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 加快轉型 后發地區的必由之路
前不久召開的安徽省巢湖市人大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耐人尋味: “十一五”期間,這個“后發市”的GDP年均增長12.4%,而財政收入卻年均增長近26.7%,總量在5年里連跨4個10億元臺階,提前2年完成了“十一五”目標。財政增幅大幅度領先于GDP增速度,折射的深層次問題是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和很多“欠發達”地區一樣,巢湖市正處在由農耕經濟向現代經濟過渡的階段,工業發展和城鎮化發展相對滯后。但在巢湖市委書記陳強的眼里,這正是我們的“后發優勢”所在,過去欠發達,恰恰為今天更高層次發展保留了一份空間。 在國務院批準實施皖江示范區建設以來,巢湖圍繞加快轉型,堅持引進新型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同步;堅持開放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同步“兩個同步”,正在不斷釋放“后發潛力”。在實踐中,巢湖人愈加深刻地體會到只有加快轉型,才能真正實現加快發展,這是“后發地區”的“必由之路”。 巢湖是位于國務院示范區規劃“一軸兩核兩翼”空間布局中重要位置。這個市在承接產業轉移不是簡單的復制,不搞“撿到籃子里都是菜”,而是首先科學規劃,堅持選擇性招商、特色化引進、集群式承接,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龍頭的新型產業結構,決不引進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項目。巢湖示范區在建設中緊盯世界500強和國有大型企業,瞄準“兩角”即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加強與央企、省企對接,大招商、招大商。2010年,這個市實際到位市外資金近400億元,其中,新材料、新型化工等高科技含量項目占總項目70%。 巢湖示范區建設出現“一加三”成效,即借助皖江示范區建設的平臺,加快了新型化工、裝備制造、材料加工等千億元產業的培育。目前,投資350億元的上海華誼項目、投資20億美元的美國普萊克斯空分項目、美國麥王水處理項目、投資65億元的雙錢輪胎項目、投資50億元的光伏玻璃項目紛紛“搶灘”巢湖示范區,初步形成新型化工、新材料、裝備制造等產業集聚效應。 在承接新型產業的同時,巢湖市對電纜、水泥、采掘業等地方傳統特色產業的升級改造一刻也沒有放松,走出了“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怪圈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將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型的重要支撐。從2003年以來,這個市已經連續舉辦8屆技術項目對接會和2屆皖江示范區產學研合作論壇,共簽訂技術合作項目超700個,涉及化工、新材料、機械制造、農業、環保等各個方面,在國內高校及科研院所和本地企業之間打造長期穩固的合作平臺。 頗具影響的高溝電纜產業是巢湖乃至安徽民營經濟發展的一面旗幟,但是,一度出現技術革新緩慢,產業層級亟待提升,克服低水平重復投資的迫切問題。通過與上海電纜研究所、中科院合肥分院合作,目前,核電纜、超高壓電纜、鐵路數字信號電纜、艦船電纜、太陽能電纜、風能電纜等高端新型電纜產品已經在高溝批量生產。高溝電纜基地也隨之成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成為推進加快轉型的重要著力點。巢湖市加快了小水泥的清理工作,共淘汰水泥落后生產線56條濕法落后生產線被淘汰,淘汰落后產能600萬噸。如此大規模的清理并沒有讓巢湖的水泥產業一蹶不振。相反,巢湖的水泥產能躍居全省第一。 按照“壓小上大”的方針,全市陸續新建16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其中,日產4500噸以上的生產線達6條,水泥行業實現高效、節能、環保發展能。 與此同時,6條4500噸以上的生產線達全部配套建設余熱發電項目。潤基水泥新上余熱發電項目,年發電量可達7000萬千瓦時,每年節約標煤2.4萬噸、電費3000多萬元,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萬余噸,實現水泥企業的“低碳環保”發展。 安徽廬南重化工基地素有“地下聚寶盆”之稱,其中鐵礦儲量10億噸以上,硫鐵礦6.7億噸,初步估算可以開采上百年。這個基地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速資源綜合利用,實現從賣礦石到做資源的轉變,用循環經濟理念把廬南地區打造成為原材料加工及圍繞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為先導的特色重化工基地。 2008年,無錫兆順公司收購礬山礦業時,這座開采多年的礦山只剩下590萬噸鐵礦石儲量,已經接近廢棄的邊緣。時隔不到一年,新的礬山礦業鐵礦儲存量陡然增加到1500萬噸。過去鐵礦石品位低于25%的,即被認為沒有經濟價值,不列入資源范疇。技術改造后的礬山礦業,大大提高了貧礦采選的能力,品位在18%的鐵礦也具有了開采價值,這近千萬噸的礦石儲量正是來自這些過去不被認為是鐵礦的“石頭”。通過采取“三破兩甩”的技術,他們甚至可以將品位低于10%的礦石,提煉成為品位65%的鐵精砂。 像礬山礦業一樣,通過科技創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源,成為了企業的共識。廬南地區的礦產多為伴生礦,在粗放式開發時期,許多企業往往是采了富礦、丟了貧礦,采了鐵礦、丟了銅礦,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而現在,龍橋鐵礦等大型企業創新采選工藝,將礦石重點鐵、硫、銅等資源吃干榨盡,形成了一礦為主、多礦鼎立的格局。為了實現尾礦的綜合利用,龍橋礦業并與高校合作攻克了尾砂制磚的技術難題。上馬年產3.6億標塊尾礦燒結多空項目一期完全達產后,可以消化20萬噸尾礦,形成1800萬元的產值。 巢湖“傻大黑粗”的資源型產業實現“脫胎換骨”,全市萬元GDP能耗累計下降20%,COD減排目標也已提前一年完成。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水泥建材等巢湖資源型產業發展對部分地區的山體造成嚴重破壞。去年,市委、市政府本著對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以“疾風掃落葉”的魄力,加強礦山整治,縮減礦山總量,目前,該市礦山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市私挖亂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礦山數量從405個減少至170,同時,實施10處礦山生態修復工程,修復面積約60萬平方米。 “既要金山銀灘,更要綠水青山”。去年底,巢湖市委書記陳強在全市礦山整治及生態修復工作動員大會上強調,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毫不留情,綜合運用行政、法律和經濟等手段強力推進礦山整治及生態修復工作,“不能做愧對大自然和老百姓的事。” 巢湖市決定通過3到5年的時間,確保巢湖市礦山礦產開發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