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期交易整頓開始 急先鋒上海重拳出擊
一場面對全國數百家中遠期電子盤交易所的整頓已經展開。雖然一直以來,輿論傳播的消息都指向“天津各類交易所”,但整頓交易所的一記“重拳”卻率先從上海打了出來。
6月底,上海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整頓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的《通知》,上海將禁止新設市場和新上品種,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禁止股東、市場和其關聯方入市交易,禁止市場代理業務。
據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向國資委、證監會、商務部等部委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整頓產權交易所的征求意見稿。而6月底7月初,國務院已聯合多部委組成調查組分赴全國對中遠期市場展開整頓。
一位期貨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遠期電子盤交易所的火爆透露出其市場需求的巨大,這表明國內在現貨中遠期市場的發展以及相關監管方面需要“補課”。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類期貨交易所足夠的“亂象”已引起足夠的重視,此次整頓不同于以往“調查”、“督察”,而是聯合小組深入各地逐個市場實地調查整肅。
為什么上海出拳快
據報道,在國務院賦予天津濱海新區“先行先試”政策鼓舞下,天津貴金屬、天津文交所、渤海商品交易所等接連金融創新不正規,引發媒體和社會爭議,也遭到了中國人民銀行和證監會等監管部門的密切關注。
最受關注的是天津的此類交易所,而首個“出拳”的則是上海。
據悉,上海市政府辦公室6月28日轉發了由上海市商務委、上海市金融辦、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公安局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本市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
《通知》稱,在整頓規范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期間,上海將禁止新設市場和新上品種,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禁止股東、市場和其關聯方入市交易,禁止市場代理業務。據稱,該份《通知》是為了使經國務院同意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范工作指導意見》在上海“落地”。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一些專家分析說,雖然天津的這些交易所受到極大的關注,但上海作為金融中心,出“快拳”、“重拳”是可能的,而且中遠期交易也是從上海開始的,此次“落地”或將在全國起到一個示范作用,樹立并加強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
據資料顯示,去年國家七部委聯合督查組督促落實經國務院同意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范工作指導意見》時,上海的13家中遠期市場中,僅有4家基本符合要求,6家當時已暫停交易,3家存在問題。目前,上海真正符合要求的現貨中遠期市場可能已經所剩無幾。
2009年12月初,國家工商總局發布232號文,要求“全國禁止新設立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并修改此類市場工商營業執照中的經營范圍。
之后的2010年2月初,商務部等六部委又聯合下發《中遠期交易市場整頓規范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國六條”。
其內容包括禁止新上品種、禁止自然人和無行業背景的企業入市交易、禁止代理業務、保障資金安全、規范保證金繳納形式、限定每個交易品種和每個交易商的最大訂貨量。
而去年7月初,由國家六部委相關人員組建的聯合督察組,也正深入了全國各地,就中遠期交易市場展開調查,督察“國六條”落實情況。
中遠期交易須補階段發展課
雖然經過了“國六條”的發布,還有隨后的聯合督察,但各類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仍然呈現不減反增的“蓬勃”發展態勢。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像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文交所這樣的交易所,還有各種各樣的現貨中遠期電子盤交易所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表現出了發展迅猛、市場規模擴大、參與成員增多等特點。
今年4月2日,河南新鄉金銀花電子交易中心開業。據介紹,該電子交易中心成功運營后,還將擴大品種,比如山楂和藥材等。
半月后的4月18日,貴陽大宗商品交易所也正式開業。該交易所以當地較有優勢的黃磷等化工產品,茶葉、辣椒等農產品為主要交易品種。今后還可能把經營品種擴大至鋁板帶箔、辣椒、天麻、杜仲等特色產品。
在剛剛過去的6月,上海也連續掛牌了包括上海聯合鋼鐵交易所、上海聯合礦權交易所、航運衍生品交易所在內的3家交易所,均屬電子交易范疇。
6月28日,在“中國銀都”湖南郴州永興縣開業了中國首家稀貴金屬交易所—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該交易所通過統一交易結算系統,在交易過程中實現同步集中競價,價格行情實時顯示,從而實現產品的定價權。
“還是一個需求的問題。”一位期貨界人士對記者表示,從上半年中遠期電子盤交易所的火爆態勢可以看出,國內在現貨市場中遠期交易方面的需求是很大的。現貨中遠期交易本身沒錯,關鍵是要規范經營,而規范經營就需要強力有效的監管。
他表示,國際上發展的好的市場都是從現貨交易、再到中遠期交易,最后發展到期貨期權市場,這是一個漸近的過程,而國內規范的中遠期交易這個階段,并沒有發展好。
“其實國內中遠期交易在起初的時候,還是比較規范的,但到了后來就越做越不規范了,逐漸成為地方和個人追逐利益的工具。規范的現貨中遠期交易是應該以交割為主的,但現在很多交易所幾乎沒有交割倉庫,交割為零,沒有現貨交割的支持,中遠期交易市場的風險能不大嗎?”
他指出,用一句俗語表達那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以規范之名,行不規范之實。因此國內在中遠期交易方面需要“補課”。而且全國大大小小的中遠期電子盤市場運作模式都是“類期貨”,這使得國內期貨市場和期貨公司的發展總是別別扭扭的。
據介紹,中遠期市場最終應該回歸現貨本身,其本質上是一個物流市場,其最終的目的應該是物權的轉移,實物交割才是其本質。其合約倉單的最終基礎在于擁有強大的現貨量,而非純粹的投機涉險資金的進入。
據統計,目前可查的由部委或者地方政府的批準的、比較活躍的中遠期交易市場有80家左右。據有關機構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截止去年,我國主要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有200多家,各地主要中遠期交易市場約為百家,交易金額近8萬億元。另據透露,從工商注冊資料來看,全國各類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已近800家。
監管空白待補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此次整頓踏實“落地”,肯定有一大批中遠期電子盤交易所被關停。按照“國六條”的標準,肯定絕大部分“交易所”不合格。
比如,今年年初開業的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采用藝術品證券化的份額交易思路,上線交易以來,掛牌藝術品份額價格扶搖直上,交易規則朝令夕改。且不排除某些藝術品基金涉及洗錢等灰色地帶。
而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引用做市商制度進行金銀交易,但其做市商無一家是擁有正規牌照的金融機構,有“莊家”之嫌,稱其特別會員和綜合會員,在天交所設立的規則之下,穩賺不賠,媒體報道稱之為“散戶絞殺機”。
“這些都是歪門邪道”,期貨界人士毫不客氣地評價道。不過,目前這類交易所還面臨著法律監管的空白。沒有具體的監管部門,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現貨市場屬于商業部市場建設司管轄。隨著國家部委的改革,市場建設司先后并入內貿部、經貿委、國家發改委,最后又進入商務部。
如今,大宗商品中遠期電子交易市場監管處于模糊地帶。據報道,此次整頓鑒于法規制定耗時時間較長,因此都以行政命令方式完成。
而據了解,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開始制定。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