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高官稱中國東風21D導彈難以擊中美航母
美國彭博新聞社22日報道,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加里·拉夫黑德在回答中國“東風-21”反艦導彈對美國航母所構成威脅的問題時表示,美國航母的機動性使它們更難被其他武器鎖定。而且,美國航母的所在位置總會不斷發生變化。
報道稱,自上周奧巴馬總統公布減少國債計劃后,美國國防部目前正在評估其未來開支。關于此事,拉夫黑德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五角大樓所進行的全面評估(包括美國海軍的艦船采購預算),必須要考慮到該國造船工業基地“易碎”的狀態。他說:“工業基地是一種真正的戰略資產。我們做決定時,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部分。現如今,我國的工業基地可能和以前一樣脆弱,造船工業尤其如此。”
拉夫黑德的這一發言預示著,在此次評估過程中,他可能會提出一些異議,以保護海軍自身的利益。
報道指出,4月13日,奧巴馬宣布計劃在2023年前累計削減軍費4000億美元。而在此之前,今年1月,防長蓋茨公布的計劃是,將2012年至2016年的軍費削減780億美元。
不過,21日,美國國防部采辦主管阿什頓·卡特透露稱,再評估項目只是國防部官員所要檢查內容的一小部分。他說,此次檢查還將包括美軍的任務與作用,以及完成這些任務所需的兵力結構和能力。
美國海軍當前2011-2016年的造船預算計劃,要求海軍斥資747億美元購買55艘艦船,包括將2012財年的140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近170億美元。
海軍所購買艦船中,數量最多是瀕海戰斗艦,共有19艘。目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MT)與奧斯塔公司(ASB)正領導兩個團隊,設計并建造各自的瀕海戰斗艦版本。現在,首批兩艘瀕海戰斗艦已進入海軍服役。其他6艘則在訂約中。
拉夫黑德指出:“我們已經制訂了非常精簡的造船方案,當我們做決策時,我們必須使這些決策朝著對該行業有益的方向靠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予我們力量。與其說戰艦是個‘大家伙’,倒不如說它是一個二三層的工業結合體,因為登上我們的艦船,你就會發現船上擁有來自我們整個國家的東西。”
報道稱,在被問到是否對奧巴馬總統削減開支的目標感到驚訝時,拉夫黑德回答說:“我們面臨著壓力。毫無疑問,華盛頓政府要解決美國的經濟問題,但是從國家想要什么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
拉夫黑德稱,在先前的國防預算評估中,有關航母作用的問題經常引發爭議,“但我認為,考慮到最近使用航母所開展的行動,它們確實是有關的。”他舉例說,在阿富汗開展30%的空襲,都是位于中東地區的兩艘航母負責的。
此外,對于中國海軍能力的發展速度,比其他國家想象都要快的事實,拉夫黑德并不覺得意外。
他說,美海軍一直都在評估并觀察中國海軍的能力,以及阻止美國進行區域介入的可能性。而且,美國海軍正在努力發展定向能技術,以便對彈道導彈以及巡航導彈防御進行補充。
報道稱,當被問及中國“東風-21”反艦彈道導彈對美國航母所構成的威脅時,拉夫黑德回答說,美國航母的機動性使它們更難被描準。他說:“今天我告訴你們航母的確切位置,但到了第二天這些航母便不會再留在同一個地方。”
此外,拉夫黑德還表示,中國軍隊的常規導彈已經能夠對美國位于太平洋地區的基地構成威脅,因此美國必須集中精力鞏固這些基地,并且使用其彈道導彈防御系統。2010年,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曾透露,中國的導彈能夠攻擊并摧毀美國位于韓國和日本的5/6的空軍基地。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