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再施壓煤電價格,暴露“市場煤”管理困境
國家發改委日前部署開展電煤價格專項檢查,強調將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維持2010年水平不變,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變相漲價。這已經是國家發改委第二次對2011年電煤價格進行施壓。面對高通脹與高油價背景下的“市場煤”價格瘋漲,價格管理陷入行政與市場的定價兩難。專家認為,這種尷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電力改革停滯。 分析界人士普遍預測,此次檢查顯示出國家希望通過電煤價格檢查措施降低電企壓力,從而制止電價上漲之風,平抑物價水平。在此之前,煤電聯動重啟風聲再起,傳五大電力集團再次“上書”煤電聯動,但電煤價格專項檢查在此時推出,被認為意味著煤電聯動短期內成為泡影。 2010年的重點合同電煤價格為570元/噸,目前秦皇島市場煤價為780元/噸左右,兩者相差200多元。今年3月以來,日本大地震的需求傳導作用,以及陜西、河南等地煤炭資源整合的深入開展等消息,都成為市場預測供需偏緊的依據,漲價預期不斷推高。 雖然兩者相差很大,但并不能簡單對比。據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目前內蒙古煤在坑口的價格為每噸300元左右,但是運到秦皇島的過路費和運輸消耗的汽柴油費用較高,推升了價格。如果使用鐵路運輸,則成本低很多,國家在用鐵路運輸和公路運輸價格上是有區別的,鐵路運輸首先是保證那些重點的發電廠,這也就是合同電煤價格低的原因。 此次價格檢查已經是國家發改委針對2011年重點合同電煤價格的第二次施壓行為。2010年12月初,在重點合同煤談判過程中,國家發改委半路“殺出”,要求2011年執行上年合同煤價,保持不變。這次舉動已經與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2009年的表態“電煤價已完全市場化,政府不會干預”相違背。分析人士認為,發改委出手干預,可以看到“市場煤”與“計劃電”的利潤分化之嚴重,而在平抑2011年物價的措施中,壓制煤企的利潤也成為調控物價過程中最具操作空間的措施之一。 “整合煤礦進一步加深了煤炭短缺,使這些企業議價能力越來越強,有能力拿著煤待價而沽,可以不愿意執行這些協議。”韓曉平說,“電力企業都是央企,而煤炭企業多是地方企業,在這種中央與地方的博弈之中,發改委的身份尷尬,其背后根本的問題是因為電力改革的停滯,使得供需雙方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交易才導致今天這一局面。”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