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石化巨頭加快剝離煉油業務
經過長達1年多的談判之后,2011年2月殼牌終于同意將其旗艦煉油廠斯坦洛出售給印度的埃薩公司。這筆交易將于今年年中完成。作為英國第二大煉油廠,斯坦洛的出讓價格僅為3.5億美元。
目前,歐洲至少有12座煉油廠待售,或最近已售出,其中大部分煉油廠的賣家是跨國石化巨頭。歐洲石化巨頭剝離煉油業務主要發生在英國。除了斯坦洛之外, 雪佛龍的彭布羅克煉油廠、道達爾的林賽煉油廠和墨菲公司的米爾福德黑文煉油廠都在尋找買家。英國第5大煉油廠英力士公司的格蘭奇茅斯煉油廠將轉移至英力士 和中國石油成立的合資企業。英國共有8座煉油廠,這5家要出售的煉油廠占英國全部煉油能力的60%。
在德國,2010年殼牌將其海德煉油廠賣給了Klatch投資公司。康菲石油公司2010年取消了其威廉港煉油廠設施升級計劃,并將之閑置。最近該公司表示將出售威廉港煉油廠。
在法國,英力士公司的拉韋拉煉油廠將并入英力士和中國石油的合資企業。同樣在2010年,道達爾永久關閉了其在敦刻爾克的煉油廠。
在意大利,埃尼公司一直試圖出售其利沃諾煉油廠。意大利石化工業行業協會在2011年1月指出,將有多達6座煉油廠不得不關張。
自從歐洲在上世紀中葉大張旗鼓地發展石油工業以來,煉油業務早已形成兩大發展趨勢:在市場附近發展煉油比進口成品油更好,石化巨頭搶占有利地理位置建設 煉油廠。但最近這兩個趨勢都已經發生逆轉。長途進口成品油越來越多,歐洲煉油廠越來越多被出售或關張。2010年,殼牌公司宣布將其全球煉油能力的15% 予以出售和轉讓,道達爾公司則宣布了一項削減總煉油能力19%的計劃。
石化巨頭加速撤離煉油業務是因為此部分業務的盈利能力遠低于其他石油業務。埃克森美孚公司的煉油和營銷業務在2009年和2008年的資本回報率分別為 7%和32%,而同期上游石油開采業務的資本回報率則分別為23%和54%。對于在歐洲擁有更多煉油業務的道達爾公司來說情況也是如此,同時期其煉油和營 銷業務的資本回報率分別為7%和20%,而其上游石油開采業務的資本回報率則分別為18%和36%。
即使在需求上升時期,歐洲煉油產能過剩也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最近歐洲市場對石油產品的需求開始下降,這對于歐洲煉油工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歐洲煉油工業下降將是一個長期趨勢。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歐洲煉油商協會2010年5月在其歐盟煉油工業白皮書中預測,2030年歐洲 石油產品的消費量將比2006年的峰值下降20%。歐洲石油產品消費下降的短期因素是汽車燃料中生物燃料逐步增加,機動車發動機燃燒效率提高,取暖用天然 氣不斷增加;長期因素是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預計將迅猛增多,歐盟可能立法降低能源使用的碳排放強度。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