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銅庫存降低
部分機構開始唱多銅價,認為未來銅價有望反彈
雖然企業方面對后市發展持續謹慎,但銅庫存近期的下降,以及銅價的階段性反彈,已經讓越來越多的券商開始重新強調銅的投資價值。
在上周二高盛對銅為代表的部分金屬“空翻多”后,本周也有部分國內券商開始唱多銅價。其中,庫存下降是看多的重要邏輯。
三大交易所銅庫存明顯下降
數據顯示,進入消費旺季之后,上海金屬交易所銅庫存從3月初開始降低。5月以來,滬銅、LME、COMEX三大交易所銅庫存之和也有明顯下降,LME庫存增速下滑。中信建投分析師認為,這表明中國銅消費依然強勁,而庫存的回落將對銅價起到支撐作用。
雖然中國1-4月銅進口量持續下降,尤其4月精煉銅進口量大幅下滑48%,但分析師認為,前段時間的大力探底,為后期銅進口的反彈留出空間,在中國銅進口量回升和國內需求持續向好的共同推動下,未來一段時間銅價有望展開反彈行情。
滬銅從5月中旬起開始震蕩上行,昨日報收于68140元/噸,較5月12日的階段性低位上漲超過3%。
多數企業仍然謹慎
不過,企業方面則顯得謹慎很多。由于資金面緊張帶來的壓力始終揮之不去,令大多數企業不敢樂觀。
山東鵬暉銅業銷售負責人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解釋,近期的庫存下降源于前期被壓抑的需求在近期有一輪集中釋放。加之下游企業由于稅收優惠取消而減少了對廢銅的采購,轉向電解銅,因此庫存出現明顯下降。整體看來,供需沒有明顯變化,目前市場意見分歧明顯,但國內大多數大型銅材生產企業都對價格趨勢并不看好。“銅價遠遠高于成本線,在現在的大環境中要說還能上漲,恐怕很難。”他認為。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銅精礦供應企業人士也持有相似觀點。他昨日對記者表示,券商的樂觀“恐怕是跟風高盛”。就當前情況看來,下游消費情況尚沒有明確的好轉跡象。
“供應方面,目前銅價足以讓礦企開足馬力生產供貨,國內主要銅冶煉企業如江銅、銅陵有色等,亦不容易受到資金緊張威脅,因此銅產品的供應總體而言充足。但我們感覺下游需求沒有增加。銅冶煉的下游企業受緊縮政策影響較深,訂單情況持續受壓。”他表示。
不過,他亦提及下游需求仍在的觀點。“我們也注意到交易所、保稅區和社會庫存都在下降,而且這些庫存不是在搬家,而是確實被消費掉了。說明需求也可能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一季度以來,“中國需求”不如預期成為銅價下挫的重要原因。有觀點認為,在供需拉鋸的形勢下,需求須累積到一定程度,并由資金集中助推,才有可能讓銅等基本金屬走出新一波行情。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