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是當前經濟最大的風險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一季度宏觀經濟運行情況。從數據看,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基本保持了平穩態勢,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7%,但居民消費價格也呈現持 續上漲趨勢,同比上漲5%,其中3月份CPI漲幅達5.4%。此外,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分別增長了25%和16.3%,而對外貿易在較快 增長的同時,六年來首次出現了季度逆差。
如何看待和分析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以及國內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下一階段宏觀調控的總體思路如何?可運用的手段又有哪些?在20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經濟每月談”上,多位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提出了各自看法。
通脹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對于去年10月份以來以農產品價格上漲為主引發的此輪物價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表示,既有長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既有國際原因,也有國內原因,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給的原因,是各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疊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國際看,全球流動性過剩是導致發展中國家通脹的根源”,周望軍說,目前,全球流動性泛濫的問題仍在發展,美聯儲今年3月15日決定繼續實行 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自今年第二季度開始購買6000億美元的國債,日本央行為了穩定經濟,向市場注資51.8萬億日元,日本政府近期準備再發行10萬億 日元“復興再生債”。流動性過剩推升了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1~3月份中國進口的原油、大豆、煤炭、鐵礦石的價格同比分別上漲了 24.5%,25.6%,21%和62.6%。此外,中東北非地區政局持續動蕩,不僅引發了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而且引發國際市場糧價的大幅度上 漲,這些因素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要遠大于發達國家。“輸入性通貨膨脹對中國的影響正日益凸顯。”周望軍說。
而從國內方面看,市場需求旺盛,通貨膨脹預期增強和成本上漲已經導致CPI持續高位運行。一方面,實體經濟領域需求旺盛,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價 格上漲;另一方面,本世紀以來,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速度明顯加快,資源產品和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持續上漲,也是推動當前CPI上漲的長期因素。
不過,他認為,從技術方面分析,當前中國價格總水平仍處于可控的區間,并且今年新漲價因素中占主要成分的食品類、居住類價格有可能出現穩中趨降 的積極信號,政府自去年以來實施的監管措施正在逐漸顯現效果。但受翹尾因素影響,在全球流動性過剩、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攀升的背景下,他預計二季度 CPI仍將處于高位。
經濟下行無需擔憂
“一季度經濟運行最大的特點是經濟增長無需擔心,通脹風險加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分析表示。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工業增加值和發電量均出現明顯反彈,用電量也保持平穩回升的勢頭,PMI則出現季節性回升。另外,從去年 以來GDP季度增速同比以及最近首次公布的環比數據看,經濟增長處于比較平穩的態勢,下行的風險暫時解除。“目前,內需仍然是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的最強勁動 力,外需的作用還不穩固。”王軍說。
對于今年全年的經濟運行走勢,王軍認為,從一季度反映出來的傾向來看,年初很多人擔憂的下行風險不是很大,全年高增長、中通脹的格局是可以預期 的,理由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依然強勁。“盡管期待消費出現高速增長很難,但是增長還是有保證的;投資不會有大幅度下滑;外貿短期內形勢也不 會出現重大變化,外部經濟會逐漸恢復正常。”他說。
對此,周望軍也非常樂觀地表示,“我從來不擔心中國經濟會下滑,增速會放低。當務之急不是討論高增長,而是把物價控制到什么水平是合理的。”他 認為,物價的高低是與收入增長相對應的,“一季度實現9.7%的經濟增長率,CPI上漲5%,搭配是非常好的。從一個較長周期來看,這并不是高增長、高通 脹,而應該是高增長、低通脹。”他進一步說,關鍵問題是在物價上漲時期如何保持收入增長快于物價增長,特別是使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得到不斷的改善。
“通過轉變增長方式,降低能耗、節約資源,中國經濟高增長、低通脹的道路是可以持續的。”周望軍表示。
控制通脹需政策組合強化力度
相比對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專家們普遍視通脹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風險因素。
對于全年物價走勢,王軍說,可能會“前高后不低”,全年的物價壓力依然非常大,并且溫和的通脹恐怕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據他分析,構成今后一個 時期通脹壓力的主要因素,從供給方面看,一是結構性供給不足,導致食品和居住類的上漲;二是外部成本上升。既包括輸入性通脹,也包括勞動力工資的快速上 漲。從需求方面看,有投資拉動導致的超發貨幣和順差導致的被動超發貨幣影響。一旦超發的貨幣推動價格上漲,特別是房價的膨脹,就會導致物價的壓力。
對于下一階段宏觀調控應當采取的對策,王軍認為,政策著眼點是控制通脹,抑制房價,調整結構,促進改革,在此基礎上實現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他 建議,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加強政策的靈活性和彈性。“控制通脹需要一攬子的政策組合來強化力度,特別是通過貨幣政策繼續控制流動性。 收緊貨幣不是萬能的,但不收緊貨幣是萬萬不能的。”他還建議,繼續提高基準利率,釋放更加強烈的管理通脹預期的信號。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