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物價上行壓力較大 貨幣政策應進入觀察期
當前,世界經濟保持溫和復蘇態勢,我國經濟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過程中呈現穩定增長的基本趨勢。但是,西亞北非局勢動蕩、日本大地震等突發事件增加了我國經濟 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國內面臨通貨膨脹壓力較大、房地產調控難度加大以及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等挑戰。根據模型測算,全年各季經濟同比增速波動較上年 明顯減緩,隨著緊縮政策逐步見效,下半年經濟增長有可能略為放緩,為穩定物價提供更為有利的需求環境。
初步預計,二季度我國GDP增長9.6% 左右,CPI上漲5%左右,物價形勢依然嚴峻,但全年物價總水平仍處在可控范圍。從貨幣政策看,目前貨幣政策緊縮力度已經較大,存款準備金率已升至 20.5%的歷史最高水平,M2增速回落至調控目標附近,因此,貨幣政策需要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政策效果觀察期。
當前經濟增長進入穩定軌道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在刺激政策逐步退出過程中呈現穩定增長的基本趨勢,這與“十二五”規劃主動調低經濟增速,強調發展方式轉變和改善民生等目標是相一致的,也表明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取得了積極成效。
1、我國經濟處于穩定增長區間
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經濟同比增速一 度出現了大幅波動,2008年我國經濟增速逐季大幅下滑,而2009年則逐季快速回升,2010年上半年經濟增速仍然受基數影響比較明顯。但是,從 2010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速回歸潛在增長區間,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明顯增強。去年三、四季度GDP分別增長9.6%和9.8%,今年一季度增長 9.7%,連續三個季度GDP增速在9.5%-10%之間。這表明宏觀調控在熨平經濟周期、保持經濟穩定發展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2、三大需求貢獻率向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
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 長的新局面,是我國“十二五”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一季度數據表明,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向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一季度,最終 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60.3%,拉動GDP增長5.9個百分點;資本形成對GDP的貢獻率是44.1%,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凈 出口對GDP的貢獻率是負的4.4%,下拉GDP0.5個百分點。過去那種投資和出口需求貢獻率高、消費需求貢獻率低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消費貢獻率提高 的原因有:一是隨著城鎮化水平提高,消費水平較高的城鎮人口增加,使得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二是政府消費增速較高。三是一季度消費實際增速減緩幅度小于 投資,而外貿貢獻由正轉負。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11.6%,增幅同比減少3.8個百分點;而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長17.4%,增幅同比減少 5.8個百分點;另外,受“促進口”等外貿政策引導以及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今年一季度對外貿易出現了10.2億美元的逆差,這使得凈出口對經濟 增長的貢獻為負值。
3、政府投資增幅下降,民間投資積極性提高
隨著我國經濟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政府主 導的投資逐漸弱化,民間投資積極性提高,投資主體市場化行為增強。一方面,民間投資增速快、比重提高。一季度我國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1.5%,高于總投資 增速6.5個百分點,占總投資的比重達到57.3%,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社會自籌資金增速和比重明顯高于國家預算內資金。在資金來源中, 一季度國家預算內資金同比下降4.3%,社會自籌資金增長26.2%,后者高于前者30.5個百分點,國家預算內資金占比僅為3.2%,自籌資金占比 61.4%,后者高于前者58.2個百分點。
4、就業形勢向好,政府、企業和居民收入水平均呈較快增長
宏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帶動就業增加,一季 度就業形勢良好:一是城鎮單位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463萬人。二是農民工外出打工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530萬人。經濟增勢良好也促進了收入水平的提 高。一季度政府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3.1%,比2001-2010年平均增速提高13.1;前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4.3%,比 2001-2010年平均增速提高5.6個百分點;一季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1%,增速略低于上年同期,但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 14.3%,同比提高5.1個百分點,成為1984年以來農民收入的最快增速。
通貨膨脹壓力仍然較大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中面臨著結構調整任務艱巨、通貨膨脹壓力較大、房地產調控難度加大等突出問題。
1、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觀察今年經濟是否為“十二五”開好局、起 好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問題,必須要有新視角,那就是要看結構調整是否取得實質性進展,民生問題是否有改善?從供給結構來看,當前增長較快的主要是受通脹 預期影響而加大庫存需求的能源原材料等行業,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蓄勢待發,產業結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同時,能源需求增長較快,完成節能減排年度目標需要 付出更大努力。從需求結構來看,當前投資和出口仍然保持較快增長趨勢,不論名義還是實際增速都明顯快于消費增速,一季度投資和出口名義增速分別高出社會零 售消費8.7和10.2個百分點,投資和出口實際增速分別高出社會零售消費5.8和2個百分點。從要素結構來看,勞動力成本上升使得調整要素結構的壓力很 大,但是通過淘汰落后設備、大規模更新先進固定設備來減少低端勞動力需求、增加技術進步貢獻的要素結構調整才剛剛開始,我國企業受要素結構調整影響而開展 集中的固定設備更新還沒有形成的規模和趨勢。從收入分配結構來看,政府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大幅增長,而居民收入增長相對緩慢。一季度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增 速分別高出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20.8和22個百分點,分別高出農村人均現金收入12.5和13.7個百分點。因此,從今年以來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我國 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很大,任重道遠。
2、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短期內難以消除
2011年國家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 調控的首要任務,但從目前價格形勢看,貨幣政策轉向使需求拉動型物價上漲壓力有望逐步減緩,但成本推動型通脹壓力短期內難以消除。一是輸入性通脹有增無 減,主要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揚。今年一季度我國原油進口平均價格為93.7美元/桶,同比上漲24.3%;鐵礦砂進口平均價格為156.6美元/噸,同比 上漲59.5%;大豆進口均價為每噸573.9美元,上漲25.7%。特別是西亞北非政局動蕩推動石油和黃金等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日本大地震之后重建 家園引發鋼鐵、水泥等原材料價格上漲預期。二是石油類農資、勞動力成本推動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依然存在。我國食品價格同比增幅連續上揚,一季度食品價格 同比上漲11.0%,拉動CPI上漲3.45個百分點,貢獻率仍高達68.4%。三是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超出預期。受大宗初級產品價格快速上漲等因素影 響,目前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較大,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價格同比上漲7.1%,漲幅創出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四是勞動力短缺和工資提高帶來的成本推動型價格上 漲影響日益強化。五是去年翹尾因素的影響較大。上述因素使得保持上半年物價面臨較大上漲壓力。
3、房地產市場調控難度加大
盡管自去年初以來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 調控政策,但是房價依然處于相持狀態。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同比下降的只有南充和三亞2個城市,二手房價格同比下降的只有寧波、海口等5個城市, 其余各城市房價同比仍在上漲。此外,在一線城市紛紛采取限購措施之后,二三線城市因為沒有過多限制,房價呈現較快上漲之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年初部分城 市政府公布的房價調控目標,大多數只是限定了房價上漲幅度,而很少提到降低房價。這種調控目標會給購房者帶來房價仍將上漲的心理暗示,甚至房價調控目標很 可能會變成漲價目標,這將嚴重削弱中央調控政策的強度。房價下降的“拐點”遲遲沒有出現,這無疑使房地產調控的難度進一步增加,調控周期不斷延長。
二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動向分析
今年二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受到多方面不確 定因素的影響。從國際看,歐美經濟復蘇勢頭好于去年底的預期,通貨膨脹有所抬頭;新興經濟體緊縮政策導致經濟增長將有所放緩,但通貨膨脹壓力巨大;西亞北 非政局動蕩和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泄漏危機兩大事件增加了世界經濟增長前景的不確定性,并會明顯加大全球通脹壓力;但總體來看,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溫和復蘇 態勢。從國內看,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方政府規劃項目投資需求較大,隨著各類產業發展規劃落實到位,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建設項目的啟動,需求 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但受到“十二五”規劃淡化經濟增速、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引導,受到貨幣政策轉向、節能減排與經濟增長“聯動掛鉤”等宏 觀調控政策的約束,經濟增長將呈現出以穩為主的特征。初步預計,二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6%左右,繼續運行在合理的潛在增長區間,為穩定下一階段價格總水 平提供有利的需求環境。
1、工業生產將保持平穩增長
推動工業生產增長的因素:一是工業經濟逐 漸由低附加值產業向高端產業轉化為工業增長開拓了新空間。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節奏加快,我國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一季度我國通用設 備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電子通訊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1.8%、17.7%和15.3%,明顯高于工業平均增速,高加工度制造業對工業經 濟的貢獻逐步加大,將引導工業經濟邁上新臺階。二是新增訂單將推高工業增速。3月份PMI呈現回升態勢,新訂單指數更是達到55.2%,比上月提高0.9 個百分點。新訂單大幅增長,預示著制造業增長前景繼續向好,企業將加快生產。三是今年工業原材料價格漲勢不減,特別是高通脹預期推動企業加大庫存投入,這 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工業生產增長。
不利于工業增長的因素包括:一是節能減排 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中長期戰略目標,二季度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的有關政策將使高載能行業生產受到一定抑制。二是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將導致企業融資難度加 大。截止到4月中旬,年內已兩次加息,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銀行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已達到20.5%,創歷史新高。短期內貨幣政策仍然維持趨緊的取 向,企業信貸融資成本明顯提高,不利于擴大生產。三是出口增速減慢將影響工業增長。一季度我國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增長20.9%,比上年同期降低4.3個 百分點。去年二季度出口增速基數高于一季度,可能導致今年二季度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增速低于一季度。
綜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分析,工業生產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初步預計,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2%,其中,輕重工業分別增長13.0%和14.7%。
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高位趨緩
促進投資增長的因素:一是“十二五”開局 之年眾多項目將在二季度上馬,尤其是農村水利建設等一批新的投資熱點正在形成。二是深入貫徹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區域戰略以及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西部 地區投資力度將增大,進而成為帶動全部投資增長的新動力。三是保障房建設步伐加快,今年我國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據估算將帶 來1.3萬億元投資,將建設相當于去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4.5%的住房面積,保障房建設成為房地產投資的主要動力。四是各地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視為 “一條輸不起的起跑線”,新興產業已在各省市、各區域煥發蔚然生機,其投資規模不可小覷。五是企業投資意愿和能力較強。1-2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在上年同 期大增119.7%的高基數上,又增長34.3%,企業利潤大幅上漲將顯著增強企業投資意愿;一季度,企業自籌資金同比增長26.2%,自籌資金占投資到 位資金總額的61.4%,較上年同期提高了3.4個百分點。
抑制投資增長的因素:一是刺激政策逐步退 出,逐步收緊的貨幣政策高頻操作,使得投資的信貸環境明顯趨緊。二是2011年仍將延續房地產調控政策,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 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本輪房地產調控政策更加細化和嚴厲,商品房銷售“量跌價滯”的現狀將會導致商品房開發投資的增速逐步放緩。三是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民間投資進入壟斷行業的體制機制尚未理順,直接影響其投資規模的擴大。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預計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將呈現高位趨緩的態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6%左右,增幅比一季度放緩0.4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投資增速繼續減緩。
3、消費需求增速同比放慢
促進消費增長的因素:一是擴大消費的長效 機制正在研究和形成中。商務部等部門認真清理現有不利于擴大消費的舊政策并陸續修正,國家繼續著力培育農村家電、汽車、摩托車以及農業生產資料和建材消費 熱點。二是農產品漲價和國家各項強農富農政策,促使農民收入增速創新高,將推動農村消費進一步加速。三是城鎮不同群體陸續增加工資,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 得費用扣除標準等政策調整信息,將有助于增加城鎮居民消費信心。四是受傳統習俗、通脹預期和避險保值等因素影響,金銀珠寶類商品銷售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一季度金銀珠寶類商品銷售增長高達51.8%,高居各類商品銷售之首。五是國家著力發展文化消費、旅游消費和養老消費,培育和規范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 的服務業態,新的消費增長點對消費的拉動力將有所增強。
不利于消費增長的因素:一是汽車、房地產 限購政策導致相關消費增速減緩,一系列關聯商品消費減少。今年以來,購買小排量汽車優惠取消以及北京等部分城市汽車限購政策,對汽車消費影響較大。一季 度,汽車銷售498萬輛,同比僅增長7.5%,增速同比大幅回落63.7個百分點。房地產調控政策也使商品房及相關商品銷售明顯降溫。一季度,商品房銷售 面積增長14.9%,增幅同比減少20.9個百分點,家具、家用電器和建筑及裝潢材料銷售額分別增長24.5%、20.5%和25.5%,同比分別下降 13.1、9.1和1.3個百分點。二是物價水平輪番走高,消費者實際購買力下降,消費信心受到打擊。央行調查統計顯示,一季度只有14.2%的居民傾向 更多消費,居民消費意愿降至12年來的最低值。1、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兩月在100以下,目前降低為99.6的近期新低。
總體來看,今年消費需求增速較上年將有所放慢。初步預計,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5%左右,增幅同比減緩1個百分點。
4、進口增速仍將快于出口,外貿順差同比減少
推動外貿出口增長的因素:一是世界經濟將 保持溫和復蘇,全球貿易整體走勢穩健,IMF預計2011年世界貿易量的增速約為7.4%。歐美等主要貿易伙伴經濟增速好于預期,在德國經濟強勁增長的帶 領下歐洲經濟復蘇好于預期,在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和延長減稅計劃的刺激下,去年四季度以來美國經濟較快增長,美聯儲已將201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上調至 3.4%-3.9%,這將對我國出口增長形成有力支撐。此外,日本災后重建帶來市場需求,也將推動中國對日出口增加。二是電力供需緊張使我國有可能出臺限 制部分“兩高”產品出口的政策,企業有可能在政策未出臺的二季度突擊出口。三是我國外貿出口價格指數出現明顯上漲,有助于出口額的名義增長。今年2月份, 我國出口價格指數達到111.4,較上年同期提高16.9個點,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抑制外貿出口增長的因素:一是人民幣匯率 持續走高,弱化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二是大宗初級產品價格高位運行,推高我國出口企業生產成本。三是國外貿易保護主義大行其道,將沖擊我國出口增 長。四是國內勞動力成本、融資成本持續上漲,進一步增加了企業成本,影響外貿出口盈利空間。
總體而言,在整體外貿環境較好以及國內進口促進政策的推動之下,二季度進口增速仍將快于出口增速。預計二季度進口增長31%左右,出口增長25%左右,累計貿易順差30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7%左右。
5、居民消費價格將高位運行
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輸入性通 脹壓力較大。西亞北非地緣政局動蕩升級、日本大地震引發核泄漏危機等一系列突發事件令大宗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同時,美國二次量化寬松政策尚未結束,日 本震后短期內向金融市場注資46萬億日元,進一步加劇全球流動性泛濫,國際市場上大宗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動力充沛,我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二是前 兩年貨幣超發帶來的大量流動性,對目前物價上漲的滯后推動作用仍在顯現。三是農資、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得農產品價格保持上漲勢頭。四是生產者價格指 數漲幅較大,對居民消費物價的傳導影響將逐步顯現。五是二季度翹尾因素較大將成為物價同比漲幅較高的重要因素,據測算,二季度翹尾因素約為3.2個百分 點,為全年最高水平。
抑制物價上漲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把穩 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央行連續出臺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收緊貨幣和信貸的多項政策遏制物價上漲的貨幣基礎,其他部門也出臺了一系 列政策措施穩定物價。二是糧食連續七年豐收,國內糧食庫存充裕,對維護農產品價格穩定提供了較好的基礎,同時,政府下決心加大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的投入,擴大糧食、棉花和蔬菜的種植面積,目前夏糧豐收有望,有利于農產品增產和價格穩定。三是房價環比出現下降的城市逐步增加,房價上漲的預期在減弱, 對抑制通貨膨脹預期十分有利。四是多數工業品仍處于供過于求的格局,對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提供了約束力較強的市場環境。
總體來看,受輸入性通脹壓力、翹尾因素較大等因素影響,二季度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初步預計,二季度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0%左右,工業生產者價格上漲6.8%左右。
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 我國對通脹的防控仍不能放松。但今年以來我國投資、消費和出口的實際增速均在下降,一系列高頻緊縮政策對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的抑制效應在3-6個月后逐步 顯現,有可能導致下半年經濟出現小幅減速趨勢。因此,建議適度把握緊縮政策力度和節奏,注重觀察政策落實效果,進一步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和控通脹”的 關系。從貨幣政策看,目前貨幣政策緊縮力度已經較大,存款準備金率已升至20.5%的歷史最高水平,M2增速回落至調控目標附近,因此,貨幣政策需要進入 一個相對穩定的政策效果觀察期。從財政政策看,財政支出應進一步向民生領域傾斜,重點完成調整結構、改善民生和全面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責。從匯 率政策看,應對輸入性通貨膨脹壓力可考慮適當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從物價政策看,必須更加注重抓好“生產面、流通面、監管面和補貼面”,清理收費公路逾 期收費,進一步降低電信資費標準,多渠道穩定物價形勢。加強對能源需求側管理,清理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對“兩高”產品恢復的支持政策,嚴格限制不合理需求 的過快回升,平穩渡過夏季能源需求高峰,為完成全年節能減排目標奠定基礎。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