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稱中國無海洋戰略 處理海上事務反復無常
資料圖:中國海軍遠洋護航編隊進行海上補給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最新一期文章,原題:中國有海軍戰略但無海洋戰略
近兩年中國周邊海域不時發生的零星沖突暫告平息。美國高級軍官認為這只是暫時性的,是北京在諸如海洋領土爭端、外國海軍行動及“近海”軍事偵察 等爭議問題上從強硬立場的戰術性后撤。最近一連串事件證實了上述評估,表明中國領導人并未放棄在這些海域的野心,且中國的野心容易遭到其他亞洲海洋國家的 抵制。此外,海上沖突驟增也凸顯中國的“微笑外交”止步不前。
北京在其周邊海域行為顯得飄忽不定、反復無常,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為中國缺少一項統合各種國力手段的海洋戰略。力主中國制定此類戰略的海軍信 息化專家認為,“中國沒有清晰的全國性海洋戰略”。一些側重經濟發展的部門制定了戰略,當然海軍也有自身的海洋戰略考慮,但這都屬于各部門的行動,不是全 國性的。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中國對海洋事務的做法有時自相矛盾。
海洋戰略不限于海軍戰略。它涉及對海洋擁有職責的所有政府部門,涵蓋的不僅有海軍,還有海洋執法部門和海洋學機構等。對海洋國家來說,如何駕馭不同機構是一大挑戰。美國也是直到2007年才發布其首個真正的海洋戰略。
中國外交官著力塑造友善的大國形象,這給了別國一把標尺,用以衡量中國的海上行為是否違反其所宣示的目標和意圖。這些國家越來越懷疑中國的誠 意。據稱,北京正在制定一項海洋戰略,且很快要公之于眾。如果是這樣,北京將可澄清立場,它在周邊海空域反復無常的行為可能趨于穩定。
北京將根據什么原則制定首個海洋戰略?歸根結底,中國的所作所為一切都圍繞爭取國家海洋利益,同時避免不計代價的武裝沖突。沒有人想打海戰,中 國尤其如此。武裝沖突不僅危險,且會無謂地浪費資源,即便打贏戰爭,也可能刺激落敗一方尋求報復。因此,北京傾向于“營造”有利的戰略環境,力圖不訴諸武 力即取得重要目標。
但不戰而勝是極致,鮮有人能達到那種境界。如果說未雨綢繆是決戰制勝的關鍵,那么和平時期較量的決定因素則是實力和技能的展示。中國領導層運籌軍力并以言論配合,使對手不敢挑戰或反對中國,可能被動員來對付中國的第三方也會因此失去斗志。
只有言辭、實力和行動三管齊下,中國才能達到不戰而勝。中國外交官借助孔子和鄭和這類傳奇人物向其他亞洲國家發動魅力攻勢。同時積極打造與外交 匹配的海軍實力。北京明白,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可在心理上影響對手。近十年來,中國人在周邊海域發起一連串外交行動,向外界闡明意圖,即便中國尚未 具備足夠實力使其具有實質性分量。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