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五年來發現34處金銀銅等大型礦產地
記者17日從廣東省地質學會在梅州召開的迎接“世界地球日”紀念活動上獲悉,“十一五”以來,該省新發現34處礦產地,其中非金屬礦產地21處、金屬礦產地13處。 據廣東省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省地質局總工程師杜海燕介紹,“十一五”期間,廣東地質找礦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經濟建設增添了新的寶貴資源。其中,金、鉬、銅、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儲量有所增加,共完成礦產勘查736項,新發現礦產地34處,具大型規模礦產地10處。此外,一些重要金屬礦產如鉬、錫、銅、鈦等資源儲量初顯回升勢頭,地質找礦取得近20年來少有的突破。 近兩年來,該局還重新啟動鈾礦資源勘查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時也加大了稀土資源勘查力度,在南嶺成礦帶粵北地區礦產資源戰略勘查已發現大型規模稀土礦產地三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月以來,國土資源部、廣東省政府簽署加強地質工作的合作協議后,該省地質勘查工作取得新成果,其中粵西云浮市大金山地區多金屬礦勘 查4個工作區中的大金山礦區已完成鉆探6500米,初步圈定16個鎢錫工業礦體,其中5個礦體就已估算鎢資源量3.5萬噸,伴生錫資源量2.2萬噸,預測 大金山礦區鎢錫礦的礦床規模可達大型以上。 此外,該局還將擁有探礦權權益的贊比亞銅金礦勘查項目合作礦權拓展為13個,面積達到6063平方千米,目前已取得銅金礦的找礦重大進展。 記者17日從廣東省地質學會在梅州召開的迎接“世界地球日”紀念活動上獲悉,“十一五”以來,該省新發現34處礦產地,其中非金屬礦產地21處、金屬礦產地13處。 據廣東省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省地質局總工程師杜海燕介紹,“十一五”期間,廣東地質找礦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經濟建設增添了新的寶貴資源。其中,金、鉬、銅、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儲量有所增加,共完成礦產勘查736項,新發現礦產地34處,具大型規模礦產地10處。此外,一些重要金屬礦產如鉬、錫、銅、鈦等資源儲量初顯回升勢頭,地質找礦取得近20年來少有的突破。 近兩年來,該局還重新啟動鈾礦資源勘查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時也加大了稀土資源勘查力度,在南嶺成礦帶粵北地區礦產資源戰略勘查已發現大型規模稀土礦產地三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月以來,國土資源部、廣東省政府簽署加強地質工作的合作協議后,該省地質勘查工作取得新成果,其中粵西云浮市大金山地區多金屬礦勘 查4個工作區中的大金山礦區已完成鉆探6500米,初步圈定16個鎢錫工業礦體,其中5個礦體就已估算鎢資源量3.5萬噸,伴生錫資源量2.2萬噸,預測 大金山礦區鎢錫礦的礦床規模可達大型以上。 此外,該局還將擁有探礦權權益的贊比亞銅金礦勘查項目合作礦權拓展為13個,面積達到6063平方千米,目前已取得銅金礦的找礦重大進展。 記者17日從廣東省地質學會在梅州召開的迎接“世界地球日”紀念活動上獲悉,“十一五”以來,該省新發現34處礦產地,其中非金屬礦產地21處、金屬礦產地13處。 據廣東省地質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省地質局總工程師杜海燕介紹,“十一五”期間,廣東地質找礦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經濟建設增添了新的寶貴資源。其中,金、鉬、銅、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儲量有所增加,共完成礦產勘查736項,新發現礦產地34處,具大型規模礦產地10處。此外,一些重要金屬礦產如鉬、錫、銅、鈦等資源儲量初顯回升勢頭,地質找礦取得近20年來少有的突破。 近兩年來,該局還重新啟動鈾礦資源勘查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時也加大了稀土資源勘查力度,在南嶺成礦帶粵北地區礦產資源戰略勘查已發現大型規模稀土礦產地三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月以來,國土資源部、廣東省政府簽署加強地質工作的合作協議后,該省地質勘查工作取得新成果,其中粵西云浮市大金山地區多金屬礦勘 查4個工作區中的大金山礦區已完成鉆探6500米,初步圈定16個鎢錫工業礦體,其中5個礦體就已估算鎢資源量3.5萬噸,伴生錫資源量2.2萬噸,預測 大金山礦區鎢錫礦的礦床規模可達大型以上。 此外,該局還將擁有探礦權權益的贊比亞銅金礦勘查項目合作礦權拓展為13個,面積達到6063平方千米,目前已取得銅金礦的找礦重大進展。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