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爆專家經受50余次生死考驗 發明新型反恐裝備
邢春洪近影 圖片來源 解放軍報
邢春洪(中)給學院官兵講課。圖片來源 解放軍報
深秋時節,一輛掛有WJ牌照的“奔馳”防爆車小心翼翼地行駛在空曠的鄉村土路上。時任武警特警學院特戰大隊技術分隊副分隊長的邢春洪在拖車上雙 手緊緊地扶著防爆罐內裝有爆炸物的皮箱。邢春洪心里清楚,車子的每次顛簸都可能導致爆炸物的爆炸。 這天下午,武警特警學院作戰室接到某機場公安部 門的電話:幾分鐘前,某國航空公司駐機場辦事處門口發現一可疑物品,懷疑是爆炸物,需要立即拆除!
聽著“滴答、滴答”的聲音從一個精致的黑皮箱里傳出來,看著X光檢查儀顯示屏上模糊的圖像,作為全國公安和武警部隊為數不多的排爆專家之一,邢春洪心里也直發毛。
爆炸物情況不明,要成功將其排除,真是難上加難。經過仔細判讀,邢春洪認為該爆炸物可以轉移,無需現場排除。為確保機場設施和人員的安全,邢春洪決定把爆炸物轉移至預定排爆點。
邢春洪輕輕地接近爆炸物,滴答聲越來越響,炸彈的類型一時無法判斷。邢春洪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捧起隨時會炸的皮箱,放入高壓防爆罐內。由于皮箱超長,無法全部放入。邢春洪只好雙手扶著皮箱,隨車駛往排爆點。
偏僻荒涼的草地上,邢春洪用遙控器指揮機械手將皮箱平放在地上,拎起工具箱小心翼翼地接近……經過一連串精準的動作,險情終于被排除。邢春洪從厚重的防爆服里倒出自己滴落的汗水,霎時將草地洇濕了一片。
1996年,邢春洪經公安部考核,成為武警部隊最早獲得“排爆合格證書”的專業排爆人員。多年來,他多次擔負國家反恐辦防爆戰備值班,擔任國家 反恐怖科技計劃“反爆炸”與“反劫持”核心專家組成員,帶領學院防爆分隊,先后處置涉爆事件50余次,經受了50余次生死考驗,圓滿完成國慶閱兵、奧運安 保等重大活動防爆勤任務20余次。
邢春洪經常告誡他的學生們,不成功的排爆手有兩個錯誤選擇,一是選錯了職業,二是剪錯了導線。對于他,職業的選擇已無法分清對與錯,可他卻沒有剪錯過一根導線。
邢春洪最初選擇研發反恐裝備,始于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個反恐案例。1985年11月23日,埃及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200型客機被劫持到 馬耳他。談判失敗后,埃及軍隊沖入客機。劫機者扔出幾枚手榴彈,爆炸帶來的濃煙,讓機艙內頓時一片混亂,兩名機組人員和58名乘客被殺。
是夜,邢春洪一遍遍對這個戰例進行研判和分析。他意識到,如果能發明一種微煙型聲光失能彈,可使人暫時失聰、失明、精神失控,即可最大程度減少傷害。
然而,就在他準備起程去東北一家工廠進行試驗時,一場厄運卻悄無聲息襲來。四歲的兒子突遭車禍。當邢春洪發瘋般趕到醫院時,兒子把頭一歪,只喊了一句“爸爸”,就再也沒有醒來。
令大伙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月后,邢春洪如期出現在試驗現場。
3個月后,微煙型聲光失能彈終于呼嘯著脫膛而出,很快列裝武警部隊和公安系統,并在任務中多次使用,獲得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和國內不少裝備研究科研成果拿到專利證書后束之高閣不同,邢春洪研發的反恐裝備全部實現一線立項、一線實驗、一線鑒定。他給自己確定了一個目標,自己研發的裝備絕不能有一件留在實驗室當展品。
多年來,邢春洪潛心研制了反劫持特種車、無后座力爆炸物銷毀器、微煙型聲光失能彈、狙擊武器搖控射擊平臺、柔性阻車系統等11項新型反恐裝備并全部配備部隊,在武警部隊乃至全國推廣,產值過億元。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