎢業新聞
統計數據
粉末冶金
鎢制品研發與市場
中鎢在線信息服務
供應求購
新聞搜索
相 關 文 章
新中國有色金屬產品質量進展成績
新中國鎢工業60年
熱圖新聞

煙草專賣局:開查13品牌香

四季度行業投資:小金屬品

9月錳合金市場最新預測
新中國60年金銀工業的發展歷程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站內信息    更新時間:2011-2-24 9:42:28

新中國60年金銀工業的發展歷程


新中國60年來我國金銀工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蓬勃發展,黃金白銀產量分別從1949年的4噸和5噸增加到2008年的282噸和9587噸,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白銀生產國,第二大黃金白銀消費國(2008年我國黃金消費量為396噸,白銀消費量為4500噸)。我國的金銀工業在國際上舉足輕重,令人矚目。

  .60年來金銀工業發展方針政策,管理體制和主要過程的回顧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金銀工業的發展,適時制定方針政策,調整管理體制,促進健康發展。

  (一)方針政策和管理體制的變革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為了發揮金銀重要的金屬屬性,穩定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于19504月制定頒布了《金銀管理辦法》(草案),嚴禁金銀民間買賣,嚴厲打擊銀元投機倒把走私活動,有效地增加了國家的金銀儲備,鞏固了人民幣的本幣地位。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有色金屬產品全面短缺,尤其是金融屬性的金銀匱乏。1957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展黃金生產,解決外匯急需1958年時任冶金部部長的王鶴壽在向毛主席,黨中央的報告中提出爭取有色金屬產量的飛躍,占領有色金屬全部領域的方針,得到黨和國家的肯定。毛主席在中央工作會議(19641月)說過,董老(董必武)提倡挖金子,銀子是對的,要多挖金子,銀子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重要指示,為金銀工業的發展明確了指導思想,指出了發展方向。
  隨著國家經濟建設方針政策的變化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金銀管理的政策措施也不斷調整和完善。1983 年之后,國家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法規和辦法,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金銀進出國境的管理辦 法》,《白銀地質勘探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人民銀行配售白銀征稅問題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調整白銀經濟政策問題的通知》,《白銀進口管理暫 行辦法》等。
  60年來,我國金銀經營管理體制隨著國家經濟制度的改革而不斷調整變革。1949-1999年,我國的金銀一直由中國人民銀行經營管理,實行統購統配。經國務院批準,19991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出了《關于白銀管理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解除白銀管制,開放白銀市場。200011日放開白銀市場,20021030日放開黃金市場,至此國家廢除了持續50年的金銀統購統配制度。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BA)上海年會上表示,中國黃金市場應該從以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轉變。有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轉變,由國內市場向融入國際市場轉變。三個轉變成為引導近幾年我國金銀市場發展的主導思想。
  60年來,我國金銀工業生產管理體制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發生重大變革。在此以前,金銀生產在冶金工業部統一領導下進行。1975年開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主抓黃金工業,加強了管理機構。1976年冶金部黃金管理局,1979年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中國黃金總公司相繼成立。1981年,冶金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黨委聯合下發《關于中國黃金總公司、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管理體制的通知》,將冶金部黃金管理局,中國黃金總公司和基建工程兵黃金指揮部統一領導,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后,設立了金銀工業領導小組,下設金銀工作辦公室,加強對有色金銀生產建設的領導。
  為適應市場經濟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20004月和200111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和中國黃金協會相繼成立。中故宮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成立后,還于2003年下設成立了金銀分會。金銀行業協會在加強行業協調和自律,為企業和政府服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60年中黃金工業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時期
  價低量少徘徊期(1949-1957年);這個時期黃金產量很低,個別年份下滑到近代黃金史的較低水平。這期間的主要政策是:禁止黃金流通和自由貿易,國家對黃金實行統收專營和低價政策。金價被長期固定在每小兩(31.25克)95元人民幣的水平。國家對黃金工業投入很少,平均每年只有100多萬元。低價格,少投入,是黃金工業只能簡單維持,低產量徘徊。
  初步發展,奠定基礎期(1958-1974年):根據1957年周恩來總理關于發展黃金生產,解決外匯急需的指示,國家在政策、人力、物力、財政等方面支持黃金工業,全國掀起了一個群眾性的采金熱潮。1965年中國黃金礦產公司成立,集中統一管理全國采金業,國家投資建設了一大批大型金礦。例如山東招遠玲瓏金礦、河北省金廠峪等。這些金礦的建設為我國黃金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穩步前進,快速發展期(1975-2008年):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有三:一是管理加強,結構完善,國務院及地方各級政府都成立了黃金工作領導小組。1988年國家黃金管理局成立,對全國黃金實行勘探、生產一體化管理。2001年中國黃金協會成立,會員眾多,覆蓋全國。二是加大投資力度及建立生產基地,紫金山銅礦、貴州貞豐爛泥溝金礦等一批重點骨干企業相繼建成。以生產、加工、銷售為鏈條的大黃金產出格局基本形成,教育、科研、設計、信息網絡體系初步建立。三是黃金產量逐年遞增。這一時期黃金年平均增長10%左右。1977年首超191115噸歷史最高水平,1995年突破100噸大關,居世界第六位。2000年達到175噸,躍居世界第四。2008年生產282噸,位居世界第一。

  (三)60年中國白銀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新中國白銀工業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供不應求階段(1949-1983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金銀儲備有限,庫存金銀主要是接管舊國民政府的。基于金銀儲備有限,一方面,中國政府通過加強管理,保障國家金融穩定: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國內鉛鋅銅錫金企業的副產,充實政府儲備。在此期間,國內白銀供不應求,需要大量進口。此時,白銀采取統購統配,優先保證少數民族和國防等工業之需。
  供略大于求階段(1983-1999年):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成立后,對全國白銀和伴生金的生產實行歸口管理,成立了金銀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全國有色金銀生產建設的領導。 時,向國家爭取到了有色系統伴生金銀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金銀開發基金、外匯分成、專項貸款、地勘基金以及免繳部分稅種等,使有色的金銀生產和建設取 得了較大成績:利用白銀地勘基金勘探了36個主要銀礦床、利用金銀專項資金建設了20多個以銀為主的礦山、利用金銀開發基金和專項貸款進行了417個新建 和技改項目,到1997年底獨立銀礦年生產能力為380/年,滿足了國內需求。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不需再進口白銀。同時白銀生產也從過去主要靠鉛鋅銅錫金等副產變成副產,礦產共存的局面。
  供大于求階段(2000年至今):2000 11日,中國人民銀行取消白銀的統購統配政策,白銀市場放開,允許白銀生產企業與用銀單位產銷直接見面,征收17%增值稅;取消對白銀制品加工、 批發、零售業務的許可證管理制度(銀幣除外),對白銀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般商品的有關規定管理;國家對白銀出口實行配額管理。白銀市場放開促進了國內白銀生產、流通、貿易和產品深度加工的蓬勃發展。華通現貨交易中心市場的成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的上市交易,標志國內白銀現貨市場已經初步形成。白銀市場的放開,促使民間資本和私營企業進入白銀領域。中國白銀工業一改過去國有企業獨門生產伴生副產,礦產銀的局面,形成了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副產、礦產銀和再生銀并存的新格局,白銀產量年年增長。2000-2008年年均遞增64%,供遠大于求,必須大量出口。

二、60年來金銀工業的進展和成就
  (一)金銀工業在三年國民經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起步恢復
  新中國的金銀工業,始自于東北解放區。1946年在黑龍江省解放區恢復了烏拉嘎、駝腰子、漠河等處的黃金生產,并分別設立金礦區。1947年,東北人民政府在黑龍江哈爾濱成立了金礦局,組織北滿沙金生產。1947年東北解放區人民政府接管了被譽為中國黃金第一礦的吉林皮溝金礦。19485月恢復生產,當年生產黃金1萬兩,1949年提高到2.25萬兩。
  194811月沈陽解放后,沈陽冶煉廠于1949年初恢復金銀生產,產量逐年增加。1957年,沈陽冶煉廠黃金產量約占全國的1/3,白銀產量幾乎占全國的100%,沈陽冶煉廠可以說是中國金銀冶煉的先驅和重要基地。
  194912月首屆全國有色金屬工業會議召開,確定了1950年有色金銀生產任務:黃金3.5萬兩,白銀35萬兩。
  三年國民經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有色冶金企業先后建立了一批金銀生產車間,從重有色金屬(主要是銅和鉛)冶煉副產品中提煉出大量的伴生金、銀。
  1957年國內黃金產量5.541噸,白銀產量122噸。其中有色副產品2.948噸,占全國黃金總產量的53.20%

  (二)金銀工業在大躍進和經濟調整時期曲折發展
  195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組織群總生產黃金的指示》,給蕭條的黃金工業帶來生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個黃金生產建設熱潮。1958年以后,各冶煉企業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在擴大金銀原料來源、提高技術和改進設備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1958年的黃金產量達到6.89噸,創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高年產記錄。1960年國民經濟大躍進開始,有色金銀工業也喊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口號,采取過一些不科學的措施,對金銀生產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
  1960年,組織了著名的白銀大會戰在前蘇聯全部撤走在華專家、撕毀合同后,為了提前償還蘇聯的貸款,有色金屬工業的上海冶煉廠、株洲冶煉廠、沈陽冶煉廠擔負著重新冶煉白銀(回收銀元銀器)的任務。周總理親自過問,設立專門指揮調度機構,廣大職工晝夜奮戰,提前完成了這項緊迫的任務。當年,我國白銀產量達到創記錄的2048噸,比1959年同期增長了11.38倍。1961年白銀產量為1858噸,到1962年下降為611噸,1963年才恢復至正常水平的237噸。
  1961年全國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和《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開始糾正大躍進的失誤。1962年冶金部從實際出發,提出了一系列技術政策和加強科學管理的措施。1964年恢復和新建的黃金礦山,新增巖金采選規模2030/日,砂金采選規模89萬立方米/日,生產了大量的金塊礦和金精礦,為有色金屬冶煉廠生產黃金增加了更多的原料來源。沈陽、株洲、云南、煙臺等重有色金屬冶煉廠,都相繼處理金塊礦和金精礦,不僅工藝合理,還綜合回收多種共生的稀有金屬,黃金回收率比個礦山分散處理高2%-5%,成本低,效益好。另外,沈陽冶煉廠和株洲冶煉廠從濕法煉鋅渣中回收銀,收到很好的成效。
  在此期間金銀提煉技術長足進步。沈陽冶煉廠最初以傳統的火法冶煉工藝,從銅、鉛陽極泥中提煉伴生金、銀。經不斷改善生產流程,首創了將銅鉛陽極泥先硫酸化焙燒后回收硒,再提煉金銀,不僅有利于提煉金銀,而且加強了資源的綜合利用。這種新的工藝技術,及時推廣到上海冶煉廠、株洲冶煉廠等單位,都收到很好效果。
  19651月,中國黃金礦產公司成立,標志著中國黃金工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在較短的時間內初步建成了新中國的黃金工業體系,促進金銀生產。1965年全國黃金產量7.824噸,白銀產量為265噸。其中有色副產金3.603噸,占46.05%

  (三)金銀工業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受到干擾后,迅速撥亂反正
  10年內亂的文化大革命,不僅給國民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破壞,也給有色金銀工業帶來了嚴重的干擾。文革中,中國黃金礦產公司被當作復辟資本主義的產物而痛遭批判。1969616日,冶金部軍代表簽發了《關于撤銷中國黃金礦產公司有關問題的通知》,被迫撤銷了中國黃金礦產公司,原中國黃金礦產公司直屬金礦一律下放給各省、區、市管理(秦嶺金礦除外)。
  1975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主管黃金工作,力挽狂瀾,采取措施,撥亂反正。19755月王震在北京主持生產座談會議,重點研究了發展黃金生產的重要意義、80年代黃金生產目標、加強地質勘探工作及黃金價格政策等相關問題。1975年以后,國家對有色金屬伴生金的綜合回收逐步重視,在黃金的收購價格、稅收、外匯分成、專項貸款和發展基金等方面,對有色副產金均采取與黃金礦產金同樣的優惠政策。
  197510月,王震又主持起草了上報國務院的《關于大力發展黃金、白銀的報告》。《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對黃金工作的領導,增加必要的力量??????冶金部擬成立黃金管理局,產金的重點省、市、自治區要有相應的機構和人員同年10月,冶金部與國家計委地質局聯合印發了國務院領導同意的《關于大力發展黃金、白銀的報告》。《報告》規定了黃金補貼、專項貸款、實物補助、外匯分成、物資供應等一系列扶持黃金生產的具體政策。對于白銀的回收,《報告》強調,要加強科學研究、搞好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注意從鉛、銅冶煉中綜合回收黃金和白銀,提高副產黃金和白銀的回收率;要把擴大綜合回收范圍當做一項技術政策來抓。
  19761月,冶金工業部設立黃金管理局。1979成立中國黃金總公司。1979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后改為武警黃金指揮部),開創了用軍隊的形式開展黃金地質勘探工作的先河。冶金部還于19789月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加快金銀鉑族等貴金屬生產發展的報告》。
  上述撥亂反正的舉措促進了技術進步和金銀產量的增長。1978年全國黃金產量19.673噸,其中有色副產金12.286噸,占62.45%,全國白銀產量419噸,都是有色副產。在技術進步方面,很多有色金屬冶煉廠與昆明冶金研究所,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先后研究成功從銅、鉛陽極泥中回收金銀新工藝:選冶聯合流程、濕火法聯合流程新工藝、全濕法新工藝。這些新工藝分別在云南、天津、富春江、武漢、重慶、煙臺等冶煉廠使用,不僅提高了金銀產量,而且在技術上具有中國特色。

(四)金銀工業在改革開放30年中開拓前進,走向市場
  改革開放給中國金銀工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呈現快速發展的新局面:
  1.伴生銀和礦產銀并舉,白銀生產企業增加
  1994年國家取消開發黃金、白銀地勘基金,并實行有償使用。為此,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于199410月成立了鑫達金銀開發中心,將過去投放給企業的金銀開發基金、白銀地勘基金、金銀外匯分成及有關債權,轉由鑫達金銀開發中心經營管理。鑫達金銀開發中心以資金為紐帶,相繼對國內主要銀礦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造,涉及的企業有廣東廉江銀礦、廣西鳳銀礦冶等,國內原生礦產銀進一步發展。
  從事銀精礦直接冶煉提取的冶煉廠由山東省招遠市金翅嶺金礦、湖北銀礦、河北豐寧銀礦等,這而金銀礦均采用氰化-鋅粉置換工藝。在此期間,隨著鉛鋅銅的不斷發展,伴生銀生產企業也不斷增加。沈陽冶煉廠、株洲冶煉廠、白銀公司、云南冶煉廠、韶關冶煉廠、貴溪冶煉廠和昆明冶煉廠等是主要的副產白銀生產企業。白銀生產企業的增加帶來白銀產量的增長,國內白銀產量從1983年的591噸增加到1998年的1299噸,增長了2.2倍。
  2.黃金(伴生金)生產快速發展,特色突出
  1978年以后,我國黃金工業借助改革開放的東風不斷蓬勃發展,2008年中國黃金常量超過世界產金大國南非,成為全球第一大產金國。30年黃金工業的發展,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隨著國內金礦的不斷被開發,有色黃金產量占全國黃金總產量的比重在縮小;而從進入21世紀,則是我國黃金工業的的高速發展時期。1978 年國內黃金產量19.673噸,其中有色副產產量為12.286噸,占黃金總產量的62.45%;到了2008年,全國完成黃金產量282.007噸,較 1978年產量增長了14.33倍;其中有色黃金產量為53.456噸,較1978年產量增長了4.35倍,占全國黃金總產量比重為18.95%不過隨著國內有色,黃金公司紛紛向多元化礦業公司發展,未來有色黃金產量占全國黃金總產量的比重將基本維持穩定。

  根據國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和中國黃金協會材料顯示,多年來的發展我國黃金工業目前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大型黃金企業主導我國黃金工業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多年的兼并重組,黃金行業組織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我國黃金開采企業數量從2003年的1211家減少到目前的700家左右。2008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紫金礦業股份公司、山東招金集團公司、靈寶黃金股份等10家大型企業產金109噸,占黃金行業礦產金產量的46.8%,實現利潤85億元,占全行業的68.5%,保有黃金資源儲量3200噸左右,占全國的60%以上。2003年相比,上述10家企業產量、效益、保有儲量占行業比重分別提高20%以上,大型黃金企業主導我國黃金工業發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2)金礦勘探成果不斷:在黃金地勘資金等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引導下,我國金礦勘探取得了顯著成效,除了武警黃金部隊外,很多商業資金紛紛進入黃金勘探領域。單是2008年,全國新增金礦儲量750噸左右,同比增長7%其中山東焦家金礦深部新增資源100多噸,河南嵩縣牛頭溝礦區新增資源儲量60多噸。武警黃金部隊甘肅陽山162噸金礦資源量探礦權通過招標方式轉讓國內大型黃金企業,中央和地方財政可收入礦權價款21.8億元。
  (3)技術改造促進黃金工業內涵式發展:我國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細菌氧化、原礦焙燒、加壓氧化等處理難選冶金礦技術、復雜條件金礦開采技術工藝被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國金礦資源綜合利用能力。目前,我國難選冶金礦資源選冶回收率達到85%以上,居于世界領先水平;金礦最大開采深度達到了1500m依托技術優勢,通過加強改造,建成了一批資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高產量、高效益的黃金生產基地,大量落后設備被大型、高效的先進設備取代。
  (4)黃金企業利用境外資源有新進展:隨 著改革開發,我國大型黃金企業紛紛走出國門進行礦業開發,2008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以2.18億美元收購艾芬豪所持金山礦業公司41.99%股份;此外 紫金礦業股份公司在塔吉克斯坦建成一座大型金礦,2008年產金近1噸并取得較好效益;靈寶黃金股份公司在吉爾吉斯斯坦某金礦的基建工作進展順利,預計 2009年下半年可產黃金1噸。山東黃金集團、招金礦業集團等紛紛不懼海內外,重整產業布局。我國普遍加強了對境外大型資源項目、重要礦產地資源開發的跟蹤研究,為下步工作做了充分準備。

    3.金銀市場開放,市場化格局形成
  20011月和200210月,國家先后放開了白銀與黃金市場,金銀工業高速發展,市場格局迅速形成。主要特點是:
  (1)投資主體多元化,新建銀礦增加,資本市場活躍。市場開放后,不僅國有資金,而且民營和海外資金也紛紛進入白銀產業,投資地質勘探和新建礦山
  金銀市場開放后,我國金銀工業的資本市場運作和企業上市融資步伐不斷加快。2009223日瑞金礦業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之后,國內黃金板塊上市公司已經增至9家。9家企業分別是中金黃金股份公司、山東黃金股份公司、紫金礦業股份公司、河南靈寶黃金股份公司、山東招金礦業股份公司、湖南辰州礦業股份公司、山東恒邦股份公司、澳華黃金和內蒙古瑞金礦業股份公司。有色行業上市的公司多達50家,其中產業涉及白銀和黃金的有河南豫光金鉛股份公司、江西銅業股份公司、云南銅業股份公司、湖南株冶火炬股份公司、深圳中金嶺南股份公司、銅陵有色股份公司、云南馳宏鋅鍺股份公司等。2008 年有色金銀企業投融資發展勢頭良好,有多家有色金銀企業在籌備上市,其中湖南永興鑫達銀業股份公司、湖南郴州雄風稀貴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業已進入 上市輔導期;湖南郴州金貴銀業股份公司等也正在積極籌備上市;河南安陽市豫光金鉛有限責任公司已經入選河南省主要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等。
  (2)白銀和有色副產金產量增大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白銀產量高速增長。1978年全國白銀產量只有419噸,到1983年也只有591噸,1998年增加到1299噸,較1983年增長了2.2倍。白銀市場開放的第一年,即2000年我國白銀產量為1569噸,2008年全國白銀總產量猛增至9587噸,較2000年增長了6.11倍,為1978年的23倍。
  白銀產量的迅速增加除市場開放的激勵外,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鉛鋅銅工業快速發展密切相關。我國白銀主要是銅鉛鋅金的副產,獨立銀礦白銀產量所占比重比較小,目前副產于銅鉛鋅金的白銀占全國總產量的60%-80%2008年我國鉛產量達到321萬噸,比1999年的92萬噸產量增長349%;銅產量達到378萬噸,比1999年的117萬噸產量增長了323%;鋅產量達到391萬噸,比1999年的170萬噸產量增長了230%根據中國黃金協會資料,2008年全國黃金總產量達到282噸,同比遞增4.26%;其中有色企業副產黃金62.56噸。同比增長10.45%,有色企業黃金產量占全國黃金總產量的22.18%
  (3)白銀消費穩步增長,產品結構開始優化
  七五前我國白銀年均需求420噸,供應不足。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白銀年消費維持在800噸到1000噸之間。市場開放后,白銀消費來那個逐年上升。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信息中心分析,2004年中國白銀消費2285噸,2005年達到2600噸,2007年達到3600噸,2008年國內白銀消費猛增到4500噸,年均增幅超過10%2008年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奧運會黃金白銀證章、紀念品、銀條、銀幣暢銷,是2008年國內白銀消費猛增的主要原因。
  市場開放后,白銀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前,白銀已經廣泛應用與精細化工、電子電氣電工、能源、抗菌醫用和裝飾行業,產品有硝酸銀、氰化銀鉀、各種銀粉、各類銀漿、各種銀鹽感光材料、各種銀釬焊 料、銀基合金、銀系列電池、銀系列抗菌材料和銀首飾工藝制品等,其中感光材料、電子電氣、銀基合金及釬焊料、白銀首飾及其器件和政府鑄幣等仍是我國白銀最 主要消費領域。中國白銀消費結構大致如下:電子電氣35%,電工合金焊料25%,銀質工藝品首飾銀幣25%,感光材料10%,其他方面5%
  白銀消費的增加和消費結構的變化,促進了產品結構的變化和深加工產品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感光材料領域的用銀逐步減少;二是鑄幣證章、工藝品及其首飾穩步增加;三是電子電氣領域有關銀的深加工及用銀量快速發展;四是取代鉛的銀焊料正在開發;五是納米銀以及銀系抗菌材料的研發取得階段性成果;六是白銀深加工產品領域興起了一批特色企業。
  (4)供需關系發生巨變,白銀大量出口
  白銀市場開放前,國家對白銀的進出口管理十分嚴格,白銀的及出口量每年都不超過100噸,1999年前基本沒有白銀的出口。白銀市場開放后,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199911月發布了外經貿管第702號《白銀出口管理暫行辦法》,對白銀出口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制。配額管理的品種涉及白銀的有銀粉、未鍛造銀及銀的半制成品。此后相繼出臺了《白銀國營貿易出口企業資格標準》,每年公布《白銀國營貿易出口企業名單》。我國白銀以鉛鋅銅副產為主,生產成本低,在國際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5)品牌與產業基地建設初見成效
  金銀市場開放后,行業協會加強品牌與產業基地建設,認真培育行業特色區,對促進金銀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黃金行業:20021月根據中國黃金協會《關于授予中國黃金特色區域特定稱號的規定(試行)》要求,中國黃金協會收于山東省招遠市中國金都稱號; 此后又分別授予河南省靈寶市中國金城稱號,上海黃浦區豫園商城地區中國黃金珠寶第一城稱號,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中國金州稱號,陜西潼關 華夏金城稱號,江蘇南京市江寧區中國金箔城稱號,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礦業有限公司中國黃金第一礦稱號和福建紫金山金礦中國第一大金礦 號等。
  白銀工業:200410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授予湖南永興中國銀都稱號,200712月湖南永興被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單位,2009年初,湖南永興被認定為國家稀貴金屬再生利用產業化基地。湖南永興金銀稀貴金屬產業已經形成分工協作、產業配套、相互依存、相互循環的集聚發展格局,被湖南省列為重要產業集群之一。該縣近期目標是把永興建設成為國內最大的白銀生產加工基地和集散地。

  三.60年來金銀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發展
  (一)伴生金銀冶煉技術的進步
  (1)傳統火法金銀冶煉技術的改造:一是工藝流程的改進。改進后的銅鉛陽極泥提取金銀工藝流程為:硫酸化焙燒脫銅,并蒸發回收粗硒;脫銅硒的浸出渣、粗銀與鉛陽極泥按1:4混合,在貴銀爐中還原,煉出貴鉛(含貴金屬的鉛);經分銀爐煉成金銀合金,金銀合金再經電解,產出金和銀的成品。二是對舊設備的改造。 要有:建成外加溫回轉窯,用此設備同時完成硫酸化焙燒和蒸硒兩道工序;將分銀爐改造為手搖轉動式,以利于進料、放渣和出爐操作;將原電解槽(人工出槽)改 為聚氯乙烯聯通電解槽,使出槽、裝槽可連續進行,減少非生產時間;用中頻電爐代替坩堝地爐,改善勞動條件,減少金屬損失和降低能耗等。
  (2)金銀冶煉新工藝的研究和應用:20世紀70年代中期,金銀的冶煉廠與有關研究單位開展了冶煉新工藝的探索與應用,重點是研究選-冶聯合流程及全濕法新工藝。1977年研究成功選冶聯合處理銅陽極泥的工藝,該工藝對陽極泥中銅、硒的脫除改用氯酸鈉做氧化劑酸浸;浸出渣用浮選法處理;并加配蘇打與浮選精礦進行冶煉。該法與舊的火法工藝相比,金直收率提高了5%-10%,銀直收率提高了4%1974年試驗成功用水氯法處理銀陽極泥的工藝。該法用水溶液氯化分離出金、鉑、鈀,可得99.99%純金,9995%的純鉑鈀。1981年和1982年還分別研究成功水火法處理新工藝和陽極泥濕法處理新工藝并運用于生產。
  目前我國大型銅鉛冶煉廠仍普遍使用傳統的-電解工藝,但在設備和工藝條件方面有重大改進,已經開始試驗火法=濕法相結合的流程;中小冶煉廠則多采用濕法處理工藝。除了銅鉛陽極泥外,錫、銻、磷、鎳、鐵電解陽極泥以及鋅渣、鉍渣和浮選尾礦物的處理與做了一些有成效的工作。今后,陽極泥濕法處理新工藝或濕法-火法聯合新工藝將是伴生金銀冶煉的主要發展方向。
  近些年來,國內多家銅鎳鋅冶煉項目企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江西銅業公司、山東陽谷祥光銅業公司、安徽銅陵有色金隆同業公司、甘肅金川有色集團、湖南株洲株冶火炬金屬公司等引進了奧圖泰技術;銅陵有色公司則引進瑞 典奧托昆普公司技術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卡爾多爐,建成了年處理4000噸銅陽極泥,年產黃金12噸、白銀350噸、精硒140噸的生產線。

  (二)金銀再生回收的技術進步
  新中國建立前,金銀再生回收技術極少,可為空白。新中國成立后,從1960-1961年的白銀大會戰回收民間銀元銀器開始,金銀再生回收得到一定發展。但回收量于總量的比率還偏低,20世紀80年代黃金再生回收占產量比重只有5%,白銀約為12%
  金銀市場開放前,金銀的回收主要由國有企業承擔。白銀黃金市場開放后,金銀再生回收發展迅速,很多民營企業紛紛參與白銀的再生回收,形成了湖南永興縣和浙江仙居等再生白銀產業基地。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批準永興金銀回收總公司自行銷售回收金銀,并實行優惠稅收政策。目前國內民營企業白銀產量占全國白銀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三)金銀科技進步碩果累累
  60年來,尤其是市場放開以來,各金銀生產企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用科技推動生產不斷發展;市場開放后的8年中,金銀工業獲得的科技獎項不斷增加,其中有兩項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和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在新工藝推廣方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金銀分會在全國獨立銀礦中大力推廣充氣浮選等先進工藝,取得積極成果。
  回顧我國金銀工業60年的發展歷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對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金銀工業發展的長河中,我們感悟到:國家的重視與扶持是發展金銀工業的前提條件;適時制定和調整方針政策是金銀工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不斷深化改革是我 國金銀工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必由之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服務政府、行業和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重大舉措。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文章錄入:chinatungsten    責任編輯:chinatungst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字體: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合作伙伴
    中鎢在線 中鎢莆田公司 高比重網 中國鉬網 硬質合金大全 中國鎢絲網 中國飛鏢網 鎢合金鎮紙網
    純鎢制品網 中國鎢粉網 鎢棒材 加熱子網 鎢合金航空工具 空間租賃 飛鏢網購 鎢鉬百科
    聊天轉盤 廈門市中醫藥促協會 金屬報價 鎢鋼首飾 鎢合金魚墜 鎢銅合金 飛鏢商城 廈門中鎢

    |加入收藏|關于鎢協|聯系我們|友情連接|網站招聘|網站業務|


    Copyright © 2000 - 2009 中國鎢業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使用:1024x768分辨率,16位以上顏色、IE5.5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本站信息僅提供參考,請注意投資風險!)
    本站部分內容屬轉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來信告知,我們將會立即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