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備過多之憂,大宗商品解不了
路透新加坡4月29日電---你了解那種兜里裝著3萬億美元外匯而很想花出去的迫切心情吧.但買什麼好呢?金山?油田?還是一堆債券呢?
中國選擇了最後一種,尤以美國公債為重.但中國央行行長本周表示,該國外匯儲備已經超出合理需求,當地媒體亦報導稱,政府正考慮成立能源和貴金屬投資基金,再次掀起對于中國外匯儲備用途的各種猜想.
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大得驚人,僅今年前三個月就增長1,970億美元,達到3.05萬億美元.
乍一看,投資黃金或石油都在情理之中.金價正處于紀錄高位,油價月線也連漲八個月.
黃金的保值性能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曾把石油當做一種分散外匯儲備的手段,各國僅把石油當成一種戰略資源,已應對戰爭或災難的發生.
個中原因很簡單,與黃金可以無限期存儲的特性不同,石油自被開采出地面後其價值就在衰減.一桶原油經過20年後,基本就沒什麼價值了.
即使僅將中國大部分以美國公債形式投資中的10%投向大宗商品,這也會激起巨大的漣漪,且有可能助燃北京目前的難題--通脹.
"規模非常大,但中國又如何能在進入這些市場的同時,又不至于把市場價位推到難以置信的高度呢?他們(中國)真正這麼做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會把價格推上天,"Commodity Broking Services駐悉尼總經理Jonathan Barratt說.
(外匯儲備的)10%或3,000億美元能夠買到2億盎司或6,400噸黃金,是全球每年開采數量的兩倍還多.若要購買石油,則可以買到26.8億桶,這足以讓全世界用一個月.
相比可能會給普通中國人民的生活帶來更大直接影響的做法,北京可能更傾向于選擇給黃金市場造成動蕩風險.
Barratt說,"在中國,通脹被視為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實質性威脅.任何可能推高物價,尤其是食品和能源等必需品價格的風險,都無法容忍.""基本需求標準在黃金上行不通,當局可能會對金市的超級牛市睜只眼閉只眼."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