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局:外匯儲備增長并非通脹主因
針對巨額外儲加劇國內通脹的說法,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國家外匯局)昨日明確否認。國家外匯局稱,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通脹的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國家外匯局是在當天發布的外匯儲備熱點問答(三)中作出上述表示的。這也是國家外匯局熱點問答的最后一篇。國家外匯局還強調:“我們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
通脹受多重因素影響
從本期國家外匯局的答問來看,最受關注的顯然是通脹問題。很多學者一直都認為,央行為購買外儲所投入的巨額基礎貨幣是造成通脹的重要原因。
對此,國家外匯局認為,當前中國物價水平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通脹預期明顯上升,國內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同時,國內投資需求拉動及能源、資源、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也推高了價格水平。
“外匯儲備增加會導致人民幣市場投放量增加,帶來基礎貨幣的增長,但應注意到,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等方式進行對沖操作,回收了外匯占款所投放的流動性。”國家外匯局說,就通貨膨脹而言,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9日公布的數據,代表通脹形勢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6月達到6.4%這一近三年高點。而過去半年,央行已經5次加息、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不追求大規模外儲
國家外匯局昨日也再次重點談及了外匯儲備“打理”相關的問題。
國家外匯局先是回答了外儲是否已超出合理水平的問題,稱外匯儲備的增長是在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我們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隨后,國家外匯局又回答了投資透明度和是否有能力打理外儲的問題。
國家外匯局說,目前中國對于外儲投資的信息披露符合國際通行標準,“由于規模大,市場影響力較強,國際金融市場的投資者、投機者對我國外匯儲備、投資經營的動向一直密切關注,希望借此發現和捕捉獲利機會。國際金融市場的參與者都在博弈,每一方都希望盡量多地獲知對手的信息,盡量少地暴露自己。為了維護中國外匯儲備的安全和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應持嚴肅謹慎的態度,積極穩妥地逐步提高透明度。”
就如何面對外儲投資經營難度加大,國家外匯局則再次強調,接下來將“繼續做好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并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持續優化”。
國家外匯局還說,考慮到發達國家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外匯資金大量流入,在當前國內外復雜經濟環境下,實施“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的一攬子應對政策措施刻不容緩。
“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應對發達國家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統籌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和外匯儲備較快增長的問題。”國家外匯局稱。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