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經濟:糾結中前行 均衡調控通脹與增長
邁向下半年的結點,在外圍經濟體復蘇仍然復雜的狀況下,中國經濟增長逐步放緩而同時通脹高企的現實也使企業、市場、決策層在不斷的“糾結”選擇中前行。
經濟增速減緩
但仍保持較高速增長
上半年的整體經濟增長呈現投資快、消費疲、物價高、增長速度減緩的特點。2011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4.3%;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2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同比增長16.8%;貿易總額增長25.73%。6月份PMI(采購經理指數)為50.9%,比5月回落1.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落,創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
這些數據顯示的經濟體處于相對弱勢增長狀態。中國經濟增長在一季度達到9.7%之后,二季度達到9.5%,雖然有所下降,但是經濟增速的下降并不代表著經濟進入衰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以投資為驅動力的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并未改變,投資增長依然較快。在2011年的前5個月,投資、消費、進出口這三駕馬車中,唯一保持增速加快狀態的是投資,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雖較前5月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而這其中,房地產的高速增長起了很大的作用,2011年以來一直以較高的速度增長,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32.90%,高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3個百分點。雖然當前有房地產調控,但是國家推出的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任務將抵消因房地產調控而帶來的對相關產業鏈的負面影響。上半年,保障房建設的開工率相對較低,中央此前強調在2011年11月前所有2011年的保障房建設要全部開工,預計在第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將有較快增長,從而帶動投資的較快增長。
投資增速的繼續快速增長為經濟體的穩定增長提供了較好的支持,但存在潛在增長動力不足的擔憂,主要是融資問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投資的繼續增長。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項目類別上,中央項目的同比增長率一路下降,上半年累計同比下降3.8個百分點,而地方項目增速較快,在地產調控政策的持續進行下,地方政府財力將出現緊張,對投資的支持可能會受限;二是從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看,上半年國內貸款維持在累計同比增長12.7%的較低水平;國家預算內資金的累計同比增速為13.0%,相比2010年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有限;利用外資增速波動較大(1~4月為14.9%,1~5月為12.5%,1~6月為13.0%);自籌資金增速相對較快,1~6月份為29.70%。雖然受到資金的制約,但6月份的數據顯示各項資金來源的同比增長速度逐步上揚,下半年在均衡信貸調控之下,貸款的支持可能會加強,投資的持續高速增長不現實,但也不至于大幅下降,可能將逐步處于一個穩定增長的階段。
“十二五”開局之年,促消費的目標下消費并未出現較快增長,相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增速一度出現下降,略顯疲態。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終止了前幾個月的下降趨勢,開始有所反彈,給相對疲軟的消費帶來了增長的信心。從整個宏觀面的影響來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不穩定帶來的收入不穩定,可能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一因素在2011年可能會維持一段時間,消費的高速增長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政策措施來刺激。
外貿曾經對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有巨大貢獻,但在今年上半年,凈出口對GDP的增速拉動為-0.1%。2011年的前6個月部分月份出現了逆差,進出口增長的波動劇烈,再加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通脹蔓延,外貿形勢并不容樂觀,外需可能難當中國經濟增長大任。但全年外貿順差的格局仍將維持,只是順差數額可能相比2010年有所降低,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可能仍為負值。
在未來的增長中,“短期靠投資,長期靠消費”可能是“十二五”期間的增長關鍵詞。在近一年內,以投資帶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仍難以改變,消費或將在通脹逐步下行期對經濟增長有更大貢獻。我們判斷中國經濟在2011年增速仍有望達到9.5%,在2012年也仍將在9%以上運行,增速雖然相對有所下降,但仍在較高速度的軌道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