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擬6億打造世界級“銅”名片 位于江西北端的瑞昌市夏畈鎮的幕阜山東北角的銅嶺銅礦遺址,為商周時期的遺址。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礦冶遺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銅礦遺存,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征之一,對于研究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進程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 15日,從文化部門獲悉,《江西省銅嶺銅礦遺址保護規劃》已獲國家文物局批準。同時,《江西省瑞昌市銅嶺銅礦遺址建設規劃》也已上報國家文物局待批,擬投資6億元建設銅嶺 省文物部門人士告訴記者,作為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青銅文化主題公園,將打造環鄱陽湖與環廬山文化旅游圈中的世界級文化名片。 【概況】我國年代最早的大型銅礦遺址 的一處大型采銅煉銅遺址,銅嶺銅礦遺址是我國長江中下游青銅文化的發源地。銅嶺銅礦遺址于1988年發現,1988年至1993年先后進行了5期考古發掘。遺址分采礦區、冶煉區、生活區,總面積約3.5平方公里。據測定,它始采于商代中期距今約3300±60年,盛采于春秋,延及戰國,前后連續開采達千余年。 該人士說,銅嶺銅礦遺址地層清晰、疊壓關系明顯,它使我們對先秦采礦技術有較為系統的認識。該遺址從整體上構成了中國早期采礦技術體系。 1991年,銅嶺銅礦遺址被評為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隨后又被評為“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二十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之一。2000年被確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通過江西省文物局向國家文物局遞交申請,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價值】對研究冶金史、文明史極為重要 省考古專家說,銅嶺銅礦遺址中發現的商代木轆轤,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提升運輸機械,表明我國早在數千年前就將木制機械用于礦山生產,這一發現,對于研究世界機械發展史、科技史具有重要意義。遺址中發現的西周時期選礦場,為世界冶金考古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表明中國的選礦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省考古專家認為,銅嶺銅礦遺址對探尋中國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業原料來源的問題,對于研究中國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不僅將我國的采銅歷史上推了300余年,還揭示了中國青銅文化的獨立起源,解決了商周時期大宗銅料來源的重大課題,對研究我國青銅文化、中華文明史等具有重大價值。 【保護】保護規劃已獲國家文物局批準 據瑞昌市文廣局祝局長介紹,2009年以來,瑞昌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大了對遺址的工作力度,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制了《江西省銅嶺銅礦遺址保護規劃》,該規劃于2010年3月和12月先后通過了省級、國家級專家評審。日前,國家文物局正式批準了該規劃,規劃文本即將上報省人民政府公布實施。 根據《江西省銅嶺銅礦遺址保護規劃》,銅嶺銅礦遺址的保護主要包括遺址本體、出土的可移動文物及標本和遺址環境三部分,其中遺址本體是遺址保護的重點。 【規劃】打造銅嶺青銅文化主題公園 “下一步,擬投資6億元,用3~5年時間,建設銅嶺青銅文化主題公園。實施依托銅嶺古礦冶遺址,建設一個集遺跡展示、休閑旅游與高科技文化創意項目開發為一體的文化生態主題園,打造環鄱陽湖與環廬山文化旅游圈中最具發展前景的一張世界級的文化名片。”陶局長說,2010年8月,瑞昌市委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江西省瑞昌市銅嶺銅礦遺址建設規劃》,該規劃正式文本已于2011年3月完成,現已上報國家文物局,等待批復。根據規劃,銅嶺青銅文化主題公園規劃面積為3.5平方公里。 “銅嶺青銅文化主題公園建成后,尋礦探險區應是游客最喜歡的去處。”祝局長說,作為銅嶺古銅礦遺址主體項目的衍生產品,將利用園區內良好的山地森林,設置教育和科普結合的尋礦特色游徑,延續和拓展遺址文化。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