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or操縱案調查升級 暗箱操作惹爭議
于今年3月曝光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操縱案已悄然升級。
瑞銀集團周二(26日)晚間公布的最新財報細節中確認調查范圍已擴大:針對Libor操縱案的國際調查已將范圍擴大至日元拆借利率以及東京日元貸款利率的獨立確定程序。而此前市場預計,此次國際調查將主要聚焦倫敦銀行間美元拆借利率。
事件始末分析
以美國司法部為首,來自歐盟、英國、美國和日本的監管機構近期一直在調查,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在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是否受到了操縱。案件律師已警告包括部分大銀行在內的相關當事機構準備應對監管部門潛在的突襲調查。
所謂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就是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是大約350萬億美元合約的參考利率,被認為是最能反映全球資金需求狀況變化的金融價格工具,是全球最受關注的指數之一。
Libor操縱案最初是在今年的3月15日浮出水面的:瑞士銀行(UBS)在當天發布的2010年年報中披露,瑞銀已經收到了來自于美國當局的傳票,后者目前正在對Libor在設定方面、在2006年至2008年金融危機前后可能遭到的操縱問題展開調查。
英國銀行家協會(BBA)負責對Libor進行管理,BBA每天從16家銀行搜集各家銀行從美元到瑞典克朗等十種貨幣的拆借成本,拆借期限從隔夜到1年。這些利率被納入統計表格,去掉最高和最低的部分,然后得出的平均值就是當天的Libor,后者隨即會被英國銀行家協會發往全球各地的交易室。
這16家銀行是瑞士銀行、美國銀行、巴克萊、花旗、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匯豐、摩根大通、勞埃德銀行、荷蘭合作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三菱東京銀行、日本農林中央金庫、蘇格蘭皇家銀行、西德意志州銀行、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
美國司法部當初調查的重點在于金融危機爆發前夕及期間的2006年至2008年英國的美元拆借利率是如何設定的。
調查機構懷疑,多家機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聯合操縱Libor。因此,2006年至2008年設定美元Libor委員會的所有16名成員都接到了提供相關信息的非正式請求。
隨后,調查機構將范圍縮小到瑞銀、美國銀行、花旗集團、巴克萊和西德意志州銀行五家銀行。
如今,隨著調查的深入,調查范圍已擴大了日元利率的設定。
瑞銀集團在26日晚間公布的最新財報細節中確認,該集團因配合轉交倫敦銀行間日元拆借利率以及東京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Tibor)制定的相關信息而獲得美國司法部部分條件下的豁免與寬恕,即該集團只要繼續配合調查,其將憑借轉交的日元利率信息而不會受到指控與處罰,但這并不意味該機構能豁免其他政府機構對其提出的指控。
同時,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已進入國際審查范圍,因該銀行旗下交易商與財務部門的溝通交流可能違反了防止銀行不同部門間信息共享的防火墻規則。
暗箱操作惹爭議
事實上,Libor根據16家報價行的報價去頭去尾取平均數的報價設定程序一直受到批評人士的質疑。
分析人士認為,這套程序已經過時,缺乏透明度,容易被大型銀行操縱,扭曲了市場的真實需求。金融危機期間Libor利率多數時間低于同期美國聯邦基準利率,沒有反映出真實的市場情況則成了這一事件的直接導火索。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后,該指標的波動和有效性卻廣受質疑。不少人都指責說,Libor利率受到了人為干擾,遭到了較為嚴重的扭曲,不能準確反映市場利率,因而給投資人和機構帶來了誤導甚至造成巨大損失。
在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危機發酵的一年里,雖然有美、日、歐、英等央行的窗口救助措施,但Libor持續下跌乃至低于聯儲基金利率本身。
外界的擔心在于,一些銀行可能刻意報低其向外拆借的利率,以避免讓外界知曉其正面臨較高的借貸門檻。特別是在金融危機期間,當流動性和市場情緒都高度緊張之時,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發生,因為一些實力較弱或面臨融資困難的銀行,可能不愿讓外界知道自己是在以更高的成本借款。
盡管瑞銀(UBS)提交了有關倫敦日元利率設定和東京銀行間拆借利率(Tibor)設定的信息,并表示將繼續配合監管機構進行調查,但是尋找大型機構操作Libor的證據仍顯得困難重重。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