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磁空間滲透到海陸空等實體成為新戰場
資料圖:美國組建的“網絡戰司令部”,網絡戰已經成為五角大樓旗下的重要兵種。
要點提示
●人類以什么方式生產,就會以什么方式作戰。有美國學者指出:“21世紀掌握制網絡權與19世紀掌握制海權、20世紀掌握制空權一樣具有決定意義。”網絡電磁空間正成為“狼煙四起”的新戰場。
●僅有50多年歷史的網絡,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全球擴張,成為承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全新空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經濟發展 和文化傳播的無形力量。我國現擁有4.5億互聯網網民,2.8億手機網民,抵御敵對腐朽網絡文化滲透,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任重道遠。
“賽博空間”理論最早由美國科學家提出,實質就是指網絡電磁空間。進入21世紀,隨著網絡以指數速度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并創造出人類活 動的第五維空間——網絡電磁空間,傳統的戰爭形態及戰爭觀由此發生了急劇變化。嶄新形態的網絡政治、網絡經濟、網絡文化、網絡軍事和網絡外交等,形成了新 空間的道道風景,催生了網絡戰的閃亮登場。
解讀第五維空間——
揭示網絡電磁空間的本質與內涵
網絡電磁空間作為人類開辟的第五維空間,其形成經歷了計算機網絡空間、電磁與網絡融合空間、泛在網絡電磁空間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絡空間,起始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它的出現不僅是一場科學技術的革命,更是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20世紀60年代末,“互聯網傳 輸控制和網際協議”徹底改變了傳統通信傳輸樣式,分組數據包傳輸以其高效的資源使用率和更大規模的聯接能力,為計算機網絡的出現奠定了基礎。隨即,以有線 傳輸為主的互聯網迅速在全球推廣并普及,成為人們高度依賴的新平臺。
網絡技術一經出現,便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并朝網絡與電磁融合的方向快速邁進,極大地拓展了人類活動的物理空間。2006年新版美軍《聯合信息作 戰條令》寫道:“由于無線電網絡化的不斷擴展及計算機與射頻通信的整合,使計算機網絡戰與電子戰行動、能力之間已無明確界限。”
區區50多年歷史的網絡,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全球推廣,成為承載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全新空間。特別是隨著“網絡中心戰”“智慧地球”的不 斷推進,物聯網、激光通信、太空互聯網、全球信息柵格、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使網絡與電磁空間融為一體,使網絡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文化 傳播的重要平臺。當前,業已實現了網絡信息層與電磁能量層融合的空間,再一次向認知層和社會層伸出了觸角,逐漸形成涵蓋物理、信息、認知和社會四域的第五 維空間,即泛在的網絡電磁空間。
進入21世紀,美國政府和軍隊把“賽博空間”納入視野,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形成了“賽博空間”“是信息環境中的一個全球域,由相互關聯的信息 技術基礎設施網絡構成,這些網絡包括國際互聯網、電信網、計算機系統以及嵌入式處理器和控制器。通常還包括影響人們交流的虛擬心理環境”的基本定義,完成 了從抽象到具體、從單純虛擬空間到物理、信息、認識、社會多維空間的認識轉變。
需求和技術的發展把新的生存空間推到了我們面前。網絡電磁空間以自然存在的電磁能為承載體,以人造的網絡為平臺,以信息控制為目的。它通過網絡 將信息滲透、充斥到陸、海、空、天實體空間,依托電磁信號,傳遞無形信息,控制實體行為,從而構成實體層、電磁層、虛擬層相互貫通的,無所不在、無所不 控、虛實結合、多域融合的復雜空間。
審視第五維空間——
直面網絡電磁空間的威脅與挑戰
一位美國學者曾指出:“21世紀掌握制網絡權與19世紀掌握制海權、20世紀掌握制空權一樣具有決定意義。”世人在對網絡電磁空間依賴快步攀升的同時,網絡電磁空間給社會和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和風險已成為嚴峻挑戰:
能否抵御“蜂群”的狂轟濫炸?2008年,“俄格沖突”期間,格魯吉亞政府網絡遭受“蜂群”式網絡拒絕服務攻擊,造成長時間網癱,開創了國家間 網絡攻防的先河。對于信息技術發展較為滯后的國家,采用信息產業大國的技術和產品在所難免,但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卻十分嚴重,戰時,一旦面對數以萬計“蜂 群”的狂轟濫炸,能否保持信息基礎設施的正常運行,將是網絡電磁空間安防面臨的重大挑戰。
能否抗拒“震網”的強烈震顫?2010年,以西門子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為攻擊目標的“震網”病毒神秘出現,伊朗境內包括布什爾核電站在內的5個 工業基礎設施遭到攻擊,成為運用網電手段攻擊國家電力能源等重要關鍵基礎設施的先例。當前,不少國家金融、能源、交通、電力等關鍵業務網絡已基本實現信息 化、網絡化,但防護手段還不盡完善,能夠“震顫”攻擊伊朗核設施的病毒,同樣也可以“震顫”攻擊這些國家工業系統中的相關控制與采集系統,國家重要的戰略 網面臨著平時被控、戰時被癱的巨大風險。
能否防范“維基揭秘”的困擾?2010年,傳奇人物阿桑奇的“維基揭秘”網站公開了25萬份美國外交文件,掀起了網絡電磁空間新一輪信息傳播和 情報泄露的狂潮,美國陷入“外交9·11”的恐怖泥潭。最近,“維基揭秘”又成了中東、北非政局動蕩的導火索。據悉,一些大國以本土為中心,依托海外基地 和太空衛星等,大力構建全球組網、遠程操控的網絡空間作戰體系,以有關國家軍政主要網絡為目標,大肆進行竊密活動,致使網絡環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安全挑 戰。
綜上所述,當前網絡電磁空間信息存在的透明性、傳播的裂變性、真偽的混雜性、網控的滯后性,使得網絡管控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網絡戰場全球化、 網絡攻防常態化、網絡攻心白熱化等突出特點,使得科學高效地管控電磁網絡空間、如何占領第五維空間戰略博弈的制高點等,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經略第五維空間——
捍衛網絡電磁空間的主權與安全
在戰略博弈中,比實力更重要的是規則,誰制定了規則誰就掌握了戰略先機。美國奧巴馬政府把經略網絡電磁空間視為國策,率先打出了一套“組合 拳”:發布《“賽博空間”安全政策評估報告》;確立核、太空、“賽博空間”“三位一體”的國家安全戰略;組建戰略層面的網絡電磁空間司令部;制定《“賽博 空間”作戰能力構想》路線圖;建設“國家網絡靶場”;策劃“網絡風暴”系列演習。俄羅斯提出“網絡軍控”,力圖遏制美國的網絡戰能力發展;英國宣揚“網絡 主權”意識;日本強調“信息安全是綜合安保體系的核心”;韓國成立網絡空間司令部;英、德等國大量招募網絡精英。因此,面對日趨熾烈的無形空間的角逐,我 們必須以戰略的眼光、全球的視角,創新戰略制衡手段,發展戰略懾止力量,以捍衛“第五維國防邊疆”的主權與安全。
確立動態化的疆界觀念。網絡電磁空間互聯互通,多路由、多節點特性為我們帶來了一條“無形但有界”的復雜“新疆界”,其“邊境線”根據網絡建設 能力、利用能力和控制能力大小而劃分,即“網絡疆域=已建網絡+控制網絡 - 被控網絡”,它是變化的,非線性的,在實時對抗中此消彼長。國家利益拓展到哪里,維護國家第五維空間安全的“邊境線”就要延伸到哪里。
構建全球化的戰略布勢。智慧地球、網絡中心戰將全球連為一體,網絡電磁空間的對抗是全球性、高速性、大范圍的對抗。因此,必須立足形成全局性戰略威懾能力和復雜網絡電磁環境掌控能力,加強多領域、多類型、多層次的力量建設,構建優勢互補,聯合一體的全球化戰略布勢。
樹立軟性化的打擊意識。第五維空間的戰略博弈,以網絡為中心,以信息為主導。防的是基礎網絡、信息數據、心理認知和社會領域不受侵犯,打的是基于“芯片”直接癱瘓敵戰爭基礎和戰爭潛力的“比特戰”,拼的是智力而不是體力,是讓對手失能,而不是流血。
建立常備化的網防機制。在網絡電磁空間,戰爭與和平不再涇渭分明,前方與后方也沒有楚河漢界。網絡國防一直處于警鐘長鳴、時時迎敵的臨戰狀態,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安全防范意識,建立和完善軍民一體、平戰結合、統一指揮、協調運用的網防機制。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